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的意境(全新塑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建筑的意境(全新塑封)

入选2014中国好书

25 5.1折 49 全新

仅1件

安徽安庆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萧默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95357

出版时间2014-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上书时间2019-03-23

不羁的风99的书摊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1、著名学者萧默先生遗作:萧默先生倾注最后心血之作,充满了新鲜原创的力量。
  2、从文化的角度诠释建筑内涵:文化视野下清晰展示各种风格的建筑所呈现出的独特艺术气质,让读者深入了解大到城市、宫殿,小到民居、园林,中西建筑不同的形态和制式所蕴藏着的历史逻辑与文化内涵。
  3、精美大图讲述建筑之美:特别收录多达275幅精美图片,其中有50幅萧默先生亲手绘制和拍摄的建筑图,直观再现中西建筑的风格和意境。
内容简介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在《建筑的意境》中,建筑史家萧默先生把中西建筑置于思想文化的背景下解读,让读者深入了解大到城市、宫殿,小到民居、园林,中西建筑不同的形态和制式所蕴藏着的历史逻辑与文化内涵,为中西建筑的每一种造型每一处细节都找到了文化的脚注。他还比较了中式建筑和西方建筑大相径庭的审美意趣,揭示出中西方在思想文化上的差异。
  同时,这本书还对中国当代建筑向何处去,也做了独特的反思。读《建筑的意境》,有助于读者朋友提高建筑艺术欣赏的水平。
作者简介
  萧默,1937年7月生,湖南衡阳人。
  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建筑学家,师从梁思成,主要从事建筑艺术历史与理论研究。
  1961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曾在新疆从事建筑创作。1963年调敦煌文物研究所从事建筑历史研究。1981年起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研究员,曾任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办《建筑意》辑刊主编。
  著有《敦煌建筑研究》《天竺建筑行纪》及《隋唐建筑艺术》等学术著作十四种,以及自传《一叶一菩 提——我在敦煌十五年》。

目录

一 温暖亲切的木结构和中国建筑的形体与内部空间
建筑结构、形体与内部空间概念
中国建筑的形体
中国建筑的内部空间

二 坚强有力的石结构和西方建筑的形体与内部空间
古希腊
古罗马
拜占廷与俄罗斯
欧洲中世纪
文艺复兴
西方17世纪至19世纪建筑

三 院落组合形成的中国建筑丰富的外部空间
宫殿
天坛
民居

四 成就相对有限的西方和伊斯兰建筑的外部空间
西方建筑的外部空间
伊斯兰建筑的外部空间

五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概说
江南私家园林
华北皇家园林
中国园林在世界上的地位

