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兴经济企业成长路径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兴经济企业成长路径研究

全新正版现货

33.6 7.0折 48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龚丽敏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58890

出版时间2015-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48元

货号23716484

上书时间2024-07-14

天涯淘书阁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对新兴经济企业成长及其演化的研究是一个重要主题。西方企业成长过程中以大量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从而带来优质产品的方式显然已不适合。新兴经济国家与西方技术和市场分隔几十年而导致的产品和工艺技术相对落后、技术本身的累积性缺乏和互补资产缺失等客观情况、以及新兴经济国内中低端市场广阔可渗透、企业急于迅速做大从而赢得政府关注和支持的大机会等实际情况,为建立“中国特定”理论解释中国问题提供了新的机会。而*研究则基于对现实的观察,提出了以市场开拓而非技术进步为核心多种创新方法,其本质正是商业模式创新。龚丽敏编著的《新兴经济企业成长路径研究:商业模式的视角》从此切入,关注新兴经济背景下商业模式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背景
    一  现实背景
    二  理论背景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  技术路线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五节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相关理论背景研究综述
  节  企业成长:21世纪的十余年
    一  新创企业的成长
    二  在位企业的成长
    三  作为过程的企业成长
    四  企业成长测度
    五  未来研究方向
  第二节  新兴经济企业战略与行为
    一  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兴市场经济和转型经济
    二  新兴经济体的环境特征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三  新兴经济战略管理的理论新发展
    四  未来研究方向
  第三节  架构理论与方法
    一  组织研究范式的演进:普适—权变—架构
    二  架构的外在表现形式:理论分类与经验分类
    三  架构的操作化及其实证方法
    四  架构理论与方法对战略管理研究的意义
第三章  商业模式构念本质、特征及研究脉络识别
  节  商业模式的概念、内涵和要素
    一  商业“模式”
    二  商业模式的核心内容
    三  商业模式与战略辨析
    四  商业模式的要素
  第二节  作为大伞构念的商业模式
    一  商业模式构念的理论意义
    二  商业模式构念普适性
    三  作为大伞构念的商业模式
    四  架构方法在商业模式构念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五  未来研究方向及结论
  第三节  基于社会网络方法的商业模式研究脉络识别
    一  研究方法
    二  社会网络分析主要结果
    三  基于文献分析的商业模式研究流派
    四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新兴经济背景下商业模式对企业成长作用对比案例研究
  节  研究方法
    一  研究方法的选择
    二  数据收集和分析
    三  产业环境及其发展阶段
    四  企业背景
    五  工作模型
  第二节  新兴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商业模式要素
    一  研究的必要性
    二  商业模式要素核心逻辑及其情境化
  第三节  不同成长阶段商业模式架构分析:天宇朗通V.S.宇龙酷派
    一  行业初兴阶段
    二  放松管制阶段
    三  技术跃迁阶段
    四  商业模式要素小结:要素纵向对比
  第四节  基于架构的新兴经济企业商业模式类别分析
  第五节  新兴经济商业模式架构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分析
    一  横向对比
    二  纵向演化
  第六节  讨论与结论
    一  新兴经济背景下商业模式架构与企业成长关系环境权变
    二  新兴经济背景下商业模式架构殊途同归本质
    三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联系
    四  新兴经济企业发展阶段的企业成长新动力
第五章  新兴经济背景下商业模式与企业成长的共演研究
  节  研究方法
    一  研究方法的选择
    二  数据收集和分析
    三  基准框架
    四  企业基本情况
  第二节  正泰不同发展阶段的商业模式分析
    一  起步阶段(1984—1989年)
    二  调整阶段(1989—1998年)
    三  扩张阶段(1998年至今)
    四  案例小结
  第三节  总结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节  结论
  第二节  理论贡献
  第三节  管理意义
  第四节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