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史(手绘插图版)
  • 中国哲学史(手绘插图版)
  • 中国哲学史(手绘插图版)
  • 中国哲学史(手绘插图版)
  • 中国哲学史(手绘插图版)
  • 中国哲学史(手绘插图版)
  • 中国哲学史(手绘插图版)
  • 中国哲学史(手绘插图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哲学史(手绘插图版)

全新正版现货

49 5.0折 98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友兰 著 薛晓源 绘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ISBN9787514617696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98元

货号28499294

上书时间2024-07-11

天涯淘书阁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阐旧邦以辅新命


高明而道中庸


 


82位中西古今哲人彩色画像


立体展现中国哲学史


 

  • 冯友兰在晚年曾经亲笔书写一副对联用以自勉,联曰:“阐旧邦以辅新命,高明而道中庸。”他说“上联说的是我的学术活动方面,下联说的是我所希望达到的精神境界。”“旧邦”、“新命”之语,出于《诗经》:“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冯友兰曾多次引用这句话,并且反复解释:所谓“旧邦”指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传统,“新命”指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他认为,“阐旧邦以辅新命”就是要“把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有永久价值的东西,阐发出来,以作为中国哲学发展的养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也要接上中国古典哲学,作为来源之一,才会成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总结一生,他还拟一联:“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这里所说的“三史”,显然是指《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和《中国哲学史新编》,而“贞元六书”指他抗日战争期间“贞元之际”所著的六本书。“三史”和“六书”从内容上看,可谓“高明而道中庸”,它们是冯友兰实践“阐旧邦以辅新命”的主要论著。

 

  • 赤诚的爱国心和强烈的文化使命感是冯先生写书的一贯动力。早在他写《中国哲学史》和“贞元六书”时就是这样了。他在两卷本的《中国哲学史》的“自序”中说:“此第二篇稿*后校对时,故都正在危急之中。身处其境,乃真知古人铜驼荆棘之之悲也。”在《新原人》的“自序”中,他引用了张载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后说:“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也。况我国家民族,值贞元之会,当绝续之交,通天人之际,达古今之变,明内圣外王之道者,岂可不尽所欲言,以为我国家致太平,我亿兆安身立命之用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非曰能之,愿学焉。”对于他的哲学主张,人们尽可见仁见智,但读了他这些掷地有声的文字,不能不为之动容。

 



内容简介】:

冯友兰早年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是他于1928年到清华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期间所写。该书没有采取“信古”或“疑古”的态度,而是以“释古”的态度来写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两个大段落。冯著《中国哲学史》不仅在当时得到了陈寅恪、金岳霖这两位审阅人的高度评价,而且至今仍然备受赞扬。例如,张世英说,“《中国哲学史》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史论结合、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的*部哲学史著作。……把史论结合得那么紧密,把中国哲学史讲得那么有条理、那么清晰,而且贯穿着自己的观点,不人云亦云,到现在还无人能及”。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不仅是哲学史上“*先具备哲学史家资格的学者”,而且对很多西方人而言,冯友兰就是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就是冯友兰。他的哲学外旧内新,是对华夏先贤思想的再阐释。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杜威称赞他是“真正的学者材料”。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三松堂自序》等。


薛晓源,中央编译局研究员、中央编译局期刊出版管理中心主任,中央编译局学术委员会委员、副巡视员。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美术报》编委,《中国书画》杂志专家委员会委员。先后出版3部学术专著,在中央报刊发表文章50多篇,接受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专访。主编出版学术艺术图书500多种。专著《飞动之美——中国文化对“动势美”的理解与阐释》2014年入选国家“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先后为中国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世界知识产权总干事弗兰西斯科·高锐先生创作肖像,受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外交部的表彰。新作有《哲人神彩》等。



目录】:

