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产权思想
¥
4.8
1.5折
¥
32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武建奇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9-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武建奇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73862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2页
-
字数
33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河北中青年社科专家五十人工程文库
- 【内容简介】
-
《马克思的产权思想》是研究马克思的产权思想专著。《马克思的产权思想》除绪论外共七章,主要包括阶级人假设,阶级分析方法,产权一般,资本产权,劳动产权,土地产权,阶级产权与社会和谐等。马克思产权思想既有资产阶级产权制度的批判,也有对社会主义产权关系的描述,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产权思想》以阶级人假设为前提,以劳动者产权为核心,深入地研究了马克思的产权思想,其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价值。
- 【作者简介】
-
武建奇,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1957年出生于河北内邱。现任河北经贸大学教授、副校长,兼任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经济版、综合版)主编、《经济与管理》月刊主编。荣获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优秀社会科学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河北省社会科学中青年专家五十人工程”首批入选人员等称号。主要从事产权理论、省际经济理论及《资本论》的教学与研究,在《经济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过省部级课题多项,获省部级奖多项。
- 【目录】
-
绪论
一理论背景和研究目的
(一)理论背景
(二)研究目的
二文献回顾和简要评述
(一)马克思产权思想研究现状
(二)马克思产权思想的“存在性”问题
(三)关于产权基本问题
(四)交易费用问题的研究
(五)关于要素产权问题
(六)简要评论
三内容安排和创新之处
(一)内容安排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阶级人假设
一经济理论与人性假设
(一)基本假设和技术性假设
(二)人性假设是一种“思想实验”
(三)人性假设的理论意义
二西方的人性假设:经济人
(一)“经济人”是个假设性命题
(二)“经济人”的三维含义
(三)“经济人”假设的发展
三马克思的人性假设:阶级人
(一)哲学层面: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经济层面:“经济范畴的人格化”
(三)阶级社会的经济层面:“阶级人”假设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阶级分析方法
一阶级人假设与阶级分析方法
(一)阶级人假设与马克思研究方法的一致
(二)阶级人假设是阶级分析方法的基础
(三)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最具产权特色的方法
二阶级人行为
(一)追求阶级整体利益最大化
(二)阶级利益博弈:从生产行为来解决分配问题
三阶级分析方法
(一)阶级分析方法的经典形式
(二)阶级问题的现代变化和思考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产权一般
一产权内涵:批判“形而上学或法学的幻想”
(一)产权问题的提出:马克思与西方不同的视角和使命
(二)“权能结构”与“权利束”——产权的内容
(三)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产权的本质
二产权演进: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一)原始公有产权起源:唯物史观原理“失灵”
(二)产权演进模型:“基本矛盾推动说”
(三)“经济力界定产权论”
三流通费用、交际费用和交易费用
(一)生产和非生产:两种费用的划分
(二)马克思的交易费用意识
(三)比较:流通费用和交易费用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资本产权
一人的产权和物的产权
(一)人和物:社会生产的两个要素
(二)人的产权和物的产权
(三)产权与人权
二“商品所有权规律向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转变”
(一)从物的产权到资本产权
(二)资本产权和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制
(三)资本原始积累:资本“初始产权”形成
(四)资本正常积累:资本产权的自行强化
三“资本是一种社会权力”
(一)协作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的剩余控制权
(二)增值是资本的内在职能——资本的剩余索取权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劳动产权
一劳动力和劳动产权
(一)劳动力:“能动的生产要素”
(二)劳动产权的内容
(三)劳动产权的历史形式
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产权
(一)雇工所“有权要求的”只是“劳动力的价值”
(二)劳动对资本的“形式隶属”和“实际隶属”
(三)工作日决定上的二律背反:“马克思定理”
三“权利不能超出社会经济结构”
(一)劳动力产权的统一和分离
(二)劳动产权与资本产权对立的历史性质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土地产权
一土地产权的性质和权能
(一)“土地物质”、土地资本和土地产权
(二)土地产权权能的统一和分离
(三)土地的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
二资本主义土地产权
(一)资本主义土地的“两权分离”
(二)“地租来自社会,而不是来自土壤”——土地产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
(三)马克思的土地国有化思想
三马克思与“新制度”:土地产权理论比较
(一)新制度经济学土地产权理论
(二)马克思与新制度经济学土地产权理论比较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阶级、产权与社会和谐
一阶级、阶层与和谐
(一)阶级、阶层、利益集团
(二)和而不同:和谐的实质
二和谐社会的产权基础
(一)产权正义:财产权的保护和限制
(二)财产权: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
(三)劳动产权和弱势群体:维护好社会和谐的“安全阀”
三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