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你不生病(全彩第4版)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让你不生病(全彩第4版)

全新正版现货

57.6 6.7折 86.5 全新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10.0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廖利平

出版社深圳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50714847

出版时间2016-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86.5元

货号24023243

上书时间2024-07-08

评价1382好评率 100%

  • 物流很快 52
  • 发货速度快 49
  • 品相不错 48
  • 包装仔细 47
  • 非常满意 39
  • 服务态度好 34
  • 价格实惠 32
  • 值得信赖 32
  • 品相超预期 29
  • 物超所值 27
查看全部评价

天涯淘书阁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  引经据典,汲取古今中外名家养生的智慧结晶,引用健康养生“治未病”名人格言230条,展示专业和权威。


◎  系统总结中医经典的科学养生方法,指导人们改变陋习,自己如何管理健康,把握健康,将会为您个人和家庭带来健康、幸福和快乐。


◎  深圳读书月组委会,2008年、2009年第九届、第十届读书月活动向市民隆重推出。


◎  深圳关爱行动组委会,市文明办、市关爱办2009年、2010年第六届、第七届关爱活动向市民和社区文化站隆重推出;2010年,深圳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向干部保健对象隆重推荐,深圳市红十字会向灾区社区赈灾捐赠。


◎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2009年第九届科技活动月向科技工作者隆重推出。深圳市健康教育研究所、深圳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推荐为健康教育和中医“治未病”培训教材。


◎  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海天出版社2009年北京图书订货会,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向社会各界人士隆重推出。


◎  本书《晶报》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连载刊出;部分观点在《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成报》(香港)刊出。


◎  本书部分观点,中医“治未病”等内容,编入了《全科医学概论(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1月1日出版),该书由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家骥教授主编。


◎  2009年9月,本书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优秀中医药科普图书著作”一等奖和出版奖。


◎  2009年10月,本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9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并荣获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2009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书”奖。


◎  2010年9月,本书荣获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23个部、委、办、局主办的“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组委会颁发的“*科普作品奖”。


◎  2012年2月,本书荣获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深圳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普著作成果”一等奖。


◎  2013年5月,本书荣获第十届深圳关爱行动“百佳市民满意项目”奖。


◎  2014年11月,本书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本书纸质版和电子版在当当网和*商城上有售。


◎  本书中文繁体版、英文版、俄文版、法文版、德文版、西班牙文版、日文版、韩文版、阿拉伯文版、印地文版、马来文版、泰文版等即将陆续推出。

◎  本书承蒙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资助出版,谨致谢忱!

心血管内科成长手册】:

内容简介】:

本书为《让你不生病》第4版(科普精华版),学术观点:中医“治未病”是理念,养生是方法,健康是目标,不生病是目的。其特点:前3版以理念篇、方法篇、实践篇、关爱篇为纲,按章、节排列;第4版在内容以及编辑排版上做了重大的调整,共150回,每回均有温馨提示,一回一个主题,层次清晰、简单明了、轻松阅读,并把中医“治未病”的核心思想和辨证思维及其观点和方法提炼出来了。从字数上,由第3版的73万字提炼为现在的48.5万字;从篇幅上,由原来的600多页减少至现在的500页;从结构上,做了重大调整,以“回”的体例呈现,以老百姓提问的形式阐述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念、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如何让你不生病,以达到健康养生、延年益寿的目的;保留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保留了“时辰养生”“十二时辰”经络与气血的运行规律的插图及名人的养生格言,特邀青年画家张玲霞为本书绘图,将中医国粹与国画融为一体,让读者耳目一新,领略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诠释了中医理论观点和方法。附录也进行了精选,增加了卫生部公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内容。让读者更容易掌握中医养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便于读者查阅、携带、操作与实践,以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水平,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让你不生病。

本书适用于医疗卫生单位、科研院校医务工作者,更是老百姓健康养生的良师益友。

作者简介】:
廖利平,男,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井冈山市宁冈人。现任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巡视员,江西省名誉名中医,深圳市中医药企业标准联盟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专家技术委员会”“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咨询委员会”专家,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215)中方注册专家。《深圳市名老中医系列丛书》(10册)主编。

目录】:

第4版编写说明............................................................................. 廖利平


序......................................................................... 王国强、姚志彬、邓铁涛


前 言........................................................................................... 廖利平


 


回 没病不等于健康................................................................ 1


第二回 如何把握健康的生活方式.................................................. 3


第三回 如何规避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5


第四回 如何规避亚健康................................................................ 7


第五回 如何自测亚健康状态......................................................... 9


第六回 亚健康是“未病”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可忽视..................... 11


