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读者(1981-2008)
¥
22.5
5.0折
¥
45
七五品
仅1件
作者师永刚著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47737
出版时间200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页数308页
定价45元
上书时间2016-08-3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七五品
- 商品描述
-
【图书描述】:
本书介绍了《读者》杂志的创办历史、发展变革、杂志立场等内容,共分3卷,包括:《读者》传说、我们尝试了什么、公民《读者》。
【内容简介】:
有人如此说,男人多喜金庸,女人多爱琼瑶,但男人女人都喜欢《读者》。《读者》被誉为“观察当代中国公众的文化生活的最好窗口”。它创办20年,长盛不衰,在许多读者心目中,是一个无法言明的谜。《读者》究竟是本什么样的杂志?作者历时8年,遍访著名杂志《读者》的群体,角度多元,深入揭示了这本发行量超千万册的杂志成功的真相与秘密。全书激情淋漓,笔法灵动,翔实的记录充满了诗质。
【作者简介】:
师永刚,《世纪华人画传丛书》的策划与发起者,其策划编著的《切?格瓦拉语录》、《宋美龄画传》、《蒋介石图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三毛私家相册》、《邓丽君私家相册》、《雷锋1940—1962》、《红军1934-1936》等书在中国掀起画传热潮,发行总量达百万套。他研究凤凰卫视的专著《解密凤凰》成为媒体焦点。曾出版《天苍茫》、《西北望》等数部长篇小说。其中《天苍茫》更被改编成十九集电视连续剧《最后的骑兵》在央视播出。另有长篇小说《迷失的兵城》即将改为电影。二零零八年获聘为南京大学等数所高校的客座教授。现为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执行主编。
【目录】:
目录
序一 杂志传 贾平凹
序二 十五年的开头与结尾 余秋雨
序三 解读《读者》 胡亚权
序章
一本杂志与她所创造的传奇
《读者》是什么
《读者》现象
第一卷
《读者》传说(1981-1984)
第一章 从前
一种关于偶然性的猜想 3 为什么是《读者文摘》
创世记 11 差点夭折的创刊号 17 两个人的杂志
第二章 平民立场
《读者文摘》的面具 29 越保守越有力量 35 主编的实习期应当有多长
两个《读者文摘》
第三章 是这样
价值22元的读书奖 43 与张明敏相关的音乐事件
清查《读者文摘》"精神污染"事件始末 48 胡亚权离去
卷 外 乡绅的历史
第二卷
我们尝试了什么(1985-1994)
第四章 人性至上
"真善美"主义 67 只比读者领先一步 71 42万张选票
分印的胜利 78 "教父"去世
第五章 抚摸人类心灵的最深处
能够聆听与传达智者之言是一种幸福 89 一稿三酬 93 发行的命运
杂志的独立思想 99 7年蛰伏 102 200万册神话 107 十年
第六章 心灵鸡汤
人是需要文字的抚摸与慰藉的 115 变脸 122 灿烂的插图
第七章 中美《读者文摘》刊名纠纷内幕
《读者文摘》输掉的是什么 131 《读者文摘》商标值多少钱
改名 139 《读者》您好!
第八章 活着的成本
低价:《读者》的价格战略 147 广告是纯洁的吗
第九章 流水账
关于《较量》的风波 159 郑元绪离去
卷 外 性格创造的命运
第三卷
公民《读者》(1994-2008)
第十章 扩张主义
跃居中国发行量第一杂志 173 《读者》LOGO:绿蜜蜂
第十一章 现实主义原则
如何成为《读者》的编辑 185 美术普及运动
第十二章 《读者》标准
"每天必有的基思来信" 193 什么是最重要的资源
第十三章 《读者》故事
人民"反对"《读者》 201 《读者》找回来的女儿
孝道:一个女孩子创造的标准
第十四章 《读者》道德
《读者》的公益概念 215 《读者》不是救世主
读者林:中国第一片以一个杂志命名的树林
第十五章 《读者》脸孔
维吾尔文版《读者》的诞生 229 盲文版:用"手读"的《读者》
乡村版:《读者》的第一个子杂志 235 《读者》半月版:黑白时代的开始
第十六章 《读者》经济
印刷的艺术化过程 247 很像是一个秘密 253 广告的胜利
第十七章 谁可以决定未来
创新《读者》:800万发行量故事
牛肉面交情:《读者》与美国《读者文摘》的越洋对话
大与小的争议:《读者》杂志的穷途?
卷 外 关于思想方法的传承性
附录
《读者》创刊27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十篇文章
蠢人的天堂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如能再活一辈子
母亲的账单
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
一碗清汤荞麦面
手表
向中国人脱帽
夏令营中的较量
把信带给加西亚
《读者》年谱
《解密〈读者〉》出版新记
【媒体评论】:
世上有为某一人物作传的书,也有为某一事件作传的书,但为一本杂志所作的传记却是罕见……我说,27年里有《读者》是时代的一桩幸事,完成了《解密(读者)》又是读者的一桩幸事事了……他记录和评述着《读者》,何尝不是记录和评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呢?这样的书,一般说来是容易枯燥的,但《解密(读者)》激情淋漓,笔法灵动,翔实的记录中充满了诗质。如果是这么一本有情有致的书,已经够我们享受阅读的欢乐了,但作者仍要透过这种种现象分析揭示许多社会问题,理顺更多的文化心态……
——贾平凹
师永刚《读者》写传记很有意义。一本发行量如此大的杂志出现在社会转型的时代,其实已纪为历史的缩影,不知负载过多少人生冷暖。师永刚把编辑部作为主要采访对象,写出这样一群创业者如何在艰难中不断作出有见识的选择,最终创造出中国最高发行量这个奇迹来的。我读下来的感受是……历届编辑人员忙忙碌碌,其实都在延续和修订着一种魅力长久的道义原则和美学原则……
——余秋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