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文明导论 (作者签赠本)
  • 社会文明导论 (作者签赠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社会文明导论 (作者签赠本)

80 九品

仅1件

江西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浩波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01-07

百花洲旧书坊

十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罗浩波 著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6
  • 版次 1
  • ISBN 9787308060066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5页
  • 字数 407千字
【内容简介】
《社会文明导论》从研究内容来看,全书包括绪论和10章内容,大约40多万字。绪论:从社会文明论到社会文明学;第一章:社会文明的形成与标志;第二章:社会文明的本质与特征;第三章:社会文明的结构与体系;第四章:社会文明的运行与机制;第五章:社会文明的主体及其发展;第六章:社会文明的形态与特征;第七章:社会文明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第八章:社会文明的交往与借鉴;第九章:社会文明的规律与趋势;第十章:社会文明的范式与走向。从体系结构来看,《社会文明导论》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至四章内容,是从共时态(横向)上揭示社会文明的本质与特征,阐明社会文明的体系结构及运行机制。第二部分包括第五章的内容,集中论述了社会文明主体的存在形态以及在人类社会文明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中的根本关键地位和推动作用,是联系第一、三两个部分的中介。第三部分包括第六、七章的内容,是从历时态(纵向)上揭示社会文明的形态划分依据、基本特征、历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第四部分包括第八章的内容。如果说,第一至七章是研究同一文明内部的有关问题的话,那么,第八章则是突出研究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关系问题。第五部分包括第九、十章的内容,是从全方位的视角,揭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规律、范式及其未来走向。从研究目的来看,《社会文明导论》试图在对人类社会文明进行总体统观、系统反思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构建社会文明学的理论体系,决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当今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文明实践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特别是消解一系列文明危机和矛盾的学理呼唤。从研究难度来看,《社会文明导论》所涉及的社会文明的本质与特征问题,社会文明结构及其运行机制问题,社会文明的形态及其转型问题,社会文明主体及其构建问题,社会文明交往与借鉴问题,社会文明的规律与趋势问题,社会文明的范式与走向问题等,都是哲学研究的前沿性问题,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目录】
绪论从社会文明论到社会文明学
一、社会文明学的思想理论渊源
二、构建社会文明学何以必要
三、构建社会文明学何以可能
四、社会文明学的内容构架
五、社会文明学研究的时代任务
六、社会文明学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第一章社会文明的形成与标志
一、社会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区别
二、社会文明形成的要素
三、社会文明形成的过程
四、社会文明形成的标志

第二章社会文明的本质与特征
一、文明内涵的分析与界定
二、文明与文化关系辨析
三、文明与文明时代的关系
四、文明与社会的关系
五、社会文明的内涵与本质
六、社会文明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社会文明的结构与体系
一、社会文明结构分析的方法论基础
二、社会文明的整体结构三社会经济文明系统
四、社会政治文明系统
五、社会精神文明系统
六、狭义社会文明系统
七、社会生态文明系统
八、社会文明结构的开放性

第四章社会文明的运行及其机制
一、生态文明的运行机制
二、经济文明的运行机制
三、政治文明的运行机制
四、精神文明的运行机制
五、狭义社会文明的运行机制
六、社会文明协调运行的机制

第五章社会文明的主体及其发展
一、社会文明主体的存在形态
二、社会文明及其主体发展的统一性
三、社会文明主体的全面发展及其历史性
四、社会文明主体的结构与全面发展
五、社会文明主体多重和谐的内在统一
六、社会文明主体和谐发展的现实路径

第六章社会文明形态与特征
一、社会文明形态划分的依据
二、农业文明形态及其特征
三、工业文明形态及其功过
四、生态文明形态的价值与基础
五、不同文明形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七章社会文明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一、社会文明演化系统与基本图景
二、社会文明形态的第一次转型
三、社会文明形态的第二次转型
四、社会文明形态的第三次转型
五、社会文明转型与思维方式变革
六、社会文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第八章社会文明的交往与借鉴
一、社会文明交往的客观必然性
二、社会文明交往的内涵与特征
三、社会文明交往的内容与机制
四、社会文明交往中的相互借鉴
五、全球化与世界文明的多重整合
六、中西传统和谐文明观的整合与创新
七、文化自觉与国际文明新秩序的构建

第九章社会文明的规律与趋势
一、社会文明横向协调规律
二、社会文明纵向演进规律
三、社会文明主客共进规律
四、社会文明交往融合规律
五、世界文明中心转移规律
六、世界文明与大国兴衰的根本规律

第十章社会文明的范式与走向
一、关于社会文明走向的几种观点
二、社会文明范式转型的历史动因
三、未来社会文明范式的特征与构架
四、东方复兴与中华民族的全面崛起
五、中华文明范式的复兴与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