第七回 中医“治未病”,筑起预防疾病的“防火墙”......................... 13


第八回 把握中医“治未病”的科学内涵.......................................... 15


第九回 把握中医“治未病”的价值取向.......................................... 17


第十回 中医“治未病”凸显中医的特色.......................................... 21


第十一回 中医“治未病”凸显中医的优势...................................... 23


第十二回 把握健康长寿的秘诀—顺其天然.............................. 25


第十三回 把握健康长寿的“金钥匙”—天人相应........................ 27


第十四回 把握健康长寿的“金钥匙”—辨证施养........................ 29


第十五回 把握健康长寿的“金钥匙”—正气为本........................ 31


第十六回 城市文明生活的健康标志—成年人健康素养............. 33


第十七回 城市文明生活的健康标志—中学生健康素养............. 35


第十八回 城市文明生活的健康标志—小学生健康素养............. 37


第十九回 城市文明生活的健康标志—学龄前儿童健康素养...... 40


第二十回 把握中医健康养生的精髓—精神内守....................... 42


第二十一回 把握中医健康养生的精髓—平衡阴阳.................... 44


第二十二回 把握中医健康养生的精髓—形神共养.................... 46


第二十三回 把握中医健康养生的精髓—辨识体质.................... 48


第二十四回 把握中医健康养生的精髓—社会环境.................... 52


第二十五回 十二时辰养生—子时养生..................................... 54


第二十六回 十二时辰养生—丑时养生..................................... 56


第二十七回 十二时辰养生—寅时养生..................................... 58


第二十八回 十二时辰养生—卯时养生..................................... 60


第二十九回 十二时辰养生—辰时养生..................................... 62


第三十回 十二时辰养生—巳时养生......................................... 64


第三十一回 十二时辰养生—午时养生..................................... 66


第三十二回 十二时辰养生—未时养生..................................... 68


第三十三回 十二时辰养生—申时养生..................................... 70


第三十四回 十二时辰养生—酉时养生..................................... 72


第三十五回 十二时辰养生—戌时养生..................................... 74


第三十六回 十二时辰养生—亥时养生..................................... 76


第三十七回 春季养生—气候特点与起居调理........................... 78


第三十八回 春季养生—饮食调理............................................ 80


第三十九回 春季养生—运动调理............................................ 82


第四十回 春季养生—药物调理................................................ 84


第四十一回 春季养生—疾病预防............................................ 86


第四十二回 夏季养生—气候特点与起居调理........................... 89


第四十三回 夏季养生—饮食调理............................................ 91


第四十四回 夏季养生—长夏除湿............................................ 93


第四十五回 夏季养生—运动调理............................................ 95


第四十六回 夏季养生—药物调理............................................ 97


第四十七回 夏季养生—疾病预防............................................ 99


第四十八回 夏季养生—冬病夏治.......................................... 101


第四十九回 秋季养生—气候特点与起居调理......................... 103


第五十回 秋季养生—饮食调理.............................................. 105


第五十一回 秋季养生—运动调理.......................................... 107


第五十二回 秋季养生—药物调理.......................................... 109


第五十三回 秋季养生—疾病预防.......................................... 111


第五十四回 冬季养生—气候特点与起居调理......................... 113


第五十五回 冬季养生—饮食调理(上)................................ 115


第五十六回 冬季养生—饮食调理(下)................................ 117


第五十七回 冬季养生—药物调理.......................................... 119


第五十八回 冬季养生—情志调理.......................................... 121


第五十九回 冬季养生—运动调理.......................................... 123


第六十回 冬季养生—疾病预防.............................................. 125


第六十一回 四时养生小结........................................................ 130


第六十二回 心态调摄养生—情志影响健康............................ 132


第六十三回 心态调摄养生—清静养神................................... 134


第六十四回 心态调摄养生—立志养德................................... 136


第六十五回 心态调摄养生—乐观开朗................................... 138


第六十六回 心态调摄养生—心理平衡................................... 140


第六十七回 心态调摄养生—节制法....................................... 142


第六十八回 心态调摄养生—疏泄法....................................... 144


第六十九回 心态调摄养生—转移法....................................... 146


第七十回 饮食养生—天人相应观(上)................................ 148


第七十一回 饮食养生—天人相应观(下)............................ 150


第七十二回 饮食养生—因时制宜观....................................... 152


第七十三回 饮食养生—因人制宜观....................................... 154


第七十四回 饮食养生—平衡饮食观(上)............................ 157


第七十五回 饮食养生—平衡饮食观(下)............................ 159


第七十六回 饮食养生—合理搭配观....................................... 161


第七十七回 饮食养生—五味调和观....................................... 163


第七十八回 饮食养生—现代七大营养物质观......................... 165


第七十九回 饮食养生—饮食有节观....................................... 169


第八十回 饮食养生—烹调有方观.......................................... 171


第八十一回 饮食养生—食品安全观....................................... 173


第八十二回 饮食养生—进餐情绪不可忽视............................ 175


第八十三回 饮食养生—细嚼慢咽方式好................................ 177


第八十四回 饮食养生—培养良好的饭后习惯......................... 179


第八十五回 中药养生............................................................... 181


第八十六回 中药养生—补气药.............................................. 183


第八十七回 中药养生—养血药.............................................. 185


第八十八回 中药养生—滋阴药.............................................. 187


第八十九回 中药养生—补阳药.............................................. 190


第九十回 中药养生—辨证进补.............................................. 194


第九十一回 中药养生—因时进补.......................................... 199


第九十二回 中药养生—因人进补.......................................... 202


第九十三回 中药养生—顾护脾胃.......................................... 205


第九十四回 中药养生—走出误区.......................................... 207


第九十五回 中药养生—虚则补之(补法)............................ 210


第九十六回 中药养生—实则泻之(下法)............................ 212


第九十七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