• 守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守望:

正版全新 可开发票

26.02 5.0折 52 全新

库存12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野果子

出版社四川天地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45561401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2元

货号10819907

上书时间2024-06-19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野果子,本名马仕忠,四川省通江县人,现供职于通江县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家、诗人,创作有长篇小说《红雪》,诗集《山影》《纸上的河流》等。其中,为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创作的主题出版物《红雪》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并入选四川省全民阅读活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第七批“优秀川版图书”。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内容摘要
第一章

一条公路窄窄的,在田园与山岭间蜿蜒向北。

公路上跑着一辆白色轿车。

车翻过一道低矮的山梁便看到一片金黄的稻田;远处,几栋白色小平房掩映于绿树之间。天边,初日曈曈,几抹浅紫色的烟霭或静或动。

车渐渐放慢了速度,到了田坝中间,在公路边停了下来。车里下来一个年轻人,方脸寸头中等个,着西装牛仔裤,他四下随意张望了一眼,然后在公路边面东而立,眼光从稻田徐徐扫向远山、烟霭与初日,接着掏出手机拍起照来。

小伙子姓银名亮,五年前大学毕业到川东北通河县当了一名西部志愿者,两年前考上了公务员,在该县某局办公室负责文件打印、收发、电话接听等杂事。因他天生一副笑脸,工作务实认真且善于思考,很快便得到局领导赏识。今年八月,局领导准备叫他任办公室负责人时,县委决定来了,要求每个单位选一名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银亮自然是不二人选。局领导找他谈话,他二话没说,欣然接受安排,只是说自己虽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但对时下的农村工作很不熟悉,有可能只有摸看石头过河。局领导哈哈几而笑,说只要我们的小银能模着石头就行,只要模着了石头,形过河他就一食分问题,第一书记也就一定能当好。

银亮万万没想到,他去任职的贫困村是太和乡古井村。在通问县所有乡镇中,太和乡离县城最远,而古井村又是太和乡最偏远的一个村,距太和乡政府有十七八公里,太和街上的人都习惯称它为威虎山

三天前,银亮随局领导及太和乡分管党务的安副书记去古井村报了到。说是去报到,实际上就是与村里的干部见了个面,彼此认识认识,让他熟悉一下古井村到底在啥地方。也好,去了一趟,古井村的情况在他心里有了一个大概。该村是太和乡最小的一个村,共四个村民小组,一百五十余户,六百三十来人,以柴姓为主。村子四面环山,西北较高,九峰耸峙,东南略低,七岭偃仰,平均海拔过千米。从地形看,古井村活像一个酒葫芦东西向横在九仙山下。村子东南边,大团包岭与小团包岭间有一垭口,名曰竹笋垭,是该村唯一的进出通道,一条进村的土公路就是从那垭口穿进去的。村里四个组除四组柴家山地势较高外,其余三个组地势较为平缓,其中一、三两个组近一半处于村东南一个大坝子里。那坝子名叫古桥坝,长约一公里半,宽近一公里。从九仙山几条沟谷流出的水在坝子中间汇成了一条五六米宽的溪,溪名红石溪,因溪底之石呈红色而得名。溪上有古石桥两座,一座名刀切石桥,一座名蛮石桥。红石溪潺潺东流,从村东一个名叫葫芦口的崖口流向村外。乍看古井村,群山环抱,溪流萦绕,颇有点世外桃源之感。

前次去古井村,乡上安副书记曾给银亮介绍过,眼前停车这个地方名叫金坝村,金坝村往前再过一个龙华村便是古井村的地界了。银亮拍了几张照,正欲转身上车,听得身后有人轻轻咳嗽了两声。扭头一看,公路前面一中年男子空着手迎面走来,高个瘦脸着黑衣灰裤。男子身后不远,一年轻妇女红衣蓝裤,身背一个小背篼,脚步匆匆。银亮上车时,年轻妇女已赶上中年男子。

……




精彩内容

《守望》是一部反映四川秦巴山区村庄脱贫攻坚的长篇小说。作品以刚到基层工作的年轻人银亮为主人公,讲述了他到川东北偏僻山村古井村担任第一书记期间,被老区人民对脱贫致富、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守望深深触动,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银亮扎根古井村,以满腔的热忱,与当地的基层党员干部一起,带领古井村村民探索并走上了脱贫之路。在这期间,包括银亮在内的古井村人也坚定了理想信念,实现了精神面貌的蜕变。



媒体评论

《守望》塑造了一批极具党性、踏实负责的基层党员干部形象,生动再现了以古井村为代表的秦巴山区干部群众在脱贫致富过程中的期盼和奋斗,也从侧面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事业的深情关注和大力投入。本书通过接地气、近人心的叙述展现了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的辛勤工作,突出了脱贫攻坚战斗中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本书还体现了对贫困山区农村工作、群众工作、脱贫工作中一些困局的客观分析和思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