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道(25周年纪念版) (美)罗伯特·G.哈格斯特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之道(25周年纪念版) (美)罗伯特·G.哈格斯特朗 机械工业出版社

正版二手 可开发票

16.88 2.1折 79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罗伯特·G.哈格斯特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668800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9元

货号9787111668800

上书时间2024-05-10

宏铭图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赞  誉<br/>译者序 将巴菲特思想引进中国的第一本书(金石致远 杨天南)<br/>推荐序一 敢于伟大(橡树资本 霍华德·马克斯)<br/>推荐序二 价值投资思想薪火相传(美盛集团 比尔·米勒)<br/>推荐序三 巴菲特的思想与哲学(彼得·林奇)<br/>推荐序四 成为最好的自己(肯尼思·费雪)<br/>前  言<br/>第1章 五西格玛事件: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家     1<br/>有史以来最大的慈善捐助/2 个人经历和投资缘起/4<br/>巴菲特合伙企业/12 伯克希尔-哈撒韦/16<br/>保险业务运营/18 导师及其公司/20 五西格玛事件/21<br/>第2章 沃伦·巴菲特的教育    ? 23<br/>本杰明·格雷厄姆/24 菲利普·费雪/33 查理·芒格/38<br/>多种知识的融合/42<br/>第3章 购买企业的12个坚定准则    ? 49<br/>企业准则/52 管理准则/55 财务准则/63 市场准则/69<br/>长期股价的剖析/74 聪明的投资者/75<br/>第4章 普通股投资的9个案例    ? 77<br/>华盛顿邮报公司/79 盖可保险公司/89<br/>大都会/ABC公司/100 可口可乐公司/110<br/>通用动力公司/121 富国银行/125 美国运通/131<br/>IBM/135 亨氏食品公司/143 一个共同的标准/148<br/>第5章 投资组合管理:投资数学    ? 149<br/>集中投资的数学/155 格雷厄姆·多德式的集中投资家/168<br/>第6章 投资心理学    ? 193<br/>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交汇/194 行为金融学/197<br/>为何心理学会起作用/215<br/>第7章 耐心的价值    ? 217<br/>长期而言/218 理性:重要的分野/222 慢速的观点/223<br/>系统1与系统2?/224 心智工具间隙/227 时间与耐心/228<br/>第8章 最伟大的投资家    ? 231<br/>私下里的巴菲特/235 巴菲特优势/237 <br/>学会像巴菲特一样思考/243 发现你自己的道路/252<br/>附录A    ? 255<br/>关于网站    ? 273<br/>致谢    ? 274<br/>注释    ? 278

内容摘要
本书是学习巴菲特投资理念的经典图书,记录了巴菲特60载栉风沐雨的投资之旅,详细复盘和解读了巴菲特的12个经典投资案例,并将其获取亿万财富的方法分解为12个普通人都可以学习的投资准则。作者还将巴菲特的投资方法放到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上,揭示了20世纪投资巨人们的主要观点,从格雷厄姆到菲利普?费雪、查理?芒格,更涉猎投资数学、投资心理学等范畴。本书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和全面地了解巴菲特投资之道的精髓,更理性地投身于证券市场。<br>

