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网技术基础 韩毅刚 人民邮电出版社 978711544810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通信网技术基础 韩毅刚 人民邮电出版社 9787115448101

笔记很少,整体很新,若有质量问题,支持退换货,售后无忧,但不要拍错哦!

8.19 1.6折 49.8 八五品

库存12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毅刚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48101

出版时间2017-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63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49.8元

货号9787115448101

上书时间2023-12-22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八五品【书非常新,有少许笔记】但不影响阅读,无附件和增值服务等。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通信网技术基础
定价:49.80元
作者:韩毅刚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115448101
字数:426000
页码:26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1.按照不同行业所建设的通信网络来阐述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组网技术。2.每一章都有若干突出知识点,实际例子来诠释,授课不枯燥,信息量丰富。3.弱化交换网络,突出传输网与接入网;弱化2G、3G重点介绍4G、5G.
内容提要
本书从通信网的结构、运营、组网、安全和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通信网的基础知识和运行原理,涵盖了从芯片到深空范围内的各种通信网络,重点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物联网,从计算机行业和通信行业的不同角度,讲述了通信网融合发展的技术演进路线和不同的实现思路。计算机网络重点介绍了局域网和互联网,电信网重点介绍了传输网和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重点介绍了有线电视网和接入网,物联网重点介绍了关键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也介绍了各种通信网络共有的安全管理技术和后IP的未来网络。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各专业通信网课程的入门教材,重点面向通信工程、计算机、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专业的本科生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作为其他专业了解通信网整体概况及其关键技术的参考书。
目录
章 通信网概述  11.1 通信网的组成和功能 11.1.1 通信网的定义和概念 11.1.2 通信网的组成 31.1.3 通信网的拓扑结构 61.1.4 通信网的功能 81.2 通信网的运营和业务 91.2.1 通信网的运营 91.2.2 通信网的业务 121.3 通信网的分类 131.3.1 按覆盖范围划分 131.3.2 按交换技术划分 141.3.3 按功能划分 151.3.4 各种网络之间的关系 151.4 通信网的体系结构 161.4.1 通信协议 171.4.2 通信网体系结构的分层思想 171.4.3  OSI参考模型 181.4.4 TCP IP参考模型 19习题 21第2章 局域网 232.1 局域网体系结构 232.1.1 局域网参考模型 232.1.2 局域网各层数据的封装 252.2 以太网 262.2.1 以太网MAC帧结构 262.2.2 共享式以太网 292.2.3 交换式以太网 302.2.4 以太网类型 312.3 Wi-Fi 342.3.1 Wi-Fi网络的组成结构 342.3.2 Wi-Fi的MAC帧结构 352.3.3 Wi-Fi的认证和关联 372.3.4 Wi-Fi网的媒介访问控制技术 382.4 局域网组网技术 402.4.1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402.4.2 交换机的配置 412.4.3 VLAN 43习题 43第3章 互联网 453.1 IP 463.1.1 IP地址 463.1.2 IPv4 483.1.3 IPv6 513.1.4 IPv4网络与IPv6网络的互联 533.1.5 IP协议的辅助协议 553.2 TCP和UDP 593.2.1 端口号和套接字 593.2.2 UDP 603.2.3 TCP报文段格式 613.2.4 TCP的控制技术 633.3 应用层协议 673.3.1 域名系统 673.3.2 HTTP协议 703.3.3 电子邮件协议 753.3.4 SIP协议 773.4 路由器和路由选择 813.4.1 路由器的配置 823.4.2 NAT 833.4.3 DHCP 843.4.4 路由协议 84习题 86第4章 电信网 884.1 公用交换电话网络 884.1.1 电路交换网络 894.1.2 PSTN结构 904.1.3 用户环路 914.1.4 程控交换机 924.2 传统数据通信网 934.2.1 综合业务数字网 944.2.2 帧中继网络 954.2.3 ATM网络 964.3 传输网 994.3.1 多路复用技术 1004.3.2 PDH网络 1034.3.3 SDH网络 1044.3.4 光传送网 1064.4 