六 “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西方园林
西方宫殿与府邸园林
中西园林精神比较

七 封建统治的堡垒——中国城市
唐长安与元大都
明清北京
地方城市

八 资本主义的温床——西方城市
西方中世纪的四种力量
工商城市的诞生
西方城市面貌

九 中国独擅的环境艺术
“环境艺术”概念
佛塔
陵墓
佛寺

十 从近代到当代
现代建筑的萌芽
现代主义建筑
通过非传统的方法组合传统部件——后现代主义建筑
各式各样的“先锋派”
中国的脚步

精彩书摘
  西方城市的诞生
  西方城市的起源很早,如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城、希腊雅典城、意大利半岛上的罗马城等,但大多是随机而遇自由发展起来的,谈不上什么规划,甚至按照中国的标准,可以说是杂乱无章的。
  在被称为“黑暗时期”的基督教早期,欧洲以古希腊、古罗马人本主义为特征的古典文化被哥特人的铁骑扫荡成白茫茫的一片,基督教神学全面控制了文化,学术和艺术处于极其困顿的状态。但社会毕竟还是在发展,封建制的生产方式毕竟比奴隶制进步,西欧建筑仍取得了一些成就,如早期基督教建筑和10至12世纪本书称为“前哥特时期”的建筑等。在前哥特时期,城市开始萌芽。至中世纪末期即“哥特时期”(12-15世纪),欧洲出现了一批伟大的教堂,这是整个中世纪最值得称道的艺术成就,同时城市开始兴旺。哥特时期的成就曾被长期低估了,只是到了近几十年,才重新发现和肯定。
  欧洲中世纪的社会史远比中国复杂。在中国,唯我独尊、一统天下的皇权控制着一切,宏观来看,社会相对平稳安定,甚至可以说是国泰民安。但欧洲中世纪末期,却存在着四种互不相让的权力——教会、国王、领主和工商城市,它们互相争夺又互相利用,纷争不断,社会历史相当复杂。要用有限的篇幅对它描摹出一个大致的轮廓,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这四种力量,占优势的是教会,中世纪的哲学、政治学和法学无不受到它的严格控制。几百年来,宗教裁判所的牺牲者,最保守的估计也有几百万之多,而14世纪中期欧洲的总人口只不过在6000万至8000万之间。
  欧洲国王和领主的关系与中国皇帝与诸王的关系也存在重大不同。《西方的传统》一书记载了一份国王与领主的协议:“如果国王召唤男爵及所有封臣,他们就必须来到国王的面前。他们必须率领各自的所有骑士,自己负担费用,为国王提供40天的军事服役。如果国王要求他们自费为国王提供超过40天的军事服役,只要他们不愿意,就可以不做。如果国王自己出钱请他们在40天后继续为国王服役,他们就必须做。如果国王希望他们跟随自己出国打仗,如果他们不愿意,就可以不去。”这件毫无文采可言的直通通的协议书明确了西欧“封建”的特点:封主与封臣之间只有有限的义务和权利,而不是高度的中央集权。这些情形,在中国的所谓“封建社会”,哪里可曾见到?
  国王和领主自然是教廷的对立力量,但他们也需要教廷的神学支持,虽然不太情愿,却总是觉得只有接受过教皇或大主教的加冕,才算得是取得了合法统治权。由于国王对领主并没有绝对的控制权,当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背叛就是经常的了。此时,国王和领主就争相向教廷靠拢,以求壮大自己的声势。
  除了教会、国王和领主这三大势力,到了哥特时期,在前哥特时期已出现的工商业的基础上,又正式产生了第四种力量,即以商人和手工业工匠的行会权力为中心的城市。这些城市最先在意大利诞生,如威尼斯、热那亚、米兰、比萨、佛罗伦萨,以后扩及于尼德兰低地和其他地区。此前已产生的主要作为国王政权基地的巴黎、伦敦和罗马的市民,也加强了自己的力量。这些新兴的市民阶层——商人和手工业工匠就是资产阶级的前身,天生就有一种反封建的萌动。工商业城市就是资本主义的原初胚胎。
  城市与教会、国王、领主存在着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在多种权力并存的情况下,各个统治者都把获得强大的税源和利润以发展自身的经济放在第一位,为此,教会、国王和领主之间的竞争逼得他们虽然不愿意,也只得支持城市的自由发展,限制自身的权力,这就出现了有限政府与多元社会的并存。
  欧洲工商城市运动的发端,是在10世纪。开始,不是在领主的庄园里,也不是在国王或领主的城堡里,而是在一些人口较多的领主城堡、教堂和修道院、交通要道附近有主却无人的地段上,自发聚起了一些手工业作坊和商业集市。这里的街道和轮廓并没有经过规划,并按规划逐步实施,没有这样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后来,为了保卫自己和维护行业规矩,这些商人和手工业者组成了自己的行会,由行会领导集资建起了城墙,自此有了自己的城堡。他们也因此而被称为“市民”——“布尔乔亚”(bourgeois)这个词就是从城堡(bourg)演化而来的。市民的公共事务,则由一些热心而有能力并经选举产生的行会首领领导。这种工商城市,与遥远的古希腊和共和时期的古罗马呼应,稳固地孕育了西方的法治、民主、自由、个人的利益和权利,以及重视诚信等体制性传统,而与东方仅依赖于道德修养的人治传统有别。
  汤普逊说:“城市运动,比任何其他中世纪运动更明显地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的消逝和近代的开端。??前所未知的一个新社会集团,即市民阶级或资产阶级出现了。”
  教会、国王和领主们对于这些城市真是又爱又恨。一方面,他们力图像对待隶农一样,对他所属领地上的市民进行盘剥,与城市产生矛盾;另一方面,他们又确实需要城市提供的产品以供消费,提供的流通服务以出售庄园的农产品。而且,从城市收取的土地税金也是他们可观的财政来源。
