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 不能忘却的抗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 不能忘却的抗战

48 6.0折 80 九品

仅1件

广东揭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曹红 著;杨克林

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09-2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曹红 著;杨克林
  • 出版社 华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10
  • 版次 1
  • ISBN 9787802525795
  • 定价 8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309页
  • 字数 300千字
【内容简介】
一、《不能忘却的抗战》是用图、文并重的形式编撰、记述抗日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历史著作。它又是作者在3卷本《中国抗日战争图志》、《世界抗日战争图志》和7卷本《同盟国的胜利-抗日战争图志》等大型画册基础上精心修订和浓缩的图文读物。设计新颖,结构立体、既注重整体又不放过生动的细节;有限的版面释放了大量信息、传播要素丰富,视野宽阔,可读性强。悲壮深沉的总体基调中有点睛色彩,易为当今青年所接受。
  二、该书的内容包括:东方战争的策源地、中国局部抗战、中国全面抗战、中国为世界而战、反法西斯国家结成同盟等总计5章、100个专题,8 0余万字、3千余幅图片、50余张图表,将日本侵华史、日本入侵东北亚史和东南亚史、中日甲午战争史、中国抗日战争史,和太平洋各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融为一体。全书通过大量历史照片和综述、大事记、人物小传、图表、档案文献和专题特写等形式,多视角、多维度地再现了中华民族为赶走侵略者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壮烈场景,铭刻了人类正义战胜邪恶的惊心动魄的历史。
  从大历史的背景中来看中国的抗战,以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与抗日战争相关的重要人物,交互为主线,贯联全书,举凡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战役、人物、故事等等皆被包容,是其编辑特色和创新,别具新意。

  三、本书资料采集和编撰前后长达30年,采访对象多达500多位,当事人有杨成武、张爱萍、吕正操、肖克、孙毅、宋美龄、陈立夫、蒋纬国、张学良、陈香梅、梁漱溟、巴金等国共名人,还有大量的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平民百姓、国际友人、劳工、“慰安妇”等各阶层人士、见证者以及日本战犯。这些珍贵史料经过认真疏理,不但显得丰富、客观、真实,而且具有历史张力。
【作者简介】
杨克林,上海市人。1969年入伍,在部队担任新闻摄影干事;后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画报社和香港《东方日报》任编辑、记者。1982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以研究抗日战争为志业。和曹红合作编著《中国抗日战争图志》,陆续出版了中国香港版、台湾版(1992年)、中国大陆版(2004年)和日文版(1994年)、英文版(2001年),《世界抗日战争图志》,还编导20集大型历史文献片《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纪实》等。近著《不能忘却的抗战》、《同盟国的胜利——抗日战争图志》,以上皆以大量影像、图片和史料佐证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

曹红,上海市人。原在上海音乐学院工作,研究中共党史。和杨克林合作编著《中国抗日战争图志》,《世界抗日战争图志》,还为20集大型历史文献片《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纪实》、《寻求自强之路—近代中国150年》等撰稿。近著《不能忘却的抗战》、《同盟国的胜利——抗日战争图志》。
【目录】
一、跨入近代的中日两国 

1、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

2、日本“明治维新”与军国主义

3、日本对中国的野心

4、中日甲午战争

5、台湾民众反割让

6、日本加入八国联军侵华

7、日本争夺我国东北

8、日本侵占山东与“二十一条”

9、中华民族的觉醒

10、日本的“东方会议”与《田中奏摺》

11、中国的统一与日本的阻挠

二、中国的局部抗战 

12、日本的侵华计划与部署

13、“九·一八”事变

14、“一·二八”淞沪抗战

15、伪满洲国的成立

16、东北义勇军和抗日联军奋起

17、日本从关外入侵关内

18、日本加紧分割华北

19、“一二·九”运动与忧时言论

20、绥远抗战

21、“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22、西安事变

23、第二次国共合作

24、中国的抗敌救国准备

25、中日之间的外交战

三、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26、卢沟桥事变与平津地区失陷

27、中国政府的抗战决策

28、平型关大捷和太原会战

29、华东战场之序幕“八·一三”

30、震惊世界的淞沪会战

31、“孤岛”上海

32、国民政府西迁与南京保卫战

33、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34、台儿庄大捷与徐州会战

35、保卫大武汉

36、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

37、延安和个抗日根据地

38、全国规模的游击战

39、日本“以华制华”政策与汪伪政府

40、中日两国实力比较

41、中国海空军的战绩

42、黄河决堤

43、滇缅公路

44、全国大迁移——工厂内迁

45、全国大迁移——学校内迁

46、国民参政会与《抗战建国纲领》

47、全国民间抗日救亡运动

48、抗战中的各党各派

49、鼓舞抗战的文化运动

50、抗战中的妇女

51、抗战中的儿童

52、港澳同胞与海外侨胞的支援

四、中日战争长期相持 

53、南昌、“随枣”、“枣宜”会战

54、三次长沙大捷

55、桂南会战与冬季反攻

56、“百团大战”震撼华北

57、豫南、上高、中条山会战

58、“扫荡”与“反扫荡”

59、太平洋战争爆发

60、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

61、中国派遣远征军入缅

62、浙赣、鄂西、常德会战

63、香港的“三年零八个月”

64、陪都重庆

65、开罗会议

66、战时经济

67、战时教育

68、战时外交

69、中国大后方

70、苏美援华志愿空军

71、冲破封锁线的“驼峰航线”

72、谍报战线上的斗争

73、中国的沦陷区

74、日军的大屠杀

75、日军的无差别轰炸

76、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掠夺

77、日军制造的“无人区”

78、日军对战俘的虐待和残杀

79、劳工血泪

80、备受摧残的“慰安妇”

81、日军的细菌战与毒气战

82、日本人的反战运动

83、世界人民支持中国抗战

五、中国战区大反攻与最后胜利 

84、全国反攻的先声

85、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

86、缅北滇西反攻作战

87、日军的垂死挣扎

88、豫西鄂北与湘西会战

89、波茨坦会议与原子弹

90、全面大反攻(正面战场)

91、全面大反攻(敌后战场)

92、苏联对日宣战

93、日本无条件投降

94、举国欢庆胜利

95、台湾回归祖国

96、亚太地区各国的独立潮

97、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

98、中国审判战犯与汉奸

99、中国在战争中的巨大损失与贡献

100、战后的中日关系

六、附录 

1、中国各战区分布示意图

2、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示意图

3、百团大战示意图

4、抗战期间日军侵占我国土示意图

5、抗战统计图表

6、大事记

7、参考书目

8、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