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家人格概念、测量、功能与反思
  • 道家人格概念、测量、功能与反思
  • 道家人格概念、测量、功能与反思
  • 道家人格概念、测量、功能与反思
  • 道家人格概念、测量、功能与反思
  • 道家人格概念、测量、功能与反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道家人格概念、测量、功能与反思

10.8 1.9折 58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闵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涂阳军 著;刘华山、周宗奎 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9-09

石墨斋艺术馆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涂阳军 著;刘华山、周宗奎 编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11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12885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2页
  • 字数 39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人的发展与创造丛书
【内容简介】
  《人的发展与创造丛书:道家人格概念、测量、功能与反思》是第一部通过建构系统理论来探讨中国人人格的专著,只是其侧重点在道家。基于“道家”这一大的传统文化背景,探讨了道家人格的概念、测量、功能及由对道家人格的反思衍生出的儒道互补人格。结果发现:(1)道家人格结构理论模型是一个由道、道家人性论及人之心理行为特征所组成的具有层级性的有机结构。(2)道家人格量表包括五大领域及十一维度。(3)道家人格多个维度在生活事件与负性情绪间的中介效应显著,大多数维度均与心理成长显著正相关,但只有少数维度与死亡焦虑显著负相关。(4)道家人格与儒家人格一道形成儒道互补人格,儒道互补人格的内在变动与社会环境、个人独特的性格及内在理想三者间的互动有关。
【作者简介】
  涂阳军,男,1980年11月出生,祖籍湖北荆州,生于湖南岳阳,现任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讲师。于201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专业研究领域为: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研究方向为:(1)儒家人格、道家人格及儒道互补人格;中国人人格的时代变迁。(2)组织公平及公平敏感性。(3)学习兴趣与动机。(4)大学生创伤后成长的内在机制及道家心理治疗的作用机制。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及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主持校级课题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参与国家软科学重点课题1项。参编学术著作或教材2部,译著1部。
【目录】

自序
引言
第一章道家人格的概念
一道家思想文化影响下中国人的人格特征
二人格心理学视域中的道家人格
三道家人格结构的理论模型及对道家人格的操作性界定
四道家人格结构理论模型的确证——对与“水”有关的成语、习语的内容分析

第二章道家人格的测量
一道家人格量表编制的过程、统计分析的思路及研究样本
二道家人格量表的项目分析
三道家人格量表的探索性及验证性因素分析
四道家人格量表各题项与其所属维度间及各维度间的相关
五道家人格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
六道家人格量表的信度
七道家人格量表各维度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八道家人格量表的常模及各维度在不同样本中的平均数比较
九道家人格量表的题项形式
十分析与讨论
十一小结

第三章道家人格的功能
一缓冲负性情绪
二对抗死亡焦虑
三应对人生挫折
四小结

第四章道家人格的反思——兼论儒道互补人格
一儒道互补的理论背景
二道家道教代表人物的传记分析
三道土人格特征的测查
四儒道互补人格——基于王安石和嵇康的传记学分析
五小结

第五章综合讨论
一本研究的总体思路及各部分的内在联系
二道家人格的理论结构模型与界定
三道家人格量表的编制及各维度的关系
四儒道互补人格
五统计方法与样本
六研究意义与启发
七本研究的创新
八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九研究展望
十总体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