  在封建领地上受苦的隶农非常羡慕城市里的自由,开始私自弃地逃亡,领主们无计可施,最终与需要劳动力的城市当局达成了一种双方认为妥当的规则:一位逃亡的隶农如果在城市里干满了一年零一天而躲过了领主的抓捕,就自动取得了市民的身份,摆脱了对领主的种种义务。这个规则其实对领主们是“不公平”的,但他们又有什么办法?
  领主们当然不甘心,当矛盾发展到不可收拾时,就诉诸武力。但好不容易才摆脱了对原领主人身依附关系的市民可不是好惹的,他们自进入城市以后,就已经开始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交游广泛,不再像以前当隶农时那么顺从了。如今又有了城墙和足够的炮兵,有了行会组织和市政当局的领导,当然会奋起反抗。15世纪意大利人马基雅维利在《君王论》中描述中世纪德意志地区的城市说:“德国的城市是绝对的自由,它们只有很少的乡土环绕着,它们要服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时就服从他,要不服从就不服从,也不害怕他或其他在旁的封建领主。它们如此这般的设防,任何人都知道要征服它们,必是相当麻烦而困难的事。它们都有必要的堡垒与壕沟,足够的炮兵,并且在库房里经常储藏足够一年的食物、饮料和燃料。”最终,大多数工商城市与领主都默认了一个共识,市民即最初的资产阶级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领主则定期向城市征税。
  工商城市的萌芽为建筑带来了发展的契机,首先是提供了资金的基础,同时或许还更为重要的是提供了建造的需要。为了凝聚市民的共识,沟通感情,以及供公众聚会商议大事的实际要求,体量巨大而显著的建筑,就既是一个场所,也是一种标志了。由于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还是基督教,这些建筑中最重要的也还是教堂。于是,正在初级发展状态的城市中,兴起了建造教堂的潮流。当然,教会、国王和领主,也会为了各自的需要,在各地建造教堂。
  值得一提的是,公元10世纪以后开始的十字军东征也对工商城市的发展,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作用。
  采取哥特建筑形式的城市教堂就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产生了,一方面,它的宗教气息是如此强烈,弥漫着一片神性的迷狂,透露出那么浓重的神本文化的氛围;另一方面,它又寄托了处于发展状态的市民阶级的一片世俗激情,暗含着深刻的人本文化的内涵。实际上,市民们尽其全力去建造教堂,与其说是为了弘扬宗教,不如说更是以建筑的宏伟来显示城市的骄傲和行会的实力,就像商业广告一样,可以有助于向别的城市、教廷、国王和领主招揽到更多的订单。城市教堂在当时还起到了市政厅的作用,世俗的和宗教的集会、狂欢节、市民婚礼及其他种种公共活动,都是在教堂或教堂前的广场上举行的。神本文化与人本文化就这样掺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奇妙的景象。
  欧洲城市通常都围绕一座或几座有市民公共活动中心性质的教堂发展,呈放射状地布置蛛网式的路网。街道自由曲折,呈放射状自发地伸展。城市外围形状一般也不规则,商店、作坊满布全城,面向大街。
  欧洲现存古城,面貌大都形成于哥特时期。由于人口密集,用地有限,城市住宅都采用楼房,加上屋顶阁楼,多为四、五层,都以山面即窄面临向街道,密密地排列着。底层是店铺,上层是住房。北方森林资源丰富,住宅多为木结构,构架露明,深色,突显在白色或浅色墙面上。北欧冬天雪大,屋顶坡度也较大,屋顶内的阁楼有时不止一层。较晚,先在公共建筑,后来也在住宅上采用了砖石建造,仍然以山面朝向街道。木结构的、砖石的,还有近现代以来仍以山墙朝街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相映成趣。
  随着城市行政管理工作的复杂化,中世纪时,欧洲出现了市政厅,处理公共事务,协调各行业关系,举行会议,有时还可用于私人庆典,大多也带有哥特建筑的风味。市政厅多是由行会大楼转化来的,规模不小,还要表现气派,当然不能三面临街,一般是将大厦的长向面作为正立面,面向街道,在立面正中通常都立着一座高高尖尖的哥特式塔,有时用花玻璃窗。市政厅前经常都有一座广场。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总督府、比利时布鲁塞尔市政厅、德国汉堡市政厅及其他国家的此类建筑,大致都是这样。比利时布鲁日市政厅中央大塔高达85米。比利时伊普雷交易所建筑于1201年,100年后才建成,正面长达130米,中塔高达100米,是最大的哥特式世俗建筑。比利时安特卫普市政厅建得较晚,建于1561年,此时已到文艺复兴延续期,却仍以长向面朝向街道。立面正中虽不是尖塔,却也高高耸起,中高边低,两端立小方尖碑,成为构图中心。横楼四层,底层较低,作基座层处理;顶层也不高,作为檐下结束层;中部两层较高,共同结合为立面主体。总体似乎是古典柱式的基座、柱身和檐部的组合。这些手法,已经是文艺复兴式的了。全楼覆盖陡峻的四坡顶,有许多阁楼老虎窗,两端突起烟囱。
  从中国和西方城市发展的过程和面貌来看,我们是不是可以多少体会到“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这句话的含义呢?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