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云流水记往上下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行云流水记往上下

70 九品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鹏年 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1-12-16

厚德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沈鹏年 著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11-01
  • 版次 1
  • ISBN 9787542634689
  • 定价 4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行云流水记往:电影〈鲁迅传〉筹拍亲历记(二记)(上下)》中的大量史料告诉我们,尽管影片最终没有完成,但这是一个颇为民主的创作集体。这部《行云流水记往(二记上下)(电影鲁迅传筹拍亲历记)》也详尽地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精益求精的摄制组,一次次的造访求证,一遍遍地讨论,三番五次地修改,不厌其烦,都是为了把剧本的质量搞得更好。《亲历记》还汇集了各位大师以及普通创作人员,对社会主义电影理论,电影创作等方方面面的探讨,其中不泛精辟见解,珍贵异常,这是电影《鲁迅传》创作过程中,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
【目录】
上册

 序

 前言

 第一章 中国电影史的上盛举——筹拍《鲁迅传》

  一、田一野文章是回答海外媒体质疑

  二、拍摄电影《鲁迅传》是时代需要

  三、为叶以群搞资料,借调作协三个月

  四、订出《摄制准备工作计划》、成立摄制组

  五、新华社对《鲁迅传》追踪报道、媒体大力宣传

 第二章 许广平对《鲁迅传》摄制组极大支持

  一、担任创作顾问,为剧本提供丰富素材

  二、认真审阅剧本,提出书面意见

  三、应叶以群之请,出面约李立三谈话

  四、帮助演员于蓝,塑造影片中许广平形象

  五、对资料工作的具体支持和鼓励

 第三章 筹摄《鲁迅传》迈出最初的四步

  1.第一步立主脑——听取中央、市委意见

  2.第二步建骨架——编著《鲁迅史实年表》

  3.第三步充血肉——整理编印《访谈记录》

  ①《记录》四十年后引起重视

  ②《文汇读书周报》发表头版“旧”闻

  ③网络围绕《访谈记录》的论争

  4.第四步定方案——制订《剧本初步设计》

  ①集体讨论、由我整理的《剧本设计》草案

  ②创作顾问团集体审议通过《剧本设计》

 第四章 电影文学剧本创作历程的“一波三折”

  《上海电影志》记载:“剧本意见无法统一”:《鲁迅传》“暂定投产”——创作历程:“剧本意见无法统一”导致“一波三折”

  1.第一个波折:叶以群执笔阶段(1958—1959年)

  一、起因:周恩来建议

  二、分岐:

  三、成果:以群独自完成写鲁迅的(父子、母子)亲情、师生情、同志情;“党的知己”。

  四、搁下

  五、感慨:袁文殊说基础不差,以群说生不逢“人”

  2.第二个波折:陈白尘执笔阶段(1960.7~1961.5)

  一、重起炉灶建立新组

  二、写出提纲听取意见

  三、再接再厉写出初稿

  四、公开发表展开讨论

  五、夏衍下组、检查工作

  六、摄制工作全面启动

  七、导演异议拍摄暂停:结尾或拍摄两部问题而暂停

  3.争取周扬审阅剧本(1961.3.18~4.30)

  一、周扬讲话鼓舞了导演

  二、争取周扬的四次谈话

  三、周扬肯定剧本、鼓励赵丹、于蓝演好戏

  四、导演提出请“高手”定稿问题

  4.第三个波折:夏衍奉命执笔阶段(1961.5—1961.8)

  一、夏衍、以群、白尘“三人谈心”

  二、夏衍谈摄制组工作的安排

  三、导演宣布演员去绍兴、“摄制工作暂停”

  四、周扬、邵荃麟等对白尘三稿的意见和期望

  五、陈鲤庭对白尘三稿否定的意见

  六、陈鲤庭对白尘三稿逐章 提出意见

  七、林默涵对陈鲤庭意见的意见

  八、周总理认为“剧本修改工作由夏衍负责”

  九、夏衍在翠明庄为《鲁迅传》修改剧本

  十、摄制组对夏衍修改稿(四稿)的意见

  十一、夏衍抱病完成《鲁迅传》上集的修改

  十二、夏衍要我编制四稿与三稿《分场对比表》

  十三、陈鲤庭、陈白尘对夏衍四稿有异议

  十四、上海市委要叶以群来京了解情况

  十五、夏衍发表《关于四稿处理问题的谈话))

  十六、林默涵宣布:夏改四稿不算定稿、拍摄延期

 第五章 导演如愿、两陈定稿(1961年9月~12月)