精彩内容
 有史以来最大的慈善捐助春日的早晨,巴菲特坐在纽约曼哈顿的公寓里。旁
边坐着的是他多年的老朋友卡罗尔·卢米斯女士,她是《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作家、记者、《财富》杂志的资深编辑。她从1954年起就在杂志社工作,长期追踪报道巴菲特。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她自1977年起开始协助巴菲特编辑伯克希尔公司的年报。
在2006年春天,巴菲特告诉卡罗尔,他已经想好了如何处理他在伯克希尔一哈撒韦公司拥有的巨额财富。
卡罗尔知道巴菲特在分给三个孩子一点钱后,会将自己99%的财富捐给社会用于慈善,但她像大多数人一样以为这笔财富会捐给巴菲特基金会,该基金会由巴菲特和已故妻子苏珊成立。现在巴菲特告诉卡罗尔他改变了主意,“我知道我想做什么,知道如何做更有意义”。’2006年6月26日的纽约公共图书馆,午饭开始之前,数以百计的纽约最成功人士起立鼓掌,伴着掌声,世界第二富豪沃伦·巴菲特走到麦克风前。在客气寒暄几句之后,他从口袋里拿出五个信封,每一个信封里装着一
份他的财富分配安排,只要
他签名即可生效。前三封信内容很简单,他签名“爸爸”,然后分别给了三个子女:女儿苏茜、长子霍华德、次子彼得。第四封信交给了已故妻子所捐助的慈善基金会的代表。这四封信给出的总计金额为60亿美元。。
第五封信引起了人们的惊叹!巴菲特签名后,递给了梅琳达女士,她是这个星
球上唯一一个比巴菲特富有的人——比尔·盖茨的妻子。在这封信中,巴菲特承诺将其拥有的伯克希尔公司股票,共计超过300亿美元的财富捐给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机构——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这是迄今为止最大一
笔单笔慈善捐助。历史上著名的捐赠者有安德鲁·卡内基(按照今天货币折算为72亿美元)、约翰·洛克菲勒(71亿美元)、小约翰·洛克菲勒(55亿美元)。
在随后的日子里,人们有无数的疑问。巴菲特有病吗?或病人膏肓?他妻子的过世对于他的这个决定有什么影响?巴菲特说:“我很好,我的感觉棒极了。”众所周知,他妻子苏珊原本将继承他在巴菲特基金的主导地位:“她很享受这个过程,她对于规模的扩大有些恐惧,但她喜欢,并且会干得很好。”s妻子过世之后,巴菲特有了新的考虑,他发现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是个完美的机构,正做着他本人想做的事情。“他们可以更有效率地使用金钱,就像巴菲特基金会一样。找到那个按照你的想法做事,而且做得更好的人,将事情委托给他们难道不更符合逻辑吗?!”‘这就是典型的巴菲特,总是充满理性。巴菲特提醒我们,在企业管理中有一个核心内容,就是管理层比他管得好。同样,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做慈善比他做得更好,何乐而不为。
比尔·盖茨评价他的老朋友说:“巴菲特将被人记住的不仅仅是最伟大的投资家,而且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美德投资家。”s一语中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巴菲特慷慨慈善的美德可能被放在第一位,而他那无与伦比的投资技能却可能屈居第二了。
当巴菲特将捐赠300亿美元的信件递交给梅琳达·盖茨的时候,我脑海中迅速闪回到50年前,他以100美元起步成立巴菲特投资合伙企业的情景。
巴菲特总是声称自己非常幸运,1930年出生于美国,这个出生时空组合的概
率是30:1,而他降生的那一刻就好比中了彩票;他承认自己跑不快,没法成为优秀的橄榄球运动员;尽管他有弹四弦琴的勇气,但不可能成为音乐会上的小提琴演奏家。运气之外,他独具的一些特点却令他在资本经济海洋中有所作为。。
“生活在美国,一些幸运的基因,复利,这些综合在一起造就了我的财富。”巴菲特说,“生活在这样一个经济体系中,更是促成了这些结果的形成,美国这个经济体系虽然有时会产生扭曲的结果,但就最终整体而言
,它能很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国家。”巴菲特悄悄告诉我们,他很高兴在这样一个经济体中工作,“它奖励那些在战场上救死扶伤的人以勋章,它奖励那些优秀的老师以父母的感谢,它奖励那些能发现被错杀的股票的人以亿万财富。”他将其称为命运的不确定性分布。
这或许有一定道理,但我心中所渴望了解的,是巴菲特如何在其成长环境中,刻画出属于自己的命运线条。这里,我们要探究的就是巴菲特如何成就自我。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