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早期铜板组画 铜板画 原配厚重老木框
  • 清朝早期铜板组画 铜板画 原配厚重老木框
  • 清朝早期铜板组画 铜板画 原配厚重老木框
  • 清朝早期铜板组画 铜板画 原配厚重老木框
  • 清朝早期铜板组画 铜板画 原配厚重老木框
  • 清朝早期铜板组画 铜板画 原配厚重老木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清朝早期铜板组画 铜板画 原配厚重老木框

1280 九五品

仅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佚名欧洲画家

创作时间1645

尺寸38.5 × 30 cm

材质其他

装裱装框

上书时间2016-04-1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让我们先看一段据陶瓷考古大师马未都先生在《百家讲坛》中,对于中国陶瓷的描述和评论。选自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  外销瓷的神话。引文有删节。

       康熙23年1684年开放海禁,允许浙江、福建、广州沿海对外开展贸易,从此中国的瓷器开始大量出口,主要销往欧洲。据荷兰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的统计,说每年运往欧洲的瓷器就达300万件。我们对外销瓷一般来说了解非常少,有相当的一批外销瓷中国人自己见了都不认识,一点中国符号都没有。我们先看一下图,从式样到纹饰跟中国瓷器无关。
       由于康熙海禁打开,西方文化涌入中国,东西文化发生碰撞,交流频繁。所以我们的瓷器,尤其外销瓷器呈现另一幅样子,为了讨好适合西方人的审美,就出现了一些西方纹样。它主要表现为曲线增加。中国人过去的传统美学是希望直线来表达美的,而欧洲洛可可式的典型特征就是曲线表达。当我们曲线增多的时候,实际上是像西方的审美靠拢的时候。那么当时的工匠使很多瓷器的纹样像西方文化靠拢进行改良,到了雍正、乾隆以后,他偶尔画满族的纹样,画满族服装。
       这个在国内非常少见,西方人就把这个画满族人的这种图案起了一个名字叫满大人,英文就叫满大人(Mandarin-大笨笨猪注)。因为他到中国时候发现中国的官员之称都称之为大人,我们看电视剧也都看得到就是大人怎么样怎么样,那就是官职的一种称为,那么满族的官员称之为满大人。我们看一下图,满族服装。这种瓷器在中国的传统瓷器中反而少见。我们的博物馆里头都难得一见。
       在美国有一次拍卖有一个五彩加粉彩的大将军罐画的都是满大人狩猎图。我当时就打电话让我一个朋友,我说你去参加竞拍,无论多少钱你都应该把它买下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物。然后他听了我的话,他就去买了,买完了以后没花多少钱,大概花了五六万美金就买到了,非常大的一件瓷器。
       然后他就问我,他说这个东西有多重要呢?我告诉他文物的重要性就在于它的特殊性。它因为纹样非常特殊,但是它这种特殊有时候会被我们忽略,不像我们想像得那么强烈,就是你有时候不是专业的,你看到这个画面觉得这画面一般,不就是画一个满族人打猎的图吗?但是对于文化,尤其文化证物一个搜集的时候,这种信号比我们常见的信号就更为重要。所以我就劝他把它买下来,这种满大人的图案它实际上表达了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一个关系。为什么外国人喜欢它呢?是因为外国人当时进入中国的时候看到满街都是这种满大人,所以他对这样的纹样特别感兴趣。而我们自己画的瓷器反而不画当今,你比如今天很多的新创烧的瓷器今天的也不画我们着西装什么的,都没有,那画还是还是清朝的人,他还是这种态度。没有人画今天的生活,尤其画在瓷器上。
       那么第二类就是中国式样、外国题材或者是外国式样、中国题材,就是它在文化上有一个结合点,有一个碰撞点。我们先看一张图,如果我不说大部分观众都不会想像这个盘子是中国人制造的,这是中国康乾盛世为外国人特制的盘子,从颜色到纹样跟我们好象无关,但你仔细看就可以看到,它屋中的陈设,包括窗户,包括手中抱的瓶子都是中国的纹样。那么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当时很少有欧洲人在中国定居,欧洲人勾勒出一个田园风光,是他想像的一种田园生活,就是丈夫、孩子或者说老婆、孩子家里摆的有瓶瓶罐罐。他非常想过一种理想化的中国式的生活,这就是这个盘子所能传达的信息。
       我们再看一张片子,这块盘子好象跟我们的生活无关,不是搞专业的一定不知道这块盘子是中国人烧造的。这块盘子上面写着一行荷兰文字,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威里堡号的大副在1756年,就是乾隆21年驶入中国海域。
这一句话提供了什么样的信息呢?船的所属、船的主人、时间、地点构成了新闻的全部要素。我们今天看依然像一条新闻,把一个新闻画在了这个盘子上,可见西方人对这艘船驶入中国海域多么重视,对它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刻。西方人的档案观念非常重要,比我们重视。我们很多东西随手就丢掉了,西方很多档案,包括我们刚才说的哥德堡号的所有的启程时间都记的清清楚楚。他每做一件事就希望通过这样的证物能够流传下去,让后人知道前辈的不易。
       那么这块盘子我们今天来看仍像一条新闻,这就表明了一个文物的重要性,这块盘子不是我收藏的,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
     (请注意马先生的最后一句话--大笨笨猪注)

