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改革成果丛书(第1辑)·中国心·世界眼: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课程建设探索
¥
15.75
3.5折
¥
45
全新
仅1件
作者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编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1-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编
-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2
-
版次
1
-
ISBN
9787553670591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9页
-
字数
33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课程与教学改革成果丛书
- 【内容简介】
-
城市国际化是指城市在人、财、物、信息及整体文化等方面进行跨国界的相互往来与交流活动不断增加,城市的辐射力、吸引力影响到国外以及国际性城市形成的过程。整体来说,城市国际化既需要硬件设施的现代化,即交通、运输、通信、网络咨询等设施齐全,各种服务行业都能提供高效、准确、便捷、舒适的服务,也需要软件建设的现代化,即金融、保险、商贸、会计、广告、法律、信息等行业比较发达,同时具有与国际交往相匹配的行政构架及管理体制,从而保障物资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顺畅。一座城市实现了城市国际化,就意味着这座城市成为了国际性城市。国际性城市的主要标志是:社会经济对众多的国家和地区开放,对外贸易和资本国际往来在城市GDP中占较大比重,国际交往人员往来频繁,出入境手续简便,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与国际经济体系兼容,是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活动的优选场所。城市国际化包括金融国际化、贸易国际化、生产国际化、信息国际化、科技国际化、产业国际化和开放国际化。
笔者认为,城市国际化离不开所谓的教育国际化。那么什么是教育国际化?或者说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是什么?笔者非常赞同这样一个观点:所谓教育国际化,就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或者本质,说到底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都想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本国的高利益服务。众所周知,在知识经济日益显现的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谁就能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能既立足于本土,又放眼于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
城市国际化离不开教育国际化,教育国际化服务于城市国际化。国际理解课程的设计、研发和推进,对于实现杭州的城市国际化意义重大。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在这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外交学院和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积极合作、相互配合,在这方面也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2015年,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校长滕梅芳和外交学院校董、浙江省政协常委、著名侨领郭胜华先生等人员一起,到北京访问外交学院,外交学院与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以国际理解课程的设计、研发和推进为主要内容的合作由此正式启动,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成为外交学院国际理解课程的实验实习基地。2016年,笔者和外交学院校长助理高飞教授、办公室主任杨宁一起,来到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就深化两校合作,加强国际理解课程的建设,加强对小外交官的培养,使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成为小外交官的摇篮,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深度共识。外交学院是中国外交官的摇篮,把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建成小外交官的摇篮,使外交官从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起航,这大小两个摇篮,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借重、相互促进,无疑有利于杭州的城市国际化建设。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学校课程建设的宏观审视
第一节 课程是一个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超越学科是趋势
二、核心素养是目标
三、改革评价是关键
第二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走向
一、“人”是课程改革的核心
二、鼓励自下而上的课程结构探索
三、找寻课改文化基因
第三节 学校办学历程的历史回顾
一、第一个十年:栉风沐雨育中华桃李(1993年-2003年)
二、第二个十年:全境英语蕴国际胸怀(2003年-2013年)
三、第三个十年:携手外交孕气质少年(2013年-)
第二章 支点:课程建设的理论支持
第一节 课程综合理论
一、知识一理解新知的本领
二、技能——运用新知的本领
三、品格——投身实践的本领
四、元学习——反思调节的本领
五、统筹兼顾
第二节 平衡学习理论
一、平衡学习的指向:质疑解难
二、平衡学习的科目:传统核心科目与跨领域主题
三、平衡学习的预期结果:三套21世纪素养
四、平衡学习的课程标准:学以致用
五、平衡学习的评估要求:多样全面
六、平衡学习的教师专业发展:聚焦新特征
七、平衡学习的环境:完整儿童的完整环境
八、平衡学习的课堂教学:倡导项目学习
九、平衡学习的项目表征:自行车模型
第三节 对话教学理论
一、教学对话基本结构:会话框架
二、不同学习活动类型的对话教学模式
三、会话框架下开展对话教学的原则
第三章 架构: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
第一节 课程的愿景与目标
一、办学理念
二、培养目标
三、形象塑造
第二节 课程的基本框架
一、研发历程
二、课程结构
三、课程设置
第四章 开发:课程建设的校本行动
第一节 基础性课程的二次开发
一、基础性课程二次开发的理据
二、基础性课程二次开发的策略与内容
第二节 拓展性课程的开发
一、拓展性课程开发的理据
二、拓展性课程开发的原则
三、拓展性课程开发的内容
第五章 实施:课程建设的教学变革
第一节 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沉浸式学习
二、体验式学习
三、问题式学习
四、项目式学习
五、游戏化学习
第二节 教学方式转型
一、教学范式:以学习者为中心
二、教学环境:以大数据为支撑
第六章 评价:课程建设的激励措施
第一节 评价改革新理念
第二节 创新评价体系
一、构建“四个一”评价体系
二、构建年级特色评价制度
第三节 尝试量规评价
一、编制教学量规
二、基于量规理论的教学评估实践
第七章 条件:课程建设的环境空间
第一节 物理环境
一、“能对话”的物理环境建设理据
二、“能对话”的物理环境建设内容
第二节 心理环境
一、“能自主”的心理环境建设理据
二、“能自主”的心理环境建设内容
第三节 文化环境
一、“能融合”的文化环境建设理据
二、“能融合”的文化环境建设内容
第八章 保障:课程建设的人力支撑
第一节 课程建设,促进教师角色转换
一、新课程视野下的教师角色
二、课程建设对教师的定位
三、课程建设对教师角色转型的促进
第二节 研训一体,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一、研训一体制度的基本思路
二、研训一体制度的校本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