自 序一  / xi


自 序二  / xiii


自 序三  / xv


*篇 子学时代


*章 绪论  / 003


  (一)哲学之内容  / 003


  (二)哲学之方法  / 009


  (三)哲学中论证之重要  / 010


  (四)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  / 011


  (五)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  / 012


  (六)哲学之统一  / 014


  (七)哲学与哲学家  / 018


  (八)历史与哲学史  / 019


  (九)历史与写的历史  / 020


  (十)叙述式的哲学史与选录式的哲学史  / 023


  (十一)历史是进步的  / 024


  (十二)中国哲学史取材之标准  / 025


第二章 泛论子学时代  / 027


  (一)子学时代之开始  / 027


  (二)子学时代哲学发达之原因  / 029


  (三)子学时代之终结  / 035


  (四)古代大过渡时期之终结  / 041


  (五)古代著述体裁  / 042


第三章 孔子以前及其同时之宗教的哲学的思想  / 045


  (一)鬼神  / 045


  (二)术数  / 050


  (三)天  / 053


  (四)一部分人较开明之思想  / 054


  (五)人之发现  / 056


第四章 孔子及儒家之初起  / 065


  (一)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 068


  (二)孔子对于传统的制度及信仰之态度  / 075


  (三)正名主义  / 080


  (四)孔子以述为作  / 084


  (五)直、仁、忠、恕  / 087


  (六)义利及性  / 094


第五章 墨子及前期墨家  / 097


  (一)关于墨子之考证  / 097


  (二)《经》、《经说》及《大取》、《小取》,六篇之时代 / 101


  (三)墨者为一有组织的团体  / 102


  (四)墨子哲学为功利主义  / 105


  (五)何为人民之大利  / 108


  (六)兼爱  / 112


  (七)宗教的制裁  / 116


  (八)政治的制裁  / 120


  (九)余论  / 124


第六章 孟子及儒家中之孟学  / 127


  (一)孟子之抱负及其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 127


  (二)孟子对于周制之态度  / 130


  (三)孟子之理想的政治及经济制度  / 132


  (四)性善  / 139


  (五)孟子反功利  / 146


  (六)天、性及浩然之气  / 147


第七章 战国时之“百家之学”  / 151


  (一)杨朱及道家之初起  / 152


  (二)陈仲子  / 162


  (三)许行、陈相  / 163


  (四)告子及其他人性论者  / 164


  (五)尹文、宋  / 166


  (六)彭蒙、田骈、慎到  / 174


  (七)驺衍及其他阴阳五行家言  / 179


第八章 《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  / 189


  (一)老聃与李耳  / 189


  (二)《老》学与庄学  / 192


  (三)楚人精神  / 195


  (四)道德  / 196


  (五)对于事物之观察  / 200


  (六)处世之方  / 203


  (七)政治及社会哲学  / 205


  (八)《老子》对于欲及知之态度  / 207


  (九)理想的人格及理想的社会  / 209


第九章 惠施、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 211


  (一)辩者学说之大体倾向  / 211


  (二)惠施与庄子  / 216


  (三)《天下篇》所述惠施学说十事  / 218


  (四)惠施与庄子之不同  / 222


  (五)公孙龙之“白马论”  / 224


  (六)公孙龙所谓“指”之意义  / 227


  (七)公孙龙之“坚白论”  / 228


  (八)公孙龙之“指物论”  / 230


  (九)公孙龙之“通变论”  / 232


  (十)“合同异”与“离坚白”  / 235


  (十一)《天下篇》所述辩者学说二十一事  / 236


  (十二)感觉与理智  / 240


第十章 庄子及道家中之庄学  / 241


  (一)庄子与楚人精神  / 241


  (二)道、德、天  / 243


  (三)变之哲学  / 246


  (四)何为幸福  / 247


  (五)自由与平等  / 251


  (六)死与不死  / 256


  (七)纯粹经验之世界  / 260


  (八)*的逍遥  / 264


  (九)庄学与杨朱之比较  / 265


第十一章 《墨经》及后期墨家  / 267


  (一)战国时墨家之情形  / 267


  (二)《墨经》中之功利主义  / 269


  (三)论知识  / 272


  (四)论“辩”  / 279


  (五)《墨经》中“同异之辩”  / 284


  (六)《墨经》中“坚白之辩”  / 287


  (七)《墨经》对于其他辩者之辩论  / 292


  (八)《墨经》对于兼爱之说之辩护  / 294


  (九)对于当时其余诸家之辩论  / 296


第十二章 荀子及儒家中之荀学  / 301


  (一)荀子之为学  / 301


  (二)荀子对于孔子、孟子之意见  / 303


  (三)荀子对于周制之意见  / 304


  (四)天及性  / 307


  (五)荀子之心理学  / 310


  (六)社会国家之起源  / 314


  (七)礼论、乐论  / 316


  (八)王霸  / 318


  (九)正名  / 321


第十三章 韩非及其他法家  / 329


  (一)法家之学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之趋势  / 329


  (二)法家之历史观  / 333


  (三)法家之三派  / 335


  (四)三派与韩非  / 338


  (五)法之重要  / 339


  (六)正名实  / 341


  (七)严赏罚  / 343


  (八)性恶  / 344


  (九)无为  / 347


  (十)法家与当时贵族  / 351


第十四章 秦汉之际之儒家  / 353


  (一)关于礼之普通理论  / 353


  (二)关于乐之普通理论  / 358


  (三)关于丧礼之理论  / 360


  (四)关于祭礼之理论  / 365


  (五)关于婚礼之理论  / 370


  (六)关于孝之理论  / 372


  (七)《大学》  / 376


  (八)《中庸》  / 382


  (九)《礼运》  / 389


第十五章 《易传》及《淮南鸿烈》中之宇宙论  / 391


  (一)《周易》之起源及《易传》之作者  / 391


  (二)八卦及阴阳  / 396


  (三)宇宙间诸事物之发展变化  / 400


  (四)宇宙间事物变化之循环  / 401


  (五)易象与人事  / 403


  (六)《淮南鸿烈》中之宇宙论  / 409


第十六章 儒家之六艺论及儒家之独尊  / 413


  (一)儒家之六艺论  / 413


(二)儒家所以能独尊之原因  / 417


 