  一、陈鲤庭“《鲁迅传》定稿工作安排的建议”

  二、中宣部召集《鲁迅传》定稿问题座谈会

  三、西颐宾馆两陈(白尘、鲤庭)讨论“定稿”

  四、西颐插曲:赵丹为何与陈鲤庭“吵架”

  五、接受鲤庭意见、白尘完成定稿

  六、陈白尘来信:报告“定稿”结果

  七、林默涵“同意发表”、定稿画上句号

  八、《电影创作》发表定稿、夏衍著文“喜悦感奋”

下册

 第六章 天马厂《鲁迅传》摄制计划——1962年开拍

  一、陈荒煤代表文化部同意《鲁迅传》定稿

  二、杨仁声代表市委宣传部电影局同意《鲁迅传》定稿

  三、天马厂接受《鲁迅传》定稿向市委、中央的报告

  四、市委、中央批复同意、天马厂审议通过《鲁迅传》摄制计划

  

 第七章 陈鲤庭的《鲁迅传》摄制计划及流产

  一、《分镜头剧本》是“拍摄的依据”、计划的核心

  二、陈鲤庭的计划之一:绍兴、杭州再度收集资料

  三、陈鲤庭的计划之二:徐家汇藏书楼抄录各种资料

  四、陈鲤庭的计划之三:要沈鹏年搞几份专题调查

  五、关于人物分类:按艺术形象、还是划分阶级成份

  六、关于场景情节:以剧本为基础、还是用资料来丰富

  七、丁一补救方案失败、《鲁迅传》摄制组解散

  八、周总理不胜惋惜、“书斋剧”言外之意

  

 第八章 党委书记要我整理发表有关《鲁迅传》材料

 第一类:为赵丹、蓝马、石羽、于蓝整理有关材料

  ①赵丹演鲁迅——为他整理《鲁迅形象塑造的初步探索》

  ②蓝马演李大钊——为他记录《塑造李大钊形象的设想》

  ③石羽演胡适——《胡适在里应该摆在什么样的位置?》

  ④于蓝作为演员组长的《工作汇报》

 第二类:在《光明日报》发表电影《鲁迅传》人物琐谈

  ①人物琐谈之一:范爱农及其悲剧

  ②人物琐谈之二:王金发之死的教训

  ③人物琐谈之三:魔怪章 介眉的一生

 第三类:奉命发表电影《鲁迅传》史实调查

  ①鲁迅在辛亥革命时期几个史实

  ②鲁迅在广州时期的若干史实

  ③鲁迅与创造社交往的史实

  ④鲁迅与陈延年的会见

 第四类:关于拟写而流产的《鲁迅历史调查记》

  ①《鲁迅传》摄制组解散后对我的新任命

  ②以群指导下的《鲁迅历史调查记》拟目

  ③对“鲁迅抄古碑真相”的研究准备工作

  ④陆澹安先生指导我研究古碑概况

  

 第九章 摄制组无奈解散、《鲁迅传》余波仍涌

  一、鲁耕说“陈鲤庭不买我的账,我不敢碰”

  二、赵丹遗感“《鲁迅传》几起几落、不了了之再也没有开拍。”

  三、叶以群对我的支持、关怀

  四、我和导演没有个人恩怨

  五、与导演关系的演变

  六、《鲁迅传场景表》与《结构分析表》

  七、翻拍《民报》照片“触雷”

  八、开了三次“翻案”会、“退赔八十五元”

  九、张春桥“蹲点”上影揪“夏(衍)陈(荒煤)路线”

  十、四十年来围绕《鲁迅传》涌起三次“余波”

  

 第十章 尊重历史事实、澄清三重迷雾

 第一重迷雾:《鲁迅传》“停拍”与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无关。

  ——停拍原因《上海电影志》早已明确记载

 第二重迷雾:《鲁迅及有关史实年表》绝非“别有用心的捏造”。

  —冯雪峰不明真相、妄加指责、不符事实

 第三重迷雾:《鲁迅传创作组访谈记录》绝非“文坛谣言”。

  ——陈福康指责《访谈记录》是不实之词

  ——两位证人宋涛、许爱兴的三篇辩诬文章

  一、驳陈福康:究竟是谁在散布“文坛谣言”?

  二、驳陈福康:考查“周作人问题”的事实真相

  三、驳陈福康:请看“不容于世”的由来和发展

  附录:我为何写《筹拍历史巨片(鲁迅传)始末》

  ——孙雄飞给夏衍、陈荒煤等同志的报告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