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手正版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葛兆光 复旦大学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二手正版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葛兆光 复旦大学出版社

正版二手 可开发票

38.72 35 九品

库存7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葛兆光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9093339

出版时间2016-1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9787309093339

上书时间2024-05-20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葛兆光著的《古代中国文化讲义》是关于古代中国文化的入门书,从讨论古代中国人理解世界与自身的观念开始,介绍了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古代中国人的家族生活和伦理,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道教的产生以及它的生命观念对古代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影响,同时还讨论了古代中国的两个不同的信仰世界以及深刻反映古代中国思维的风水知识,使人们在了解古代中国文化的同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当下中国的文化世界。作者视野宏阔、见解独到,文字表述通俗易懂,是一本写给一般读者的、不可多得的全面了解古代中国文化的读物。

作者简介
葛兆光,上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历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思想史》(两卷本,1998,2000)、《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10世纪》(1995,2006)、《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2011)。曾获靠前届“中国图书奖”(1988)、靠前届Princeton Global Scholar(2009)、第三届 Paju Book Award(韩国,2014)、第26届“亚洲?太平洋”大奖(日本,2014)等。

目录
  七、另辟蹊径:有关的猜测
  八、西南通道:想起了马帮和史迪威公路
  九、南海通道:《理惑论》的启迪
  十、结语:条条大路通世界
第五回 佛教征服中国,还是中国征服佛教?
  引子:从山门逛到藏经阁
  一、印度佛教的传说
  二、佛教对人生的基本判断:十二因缘
  三、解脱之道:“苦集灭道”四谛
  四、解脱之法:“戒定慧”三学
  五、佛教传入中国
  六、异域的礼物:新思想和新知识
  七、天下更大时间更长:佛教的宇与宙
  八、沙门不敬王者,可以吗?
  九、佛教启示录
第六回 似佛还似非佛——话说《坛经》与禅宗
  引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六祖之争的思想史意义: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
  二、说“空”:空空如也
  三、渐修:神秀代表北方的禅
  四、顿悟:惠能代表南方的禅
  五、《坛经》的故事
  六、胡适的发现:《坛经》的著作权出了问题
  七、《坛经》的关键词之一:自净
  八、《坛经》的关键词之二:无念无相无住
  九、《坛经》的关键词之三:不立文字
  十、《坛经》的关键词之四:顿悟
第七回 大慈大悲观世音——民众的佛教想像
  引子:大慈大悲与救苦救难
  一、佛教经典里的观世音菩萨
  二、有关观世音菩萨来历的传说
  三、观世音菩萨的各种形象及其故事
  四、古代中国关于观音菩萨的另类想象
  五、观音故事中的文化接触问题
第八回 古代中国的道家——从老子到庄子
  引子:道家与道教
  一、道可道:那个关心身外事的时代
  二、非常道:道家也不同
  三、不得不说的,和“不可说可不可说非常不可说”
  四、模棱三可:“道”的多重涵义
  五、虚玄的与实在的
  六、同是道家,老子、庄子也不同
  七、无待:浑沌凿七窍的故事
  八、蝴蝶、乌龟与骷髅
  九、无心是道:心斋与坐忘
第九回 永生,如何永生?——话说古代中国的道教(上)
  引子:这是“中国的”宗教
  一、从秦汉到明清:两千年道教简史
  二、九转还丹:为永生的炼丹术
  三、凭什么相信外丹能给你永恒?

内容摘要
 葛兆光著的《古代中国文化讲义》里讲的话题,既有关古代,也有关现代。我们谈论古代中国,就是为了理解现代中国,换句话说,就是理解我们所在的这个现代中国,是怎样从历史上的那个古代中国转化而来的。我们需要追问,到底现代中国有哪些地方已经和古代中国断裂了,哪些地方又还在和古代中国藕断丝连?到底哪些方面我们已经被西方文化所笼罩,哪些方面我们还保存着自己的传统?到底哪些古代的影子还支持着现代人的心灵,哪些古代的文化已经被现代的文明摧毁了?

精彩内容
 1865年,传说秘鲁人CordedeGugui在秘鲁北部叫作Truillo的山洞里发现了武当山神像,这件事情影响很大。1897年,在天津出版的一份报纸又刊登出消息说,墨西哥索诸拉地发现中国石碑。从此开启了一个一百多年的话题,很多人因此追溯历史。有人觉得《山海经·大荒东经》里的“扶桑”,大概就是美洲墨西哥,又有人发现《法显传》记载5世纪时法显从印度、锡兰回中国时,遇见大风迷失航向,曾从师子国到了耶婆提国,可能耶婆提就是美洲,因为根据美洲的传说,一千四百年前,有一艘中国船到过墨西哥的亚卡布哥港,而且又有人认为“耶婆提国”与“亚卡布哥”(阿加普尔科,Acapulco)的音很近,所
以是中国人先发现美洲的(但Acapulco是西班牙人来到这里之后才有的名字,足立喜六、章巽的说法与方豪的看法大体相同,通常怀疑是苏门答腊)。
这种毫无根据的猜测只是一种想象,可是这以后想象越来越丰富,1970年代,原来毕业于清华学校研究院的卫聚贤先生写了一本《中国人发现美洲》,搜罗了所有的资料,提出了很多更加奇怪的想法,如扶桑是加州红木、李白到过美洲、向日葵来自美洲南部、孔子时代已有“葵”等。到了1990年代,一些奇奇怪怪的说法就更多了,是否有根据,我不知道,我关心的只是他们说这些话背后的心情。比如有的学者提出,印加王国就是“殷家王国”,正是殷商被打败的时候,美洲出现了具有殷商文明特色的奥尔梅克文明,一定是殷人从日本东面向北,经阿留申群岛到加州,再南下墨西哥。很多不明就里的人一想,很有道理,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果然都和中国人相像,于是有人又想象出,为什么叫“印第安人”呢,是因为被迫流亡的殷商人时时思念故乡,见面总是问“殷地安否”。本来,这并不特别有说服力,也没有多少人相信,但最近若干年,这种想象再度热闹起来。另一个曾经研究古文字的人应邀到美国,参观被说成是大发现的东西:1955年墨西哥发现的玉圭。他看到玉圭上有竖着排列的四个刻画符号,便认为这四个符号和中国甲骨文有关系,于是似乎证据更清楚了。
但是,这毕竟是猜想或想象,而且这种想象至今无法证实。九、学术研究的基本立场:拿证据来顺便说一段故事。1958年,胡适收到一个叫杨力行的晚辈寄来的论文《评历代高僧传》,看到其中论述1400年以前法显发现墨西哥的事情,就直截了当地回信表示“使我很失望”,他说,“我终身注意治学方法,一生最恨人用不严谨的态度和不严谨的方法来轻谈考据”,他劝杨力行认真读一读足立喜六的《法显传考证》,不要轻易地发布所谓的发现,因为“那是可以贻笑于世界的”。
这件事情让我很有感触。我相信,至少学术研究要有规范,也要拿出证据,证据要经得起检验。首先,是否同一人种要靠DNA基因分析。其次,“武当,,碑、玉圭刻画符、石锚之类的图像并不可靠。“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