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手部动作常用词演变研究:以《世说新语》语料为中心
  • 汉语手部动作常用词演变研究:以《世说新语》语料为中心
  • 汉语手部动作常用词演变研究:以《世说新语》语料为中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汉语手部动作常用词演变研究:以《世说新语》语料为中心

30 5.4折 56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闵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谢智香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8-19

石墨斋艺术馆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谢智香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5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23157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7页
  • 字数 31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云南财经大学语言学前沿研究丛书·汉语手部动作常用词演变研究:以《世说新语》语料为中心》以《世说新语》语料为中心,选取了11组表手部动作概念的手部动作常用词为研究对象,对它们各自的同义聚合系统进行了古今南北全面的比较研究。《云南财经大学语言学前沿研究丛书·汉语手部动作常用词演变研究:以《世说新语》语料为中心》比较研究的事实反映了汉语基本词汇中的核心词是有历史更替的,它们经常在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同义连文,组合成词。更为常见的是新旧词义域的变化、组合关系的变动以及在不同方言中的传承与变异。而这些变化总是不断地论证着从上古汉语到中古以及近代汉语的几次剧变,也不断论证着官话方言与东南方言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诸方言之间的不同历史层次的差别。
【作者简介】
  谢智香,女,1972年10月24日生,江西省峡江县人,厦门大学文学博士。现执教于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在《宁夏大学学报》、《戏剧文学》、《浙江艺术学院学报》、《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春教育学院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目前对佤语的语言生态环境方面有一定的调查与了解,主要从事汉语史、词汇学等方面的研究。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手部动作常用词研究的缘由
一常用词研究的需要
二动词研究的需要
第二节常用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初期阶段(20世纪20年代-90年代中期)
二兴盛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
第三节汉语手部动作常用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四节研究目标、意义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五节语料来源
以《世说新语》语料为取样范围
二其他历时语料

第二章徒手类手部动作常用词的演变
第一节“握持”义动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
一“握持”义动词的历时演变
二“握持”义动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共时分布
三结语
第二节“采摘”义动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
一“采摘”义动词的历时演变
二“采摘”义动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共时分布
三结语
第三节“捕捉”义动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
一“捕捉”义动词的历时演变
二“捕捉”义动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共时分布
三结语
第四节“放置”义动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
一“放置”义动词的历时演变
二“放置”义动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共时分布
三结语
第五节“拾取”义动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
一“拾取”义动词的历时演变
二“拾取”义动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共时分布
三结语
第六节“弹奏”义动词的历时演变与其他
一“弹奏”义动词的历时演变
二“弹奏”义动词的搭配变化与中国乐器的发展

第三章非徒手类手部动作常用词的演变
第一节“擦拭”义动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
一“擦拭”义动词的历时演变
二“擦拭”义动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共时分布
三结语
第二节“捆绑”义动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
一“捆绑”义动词的历时演变
二“捆绑”义动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共时分布
三结语
第三节“洗涤”义动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
一“洗涤”义动词的历时演变
二“洗涤”义动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共时分布
三结语
第四节“砍伐”义动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
一“砍伐”义动词的历时演变
二“砍伐”义动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共时分布
三结语
第五节“舂捣”义动词的历时演变与其他
一“舂捣”义动词的历时演变
二“舂”、“捣”兴替的原因

第四章手部动作常用词词义演变类型与动因
第一节手部动作常用词词义演变类型
一引申
二同化
三泛化
四虚化
第二节手部动作常用词词义演变的动因
一客观动因
二主观动因
三语言动因

第五章手部动作常用词的词汇史考察
第一节手部动作常用词自相合成复词的历史考察
一手部动作常用词同义合成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例释
二手部动作常用词同义合成双音词的特点考察
第二节手部动作常用词语素构词与其他成分的历史考察
一新旧语素的构词能力与制约因素
二新旧语素在词中的位置分布与制约因素
三新旧语素构成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四新旧词带宾语情况考察
结语
附录论文征引、参考语料来源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