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晋南北朝佛教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魏晋南北朝佛教

48 8.0折 60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方立天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54862

出版时间201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72页

字数331千字

定价60元

货号2-7

上书时间2019-11-1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方立天文集·第2卷:魏晋南北朝佛教》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作者简介:
方立天,浙江永康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1984年特批晋升为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哲学系宗教学系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历任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等。专著有《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佛教哲学》、《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等,其中《佛教哲学》获第一届中国图书奖荣誉奖,《中国佛教哲学要义》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目录:
道安评传
一、东汉以来佛教思想发展的概貌和道安的生平
二、道安的禅法思想
三、道安的般若思想
四、道安的本无思想实质上是玄学贵无思想的变相
五、道安佛教思想的社会作用
六、结束语
支遁的佛教思想
一、名僧和名士两重人格的融合
二、即色论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三、逍遥论的神秘主义人生观
四、西方天国的宗教归宿
五、支遁思想的历史特点及其影响
慧远及其佛学
引言
第一章慧远生活的历史时代
第二章慧远的生平活动
第三章慧远的法性本体论
第四章慧远的形尽神不灭思想
第五章慧远的因果报应说
第六章慧远的弥陀净土信仰
第七章慧远的念佛三昧方法
第八章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论
第九章慧远的佛儒合明论
第十章慧远佛教思想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附录慧远年谱
后记
慧远的政教离即论
慧远与佛教中国化
一、出家沙门与国家政治
二、佛教律仪与世俗礼制
三、僧人整肃与社会协调
四、佛学理论建设与中国化方式
五、内外合明与究极境界
六、精勤修持与山林僧团
慧远大师座像缘起
论竺道生的佛学思想
一、东晋南朝时佛教的发展趋势和竺道生的生平
二、把般若实相学和佛身说结合起来
三、宣扬涅槃佛性说
四、鼓吹顿悟成佛说
五、竺道生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僧肇评传
一、僧肇的生平和著作
二、僧肇的“不真空”的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三、僧肇的“物不迁”的诡辩论运动观
四、僧肇的“般若无知”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五、僧肇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僧肇的形而上学
《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导读
一、不真空论
二、物不迁论
梁武帝萧衍与佛教
一、梁武帝萧衍的生平及其对佛教的提倡
二、三教同源说
三、真神佛性论
四、梁武帝倡导佛教的主客观原因和悲剧性后果
三次舍身寺院的梁武帝
一、舍道归佛
二、迷信佛教
三、可悲后果
法显:爱国爱教的楷模
一、传奇性的经历
二、宝贵的文化贡献
三、令人敬仰的爱国爱教楷模
法显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贡献
菩提达摩禅法略论
魏晋南北朝佛教的演变
一、魏晋南北朝佛教的演变
二、魏晋南北朝佛教的特点
三、几点初步的看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