接入网 1104.4.1 铜线接入 1104.4.2 光纤接入 1114.4.3 HFC接入 1134.4.4 无线接入 1144.4.5 互联网接入协议 1154.5 支撑网 1184.5.1 信令网 1184.5.2 同步网 1204.5.3 管理网 123习题 127第5章 广播电视网 1295.1 电视网的结构 1295.1.1 电视网的发展 1295.1.2 有线电视网的组成结构 1305.1.3 有线电视网的传输结构 1315.2 电视网的设备 1315.2.1 信号源设备 1325.2.2 前端设备 1335.2.3 干线传输设备 1355.2.4 用户分配网设备 1365.2.5 用户终端设备 1375.3 电视网关键技术 1395.3.1 信源编码技术 1395.3.2 信道编码技术 1425.3.3 有线电视网传输技术 1425.3.4 有线电视网接入技术 1435.3.5 IPTV技术 1465.4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1495.4.1 CMMB 1495.4.2 IPQAM 150习题 151第6章 物联网 1536.1 物联网体系结构 1536.1.1 物联网的概念 1536.1.2 物联网分层体系结构 1546.1.3 物联网的应用 1566.1.4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1626.2 自动识别技术 1636.2.1 自动识别技术的分类和构成 1646.2.2 RFID 1646.2.3 生物特征识别 1666.3 传感器网络 1676.3.1 传感器 1676.3.2 有线传感器网络 1686.3.3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1696.3.4 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技术 1706.3.5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 1746.4 物联网承载和接入技术 1776.4.1 承载网络技术 1776.4.2 物联网接入技术 1786.5 数据处理技术 1786.5.1 数据中心 1796.5.2 网络存储 1796.5.3 计算模式 181习题 181第7章 移动通信网 1837.1 移动通信网概述 1837.1.1 移动通信网的分类 1837.1.2 移动通信网的发展演变 1877.1.3 移动通信网组成结构 1887.1.4 移动通信网区域划分 1897.1.5 移动通信网编号计划 1897.1.6 移动通信网与其他网络的互联 1917.2 2G网络 1917.2.1 GSM网络结构 1927.2.2 GSM接口 1947.2.3 GSM的无线传输信道 1947.2.4 GSM无线接口协议 1957.2.5 GPRS网络 1957.3 3G网络 1967.3.1 3G网络标准 1977.3.2 后3G网络 1987.3.3 3G网络的演进 1997.4 4G网络 1997.4.1 4G网络标准 2007.4.2 4G网络关键技术 2007.4.3 LTE组网结构 2017.4.4 LTE空中接口协议 2037.4.5 LTE基站与核心网接口协议 2057.4.6 LTE基站与基站接口协议 2057.5 5G网络 2057.5.1 超密集网络 2067.5.2 D2D技术 2077.5.3 C-RAN 2097.5.4 绿色通信 2107.6 移动互联网 2117.6.1 移动互联网的组成 2117.6.2 移动互联网的体系结构 2127.6.3 服务质量和体验质量 2137.6.4 移动IP技术 215习题 216第8章 网络安全技术 2178.1 网络安全概述 2178.1.1 网络安全评估准则 2178.1.2 网络安全模型 2188.1.3 网络安全攻击的类型 2208.1.4 网络安全策略 2228.2 密码学基础 2228.2.1 密码系统模型 2238.2.2 置换密码和易位密码 2248.2.3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2258.2.4 分组密码和流密码 2268.3 加密算法 2288.3.1 对称加密算法 2298.3.2 非对称加密算法 2308.4 密钥管理 2318.4.1 密钥管理过程 2318.4.2 保密密钥的分发 2328.4.3 公钥的分发 2328.5 认证技术 2338.5.1 身份认证 2338.5.2 消息认证 2358.5.3 数字 2368.6 互联网安全协议 2378.6.1 IPSec 2388.6.2 TLS SSL 2398.6.3 HTTPS 2408.7 网络安全应用技术 2418.7.1 VPN 2418.7.2 防火墙 2438.7.3 入侵检测 2458.7.4 防病毒技术 247习题 248第9章 未来网络 2499.1 网络的发展趋势 2499.1.1 网络的宽带化 2499.1.2 网络的扁平化 2509.1.3 网络的IP化 2509.1.4 网络的智能化 2519.1.5 网络的移动化 2529.1.6 网络的虚拟化 2539.1.7 网络的绿色化 2559.2 网络融合与网络切片 2559.2.1 三网融合 2559.2.2 下一代网络 2569.2.3 网络切片 2599.3 新型网络体系结构 2609.3.1 软件定义网络 2609.3.2 内容中心网络 261习题 263参考文献 264
作者介绍
韩毅刚老师毕业于南开大学计算机系,现于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担任教学工作。已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10余门,已出版20余部著译作,出版教材深受广大师一致好评。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八五品【书非常新,有少许笔记】但不影响阅读,无附件和增值服务等。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