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外交谈判
  • 新中国外交谈判
  • 新中国外交谈判
  • 新中国外交谈判
  • 新中国外交谈判
  • 新中国外交谈判
  • 新中国外交谈判
  • 新中国外交谈判
  • 新中国外交谈判
  • 新中国外交谈判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中国外交谈判

15 3.0折 49.8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敦德 著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01-4

上书时间2023-11-26

再来一本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有章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敦德 著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0696766
  • 定价 4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9页
  • 字数 48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新中国诞生后,面对西方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的封锁、孤立与扼杀的政策,自1949年底起,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建交必须经过谈判的政策。只有经过双方磋商谈判,确认与台湾断交,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在联合国支持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双方才能确定建交。
在1949年底以前,只有10个社会主义国家承认中国,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经毛泽东明确建交必须经过谈判的政策后,从1950年元月起,至1964年1月27日,西方大国法兰西共和国在戴高乐总统的决策下,打破封锁的坚冰,经过谈判,宣布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在这14个年头里,共有32个国家经谈判承认了中国。当时,总共有42个国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与中国实现建交。
尼克松总统干1971年7月15日向全世界宣布他将到中国访问之后,形势起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国家不再惧怕美国的威胁,不再听从美国的指挥棒了。三个多月后,10月26日,首先是在联合国第26届大会上,第三世界大批发展中的国家主持正义,投票赞成恢复中国在联大的席位而驱逐台湾的代表,致使中国能以超过三分之二压倒多数的票数,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上海公报”于1972年2月28日公布,中美关系实现了突破,紧接着,英国、日本、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巴西等大多数西方国家纷纷经与中国谈判建交,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同时宣布与台湾断交。中国迎来了叉一次建交新高潮。
跨进21世纪,我国至今已与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经济文化往来,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作者简介】
陈敦德,作家,导演,电影出品人原籍广东南海,抗战来年生于广西桂林。作为新中国外交史专题作家享誉中外。早年其代表作《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至今在海内外历任不衰,该书与《起航在1979:邓小平与卡特》《胜利在1971:老布什结缘新中国》所写的尼克松、卡特、老布什与中国关系的纪实专著,先后获得这三位美国老总统的肯定,为该总统图书馆收藏,近期,他将所著新中国外交史重大事件的高端专题书作,结集为“新中国外交年轮从书”一套九本,深受读者欢迎。
进入读图时代,其所著图文版“毛泽东握手三部曲”为《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台海较量一毛泽东与蒋介石》及《“总统”归来一毛泽东与李宗仁》,广受读者青睐。
近年其应约为香港治史,所著《香港问题谈判始末》,获港澳专家高度评价。
作为电影人,其担任制片人、编剧或者导演的故事影片主要有《法庭内外》《血战台儿庄》《铁血昆仑关》《芙蓉镇》及《周恩来万隆之行》等。
【目录】
第一篇新中国建国前夕,最早的中美建交谈判流产了
卷一解放军一进城,美蒋所签的条约和协定随即全部失效
一攻进沈阳城,军管会立即触及外交承认问题
收缴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电台事件,引起毛泽东深思
在一个小山村里决定了未来共和目的外交方略
美式装备的解放军入城队伍扬眉吐气地穿越东交民巷
卷二司徒雷登为什么反常地欢迎解放军进南京城
司徒雷登的美国驻华使馆为何没有随国民党政府南迁广州
滞留南京的司徒雷登想着:毛泽东会不会成为亚洲的“铁托”?
有教育家美名的司徒雷登出任驻华大使,扮演了一个悲剧角色
卷三原调团中央的黄华,突然奉命改赴南京
毛泽东选派了司徒雷登的学生去参加接收南京
黄华接令即走,火车经停天津的时间竟然够他跑去拿行李
进城部队为号房子进入美国大使的住宅
卷四最早的中美谈判是奥妙的“师生会面”
司徒雷登费尽苦心谋求与黄华做“师生见面”
毛泽东指示黄华与司徒雷登接触,以侦察美国政府之意向
司徒雷登有意将“师生见面”涂上官方色彩,黄华对此作澄清
卷五司徒雷登为了北上见周恩来投石问路
第二次“师生见面”,唇枪舌剑,气氛坦率而紧张
司徒雷登为了北上见周恩来投石问路,说要去燕大过生日
司徒雷登从上海请来一个“国军上将”
卷六毛泽东与杜鲁门碰撞:中美建交摸底谈判流产
毛泽东说,老校长乘美军专机北行就并非来燕大过生日
正被指责“丢掉了中国”的杜鲁门否决司徒雷登北平之行
摸了美国的底以后,毛泽东面对现实决策新中国外交“一边倒”
司徒雷登在去世前一直为当年没有径直去北平而后悔

第二篇新中国建交谈判基本原则:只有一个中国
卷七新中国《共同纲领》确认:只有一个中国
新中国《共同纲领》将“R有一个中国”法律化
毛泽东及早提出了建交要谈判与否定蒋残余政权在联大的代表资格
通过《共同纲领》时,毛泽东为什么最后一个起立鼓掌
卷八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可以不需经过谈判
开国大典之夜,周恩来给世界各国签发第一份对外文书
苏联在新中国宣布建国24小时内即宣布与国民党政权断交
海外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在莫斯科克鲁泡特金巷13号
同社会主义国家不需经过谈判,即可建立外交关系
卷九北京铁腕行动:“打扫干净屋子”
东交民巷是中国人脸上的一个疮,是该根治的时候了
美国佬出头,召集西方各国领事紧急会议
为什么原英国领事馆墙上的布告贴上去,又揭下来了?
英国总领事“管闲事”,碰了一个客气的硬钉子
卷十美国星条旗在东交民巷降下来了
远在莫斯科的毛泽东最后批准了征用行动
严寒之中,柯乐布只穿一件衬衣指挥腾出美国兵营
美国星条旗在东交民巷降下来了

第三篇印度后来居上,抢在缅甸之前谈判与中国建交
第四篇毛泽东对富尔说:美国america-渔翁fisherman!
第五篇中法建交谈判引发“外交核爆炸”
第六篇独特的“加拿大方式”绽开了报春花
第七篇中墨建交谈判在“尼克松眼皮底下”进行
第八篇上海公报:中美间一波三折的艰辛谈判
第九篇田中角荣冒着生命危险直飞北京
第十篇中马建交会谈难题不在台湾问题
第十一篇邓小平:中美关系正常化“两秒钟”就可以完成
末篇在跨进21世纪的时候……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有章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