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铁军缅茄印“宿迁八景”
¥
19800
全新
仅1件
制作者蔡铁军
年代2020年至今
材质缅茄菩提子
尺寸2 × 2 × 4 cm
货号2023
上书时间2023-04-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新品,完美
- 商品描述
-
缅茄,是一种稀有的热带果实,形同茄子。干后坚硬如木,果身呈深褐色,蒂呈黄色,扁圆而长,大小不一。缅茄为苏木科缅茄属常绿大乔木,一般种植树10年后才进入结果期,每年端午前后(5~7月)开花,花白色或淡紫色,香味与玉兰相似,果实翌年1~2月成熟,荚果,每荚有种4~6粒。种子明显分为两截,上半截为革质假种皮,称为蜡蒂,呈正方形或长方形,色泽金黄,质地坚韧;下半截称为核仁,圆滑,呈黑褐色。
缅茄子的模样儿很像荔枝核,所不同的,是核上有一个异常坚硬的“蜡头”,颜色如蜡,但是坚硬得就如木头。这个“蜡头”可以雕刻山水人物,亭台楼阁、花鸟鱼虫等优美图案,使这颗缅茄子形成一件精巧的艺术品。也可用来刻图章,既美观,又耐用。
高州的缅茄树有一个凄美的传说,相传明神宗曾经将两颗缅茄种子赐给太傅李邦直,李告老回乡住高州西岸村,“珍藏卧室。一日不见,疑为侍女所窃,杖逼至死。嗣后(种子)在其子床下萌发,冤情始白”。清《高州县志》载有《竹枝词》记述其事云:“缅茄树大已成寻,婢女含冤悲古今;硕果至今人不食,日久方见女儿心”。又云:“鉴江西岸浪如花,茂名城西日已斜,遥指晚烟初起处,缅茄荫里是侬家”。
作为我国的一种独特的缅茄蜡蒂雕刻艺术已有300多年历史,深爱民间喜爱。过去男婚女嫁,多有用缅茄雕刻工艺品作赠礼的。高州竹枝词曾写道:“奴生西岸近莲塘,嫁与南桥何姓郎,愧我压妆无别物,缅茄刻就两鸳鸯。”清人黄若济有《咏缅茄》诗云: “其蒂宛涂蜜蜡黄,其实酷肖彭亨紫;小姑欣喜缀佩觞,雕琢斫萼成花枝”。
缅茄雕刻是中华一绝,加之缅茄的产量很低,因此其神秘的特性更是为人注意了。它本身特有的能量,可改变人的磁场,为佩戴者增强运势,带来吉祥、安康。另外,古人认为缅茄音同“免邪”,可驱魔、避邪、镇宅、护身,并给主人带来幸运的力量让主人长命百岁大富大贵,所以缅茄工艺品历来为收藏家所珍爱。
1957年5月,高州缅茄雕刻工艺品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并获奖,后被编入《中国土特产大全》一书,列为全国著名土特产之一,随之名声鹊起。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刘少奇,把它作为“国宝”送了十颗给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
保养事项:防水、防潮湿、防暴晒,用白油、橄榄油等无色油脂擦拭。
编撰人:蔡铁军
作者简介:蔡铁军,榆次铁军书画院院长、王铎故里书画院名誉院长、平遥古城印社秘书长、中国佛像印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诗书画印皆擅。艺术成果详见《中国书画报》《山西画报》《书法报》《中华艺术家》《香港商报》《晋中日报》《榆次时报》《人民日报人民号》《网易新闻》《中北新闻网》《今日头条》《晋中新闻网》《三晋传媒网》《黄河新闻网》等新闻媒体,并有多家电视台做过专题报道。其作品被书法报社、中华全国书画家联合会、央视书画频道、广东观音山景区、山东万印楼、五台山菩萨顶、英国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连云港孔望山佛印创作基地、上海华珍阁艺术馆、山东滨州临济禅院等各级社会团体、国际友人、社会知名人士所收藏。
弘扬传统文化,面向全球招商,欢迎批发代理。
— 没有更多了 —
新品,完美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