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正礼旧藏』天文学家:龚树模(1915~2001)信札二通
¥
100
八品
仅1件
作者龚树模
年代建国后 (1949至今)
页数2页
上书时间2018-05-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商品描述
-
龚树模,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生于1915年元月,逝世于2001年11月26日,享年86岁。江苏省太仓县沙溪镇人,1936年夏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旋即考入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41年夏,他不怕牺牲,不怕艰难困苦,冒着炎热酷暑,翻越云贵高原和秦岭山脉,长途跋涉3000余里,和其他9位同事胜利抵达甘肃临洮,出色地完成当年9月21日临洮发生日全食的观测任务。这是我国进行的第一次有组织的现代日食观测,后来发表了题为《在日本轰炸机阴影下的中国日食观测》的论文于世。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通过公费考试选拔于1948年赴美深造,1949年8月,在美国加州大学获天文硕士学位,1951年在密西根大学获天文博士学位。他自幼爱国,在取得学位之际,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天文事业正处在百废待兴之时,他多次向美国移民局,甚至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写信要求回到祖国,甘心放弃在美优厚的物质生活待遇。历经斗争终于冲破美方阻挠于1953年秋回到了祖国,到紫金山天文台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研究员,恒星室主任,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紫金山天文台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天文学会名誉理事长,《天文学报》副主编、主编。1957年任南京大学兼职教授。曾当选为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黄授书天体物理学研究基金委员会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龚树模是中国早年恒星物理学学术带头人之一,曾多次参加国际天文活动。1982年在南京召开中国、联邦德国高能天体物理会议,任中方主席。1984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日本京都举行亚太地区天文会议,他任科学组组员,并任我国代表团团长。1982~1988年,他担任中国科学院重点课题——全国哈雷彗星联测组组长,国际哈雷彗星联合观测指导组组员,其研究成果题为《哈雷彗星的观测研究》的论文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龚树模早年从事恒星物理研究,发表太阳内部结构和赫罗图中各星团主星序差位导源于氢氦成分差异的解释等多篇论文,荣获1978年江苏省科学大会奖。70年代后期,星系和宇宙学成为天文学的研究前沿,他即转入观测宇宙学的研究,发表了有关类星体光度演化和在弗里德曼宇宙横型中的最大体积和粒子视界问题的论文、编著,重要论文有“具有哈勃流的相对论抛射,Ⅰ应用于超光速运动”、“观测类星体和星系的反喷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