作品解读

       这幅作品画的是一对中国的青年男女隔岸弹琴说爱。
       右边作品,一名男子清朝服饰发型,挎着一把三根弦的弦乐器(倒是挺像三弦,我国包括汉族在内许多民族都有类似乐器),倚在中式园林盆景般的树下,像一个挎着吉他的西方年轻人一样在唱情歌。
       左侧是一位窈窕女子似乎在伫立聆听,像一位优雅站姿的公主。只见她手持一把维多利亚式阳伞,伞撑设计来自中式油伞。她的上身穿着西方贵族妇女出门时才会咬牙换上的鲸骨束胸紧身衣,有着西方(和现代人)标准般美丽而高耸的胸部以及手可盈握的纤细腰身。而下身则类似满族妇女日常裙袍,裙下赫然一双穿着布鞋的大脚,可以和奥黛丽•赫本的44码脚相提并论。

       作品总是会自动地反映作家内心深处印象深刻的东西。从作者热情洋溢乃至天真和柏拉图式的笔触,我们看到了一个西方人在初次来到遥远的东方后所感受到的,如同进入伊甸园一般难以言表的新奇、惊叹和喜悦。
       从画中我们也可以感觉到,画家是西方人并且仰慕中国文化,力图传递自己心目中的中国式“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理想国场景。
       作品生动再现了中西方文化在18到19世纪中西方文明初次正式相遇和碰撞的历史时刻。画家对于中国元素场景的稚嫩把握和再现,恰恰说明了画家所处的是西方人刚刚进入中国的时代,那时真正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人士寥寥无几。创作过程没有中国的任何图像资料,画家仅仅凭借自己或别人的记忆乃至想象完成作品。等到中国瓷器大量涌入欧洲,“中国场景”已经成为“显学”家喻户晓,任何一个地摊画家都可以借助一个中产家庭的陈设乃至通过廉价印刷品充分了解。这时,就再也不会有画家把中国淑女画成“穿鲸骨裙的安妮公主”了。

       这幅作品的特殊性,首先在于它的内容,恰恰和马未都先生上文所说形成对照。
       据马未都先生在上文中的描述,顺治十三年(1656年)下达“禁海令”,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正式下令开海贸易。从此中国的瓷器开始大量出口,主要销往欧洲。荷兰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统计,公司每年运往欧洲的瓷器就达300万件;而瑞典东印度公司文件保守估计,仅在清朝雍正时期就有约2500万件中国瓷器运往瑞典。
       整个明清时期,大约有上亿件精美的瓷器运往欧洲。当时欧洲上至皇室贵族下到黎民中产,无不以家中能陈设中国瓷器为贵为荣。以至于时至今日去欧洲旅游,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古堡政府大楼街头酒馆等里依然比比皆是。
艺术家可以号称自己的作品不迎合市场,但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艺术作品总是要和市场发生联系。这幅作品旨在营造一种西方人心目中的东方爱情乌托邦气氛,但如果当时的旁观者看了之后会笑起来,说“嘿,您这画的不是中国啊!”那艺术家该有多尴尬!
       那么,会不会有人为了“丑化或美化中国人民”,把中国人故意画成这样?一个画家朋友快人快语:不可能!如果这样,单凭这种超前的媲美达利和安迪沃霍尔的现代艺术思想萌芽,此人在西方绘画史上必为大师。
       人类使用的第一种金属就是铜。但是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人类长期历史进程中,铜一直是作为顶级贵金属而存在。这种情况在十九世纪中后期铜的冶炼技术极大提高之后才开始得以改善。1865年欧洲出现电解法,让铜的纯度大大提高。旋即又发明转炉,简化缩短了冶炼流程和周期。铜的成本开始不断降低。可以提供反证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货币发行长期实行铜本位制,换句话说,铜就是钱。一个画家是不会公然用钱来开玩笑的!这幅画很可能是当时一位仰慕中国的超级富豪的订制作品。

       综上所述,这幅作品的制作年代应该在雍正乾隆早期。先于或起码同期于载有各种风土信息的中国瓷器丝绸大量涌入欧洲的年代。
       另一个特殊之处没什么好多说的:罕见的宽幅铜板组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