第二篇 经学时代


*章 泛论经学时代  / 423


第二章 董仲舒与今文经学  / 429


  (一)阴阳家与今文经学家  / 429


  (二)阴阳家思想中之宇宙间架  / 431


  (三)董仲舒在西汉儒者中之地位  / 434


  (四)元、天、阴阳、五行  / 435


  (五)四时  / 438


  (六)人副天数  / 441


  (七)性情  / 443


  (八)个人伦理与社会伦理  / 446


  (九)政治哲学与社会哲学  / 451


  (十)灾异  / 455


  (十一)历史哲学  / 457


  (十二)春秋大义  / 462


第三章 两汉之际谶纬及象数之学  / 469


  (一)纬与谶  / 469


  (二)所谓象数之学  / 472


  (三)阴阳之数  / 476


  (四)八卦方位  / 478


  (五)卦气  / 480


  (六)孟喜、京房  / 482


  (七)音律配卦  / 486


  (八)其他纬书  / 488


  (九)阴阳家与科学  / 492


第四章 古文经学与扬雄、王充  / 493


  (一)“古学”与刘歆  / 493


  (二)扬雄  / 495


  (三)王充  / 505


第五章 南北朝之玄学(上)  / 517


  (一)玄学家与孔子  / 517


  (二)何晏、王弼及玄学家之经学   / 518


  (三)阮籍、嵇康、刘伶  / 527


  (四)《列子》中之唯物论及机械论  / 534


  (五)《杨朱篇》中放情肆志之人生观  / 536


第六章 南北朝之玄学(下)  / 545


  (一)向秀与郭象  / 545


  (二)独化  / 549


  (三)宇宙间事物之关系  / 552


  (四)天然及人事之变化  / 554


  (五)“无为”  / 557


  (六)“圣智”  / 559


  (七)“逍遥”  / 563


  (八)“齐物”  / 564


  (九)“至人”   / 568


第七章 南北朝之佛学及当时人对于佛学之争论  / 571


  (一)中国佛学与中国人之思想倾向  / 571


  (二)佛家与道家  / 574


  (三)“六家七宗”  / 577


  (四)僧肇所讲世界之起源  / 585


  (五)僧肇之不真空义  / 588


  (六)僧肇之物不迁义  / 589


  (七)僧肇所说之圣人  / 591


  (八)僧肇之般若无知义  / 593


  (九)道生之顿悟成佛义  / 594


  (十)当时对于神灭神不灭之辩论   / 603


第八章 隋唐之佛学(上)  / 609


  (一)吉藏之二谛义  / 609


  (二)玄奘之《成唯识论》  / 612


  (三)法藏之《金师子论》  / 634


第九章 隋唐之佛学(下)  / 649


  (一)天台宗之《大乘止观法门》  / 649


  (二)慧能、神会、宗密  / 666


第十章 道学之初兴及道学中“二氏”之成分  / 691


  (一)韩愈  / 692


  (二)李翱  / 695


  (三)道学与佛学  / 702


  (四)道教中一部分之思想  / 703


  (五)道教中之科学精神  / 706


第十一章 周濂溪、邵康节  / 709


  (一)周濂溪  / 709


  (二)邵康节  / 719


第十二章 张横渠及二程  / 735


  (一)张横渠  / 735


  (二)程明道与程伊川  / 748


第十三章 朱子  / 791


  (一)理、太  / 773


  (二)气  / 779


  (三)天地人物之生成  / 782


  (四)人物之性  / 785


  (五)道德及修养之方  / 790


  (六)政治哲学  / 792


  (七)对于佛家之评论  / 795


第十四章 陆象山、王阳明及明代之心学  / 799


  (一)陆象山  / 799


  (二)杨慈湖  / 804


  (三)朱陆异同  / 808


  (四)朱子以后之理学  / 813


  (五)陈白沙与湛甘泉  / 813


  (六)王阳明  / 815


  (七)王龙溪及王心斋  / 832


第十五章 清代道学之继续  / 837


  (一)汉学与宋学  / 837


  (二)颜李及一部分道学家  / 838


  (三)戴东原  / 849


第十六章 清代之今文经学  / 865


  (一)清末之立教改制运动  / 865


  (二)康有为  / 867


  (三)谭嗣同  / 875


  (四)廖平  / 883


  (五)经学时代之结束  / 891


附录一:审查报告三篇  / 893


附录二:第二篇 第五章 异文  / 907


附录三:《中国哲学小史》  / 931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