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诉讼程序(ADR)教程
¥
5
2.0折
¥
25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范愉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4-5-3
上书时间2023-12-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范愉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2-02
-
版次
1
-
ISBN
9787300039930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4页
-
字数
379千字
-
丛书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 【内容简介】
-
当今,在世界各国,非诉讼程序(ADR)已经成为与民事诉讼制度并行不悖、相互补充的重要社会机制。纠纷解决和非诉讼程序不仅是法学和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而且已成为法学和法律实务教育的组成部分。本书分为四章,第一章系统地阐述了纠纷解决与非诉讼程序的基本原理;第二章论述了非诉讼程序的起源及其在现代法治条件下的发展,世界各国非诉讼程序的情况,以及非诉讼程序的规范化与法制化问题;第三章从法律实务角度,系统介绍并分析了当代世界各种非诉讼程序的法律地位、实际功能、原理与运作及其与司法程序的关系;第四章研究了当代中国各种非诉讼程序和制度的法律地位、运作情况及其改革。
- 【作者简介】
-
范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大学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1987年7月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95年12月获日本国立名古屋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法理学、比较法学、纠纷解决,以及比较司法制度和比较民事诉讼法等。主要研究成果有:日文论著《权利的实现及审判》、《中国审判制度及其理念的研究》等。译著《比较法》、《明清时代的讼师与诉讼制度》、《清代诉讼制度之民事法源的概括性考察--情、理、法》等;以及有关法理、比较司法制度、纠纷解决等方面的论文多篇。
- 【目录】
-
第一章 纠纷解决与非诉讼程序(ADR)基本原理 (1)
第一节 纠纷解决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2)
一、纠纷解决 (2)
二、纠纷解决研究 (6)
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10)
第二节 非诉讼程序(ADR)的概念与类型 (16)
一、非诉讼程序(ADR)的概念与特征 (16)
二、非诉讼程序(ADR)的基本类型 (19)
第三节 非诉讼程序(ADR)的社会功能 (22)
一、司法诉讼的功能、弊端与非诉讼程序(ADR) (22)
二、非诉讼程序(ADR)与诉讼制度的功能互补 (29)
三、衡量非诉讼程序(ADR)功能的标准 (33)
第四节 非诉讼程序(ADR)的理论基础 (35)
一、非诉讼程序(ADR)的正当性 (35)
二、法治的发展与非诉讼程序(ADR) (39)
三、时代思潮的变化--非诉讼程序(ADR)的价值确认 (42)
第二章 非诉讼程序(ADR)的起源与发展 (52)
第一节 非诉讼程序(ADR)的几种基本来源 (53)
一、传统型非诉讼程序 (53)
二、现代型ADR--以美国为中心 (71)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非诉讼程序 (76)
第二节 现代社会非诉讼程序(ADR)的发展 (78)
一、非诉讼程序(ADR)发展的社会环境 (79)
二、当代世界各国非诉讼程序(ADR)的发展格局 (82)
第三节 非诉讼程序(ADR)的规范化与法制化 (94)
一、非诉讼程序(ADR)的价值取向与基本原则 (94)
二、非诉讼程序(ADR)的问题和局限性 (101)
三、非诉讼程序(ADR)的法律地位 (106)
四、非诉讼程序法 (112)
第三章 非诉讼程序(ADR)与纠纷解决实务 (136)
第一节 非诉讼程序(ADR)的基本模式 (137)
一、非诉讼程序(ADR)的模式 (137)
二、非诉讼程序(ADR)的功能及类型 (141)
第二节 非诉讼纠纷解决的主要方式 (143)
一、谈判 (143)
二、调解 (149)
三、仲裁 (158)
四、其他非诉讼程序 (164)
第三节 现代各类专门性纠纷解决机制 (164)
一、劳动争议 (164)
二、家事纠纷 (169)
三、消费者纠纷 (172)
四、医疗纠纷 (176)
五、交通事故纠纷 (177)
六、其他 (179)
第四节 非诉讼程序(ADR)与司法程序 (179)
一、ADR与诉讼程序的联系与区别 (179)
二、强制ADR与法院附设ADR (187)
三、ADR与诉讼上和解 (189)
四、ADR与小额诉讼程序及专门法院 (192)
第四章 我国现行非诉讼程序 (208)
第一节 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与现状 (209)
一、改革开放前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209)
二、社会转型与纠纷解决机制的重构 (212)
三、我国现行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217)
第二节 仲裁 (224)
一、我国仲裁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224)
二、我国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则、性质及机构 (226)
三、仲裁的范围和仲裁协议制度 (228)
四、仲裁程序 (229)
五、裁审选择及对仲裁的司法审查 (231)
六、仲裁的利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232)
第三节 人民调解制度 (233)
一、人民调解制度的法律地位 (233)
二、人民调解的性质与任务 (237)
三、人民调解的方针及工作原则 (239)
四、人民调解组织 (240)
五、人民调解的基本程序 (241)
六、人民调解与相关机构的关系 (242)
七、人民调解的现状、问题及改革 (246)
第四节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249)
一、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249)
二、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250)
三、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56)
第五节 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 (259)
一、消费者纠纷的性质和解决途径 (259)
二、协商和解 (260)
三、消费者协会调解 (261)
四、消费者纠纷的行政解决 (263)
五、消费者纠纷仲裁 (265)
六、消费者纠纷诉讼程序 (267)
七、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及问题 (268)
第六节 交通事故处理 (269)
一、我国交通事故处理制度的发展 (269)
二、现行交通事故处理制度 (269)
三、我国交通事故处理制度的特点 (271)
四、我国目前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273)
第七节 医疗纠纷处理 (274)
一、医疗纠纷的概念与分类 (274)
二、我国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的发展 (276)
三、我国现行医疗纠纷处理机制 (277)
四、现行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的问题和改革 (279)
第八节 信访制度 (285)
一、信访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85)
二、我国现行信访制度的性质和功能 (287)
三、信访程序及纠纷解决过程 (289)
四、信访工作的发展前景 (292)
第九节 公证 (292)
一、公证的性质和功能 (292)
二、公证机构及其程序 (293)
三、公证的范围及法律效力 (294)
附录 (301)
一、案例分析 (301)
二、教学案例 (309)
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