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精准扶贫模式研究(汉英对照)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精准扶贫模式研究(汉英对照)

27.44 2.8折 98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谭卫平;刘成斌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1-13

兴盈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谭卫平;刘成斌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10
  • 版次 1
  • ISBN 9787568075824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2页
  • 字数 3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以卢曼的社会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从精准扶贫的理论渊源和实践经验入手,首先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的扶贫政策,分析政策内容和特点,总结不同阶段的扶贫模式;其次从组织力量系统、互动系统、社会监督和考核系统、整体帮扶系统四个方面分析了精准扶贫的政策体系,包括责任体系、措施体系、投入体系、帮扶体系、社会动员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等;再次从系统理性出发,分别论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四个方面的生成逻辑、实践模式以及典型经验,然后在此基础上,从理论来源、理论界定、理论结构、理论意义四个方面对中国精准扶贫模式进行分析,同时对印度、巴西和墨西哥的精准扶贫实践进行比较剖析,得出其中的经验,*后在形成系统性的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后扶贫时代精准扶贫的新方向和世界减贫工作的未来发展。
【作者简介】
谭卫平,经济学博士,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在原国务院扶贫办系统工作达26年,先后担任原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司副司长、行政人事司副司长。2002年至2005年作为第四批援疆干部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谭卫平博士是国家公务员局和国务院学位办授予的“全国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校外导师”,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办高校博士点评审评委。他承担了大量中国对发展中国家中、高级官员培训的授课任务,直接听课的发展中国家官员超过三千人次。曾公开出版《中国企业在东南亚投资的减贫效果分析》《国际减贫理论与前沿问题2020》《世界各国减贫概要(第二辑)》等多部论著,组织编辑《国际减贫动态》、《中国扶贫开发年鉴》等多部刊物。谭卫平博士有丰富的对外减贫援助项目经验,主持东亚三国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的设计、实施与管理;还是世界银行-中国扶贫贷款项目的负责人。
【目录】
上篇 中文部分

章 绪论3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3

二、文献综述4

三、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13

四、研究方法16

五、操作路线17

第二章 二阶观察与中国扶贫政策变迁18

一、整体模式扶贫:以体制改革促进扶贫阶段(1978—1986年)18

二、开发模式扶贫:区域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2年)19

三、经济模式扶贫:市场经济针对性反哺的项目制扶贫阶段(1993—2000年)20

四、行动模式扶贫:以村庄为基础的参与式扶贫阶段(2001—2012年)21

五、社会扶贫模式:精准扶贫阶段(2013—2020年)23

六、精准扶贫策略的特征分析25

第三章 等值功能主义与精准扶贫政策体系30

一、互动系统31

二、组织力量系统35

三、整体帮扶系统38

四、社会监督与考核系统40

第四章 系统理性与精准扶贫实践方略45

一、精准识别子系统:追求公平正义45

二、精准帮扶子系统:注重协调发展48

三、精准管理子系统:重视制度创新51

四、精准考核子系统:坚持系统思维53

五、小结56

第五章 全面耦合:中国精准扶贫模式分析57

一、理论来源:结构与系统57

二、理论界定:系统与耦合58

三、理论结构:四重耦合59

四、理论意义:社会整合与融合66

第六章 系统理论与典型国家扶贫比较68

一、印度的扶贫经验69

二、巴西的扶贫经验73

三、墨西哥的扶贫经验78

四、典型国家扶贫经验比较82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84

一、精准扶贫政策的社会成效84

二、精准扶贫策略的社会创新性89

三、精准扶贫与后扶贫时代的脱贫巩固问题93

四、发展中国家扶贫工作建议与世界减贫的未来96

参考文献99

下篇 英文部分

Chapter One:Introduction109

Ⅰ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109

ⅡLiterature Review111

ⅢDefinitions and Theoretical Basis125

ⅣResearch Method130

ⅤTechnology Route131

Chapter Two:Second-order Observation and the Changes of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133

ⅠOverall Mod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Promoting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System Reform (1978-1986)134

ⅡDevelopment Mode Poverty Alleviation: Regional Development

Stag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1986-1992) 135

Ⅲ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Economic Mode: Project-bas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age of Targeted Feedback from Market Economy(1993-2000)137

ⅣAction Mode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Villagebased Participatory

Poverty Alleviation stage(2001-2012) 139

ⅤSocial Mode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age (2013-2020)141

Ⅵ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ies146

Chapter Three:Equivalent Functionalism and the System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155

ⅠInteractive System156

ⅡSystem for Organizing Forces164

ⅢIntegra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ystem170

ⅣSocial Supervision and Assessment System174

Chapter Four: Systematic Rationality and Strategy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ractice182

ⅠAccurate Identification Subsystem: Pursuing Fairness and Justice182

ⅡThe Subsystem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Focusing 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188

ⅢThe Subsystem of Accurate Management: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System Innovation192

ⅣThe Subsystem of Accurate Assessment: Adhering to Systematic

Thinking197

ⅤSummary201

Chapter Five: Comprehensive Coupling: Analysis of China’s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203

ⅠTheoretical Source: Structure and System203

ⅡTheoretical Definitions: System and Coupling205

ⅢTheoretical Structure: Quadruple Coupling206

Ⅳ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Social Integration and Unity219

Chapter Six: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ystem Theory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ypical Countries221

ⅠIndia’s Experience in Poverty Alleviation222

ⅡBrazil’s Experience in Poverty Alleviation228

ⅢMexico’s Experience in Poverty Alleviation235

ⅣComparison of the Experienc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ypical Countries241

Chapter Seven: Summary and Prospect244

ⅠThe Social Effectiveness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244

ⅡThe Social Innovation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ies253

Ⅲ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Post-poverty Era259

ⅣPoverty Alleviation Proposal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

Future of Poverty Reduction in the World263

Reference268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