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泽地文库辑:阅读史、修辞与小说创作的源初思维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泽地文库辑:阅读史、修辞与小说创作的源初思维

全新正版现货

45.6 6.7折 68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10.0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洪雷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695415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68元

货号29546427

上书时间2024-07-08

评价1383好评率 100%

  • 物流很快 52
  • 发货速度快 49
  • 品相不错 48
  • 包装仔细 47
  • 非常满意 39
  • 服务态度好 34
  • 价格实惠 32
  • 值得信赖 32
  • 品相超预期 29
  • 物超所值 27
查看全部评价

天涯淘书阁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为批评方法的探索,试图在常规批评之外,探索修辞批评和以作家个人阅读史为路径的批评实践。在对汪曾祺、莫言、贾平凹、迟子建、毕飞宇、刁斗、陈希我、钟求是等作家、作品展开批评的基础上,探索修辞批评和阅读史研究的理论问题。本书对当代作家作品的专题研究、文艺批评均有积的促进意义。



作者简介】:

郭洪雷(著),1969年生,河北兴隆人。文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小说理论、文学批评等研究。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作家评
论》、《中国文学批评》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及论文集3部,参编教材2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各1项。2016年获福建省第十一届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目录】:

辑 个人阅读史


章 走进《白鹿原》的另一条路


/


003


节 早期阅读经验的回响


/


003


第二节 通过阅读完成反省、剥离和突破


/


009


第三节 “文化心理结构”与“生命体验”的维度


/


015


第二章 阅读史、文本考掘与小说技艺的创化生成


———以莫言为例证


/


022


节 莫言早期阅读经验及相关文本考辨


/


023


第二节 莫言的后期阅读与阅读习惯


/


029


第三节 “个人阅读史”作为一种方法


/


036


第三章 毕飞宇小说创作论


———以其阅读经验为附线的考察


/


045


节 “睁开眼睛”之前


/


045


第二节 历史记忆与故乡书写的矛盾心态


/


050


第三节 寻找现实的“编码”方式


/


054


第四节 发现属于自己的“装置”


/


059


001


目 录第四章 重温刁斗的几个荒诞故事


———由刁斗 《蟑螂》引发的一个问题


/


065


节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


/


065


第二节 “变形记”的当代书写


/


068


第三节 “个人阅读史”作为一个问题


/


071


第五章 认识新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


———从作家个人阅读史出发的考察


/


075


节 阅读范围的划定与影响的实际状况


/


075


第二节 新中国文学自身传统的建立


/


080


第三节 新中国文学自信力的生成与光大


/


085


第二辑 小说修辞研究


章 “猴体解剖是人体解剖的一把钥匙”


———论莫言小说的动物修辞


/


093


节 动物的发现


/


093


第二节 动物的功能


/


100


第三节 动物的内化


/


108


第二章 论陈希我的“黑暗”修辞


/


114


节 以“疼痛”穿越文本


/


114


第二节 身体:刻录故事的地方


/


118


第三节 重描人类存在的道德图景


/


122


002


阅读史、修辞与小说创作的源初思维第三章 理想、身体与记忆的修辞术


———以钟求是长篇小说 《等待呼吸》为中心


/


126


节 历史书写由“隐微”到转喻


/


126


第二节 手指、身体与“所指”


/


129


第三节 记忆的编织是一种修辞术


/


133


第四章 近三十年小说修辞研究综述


/


138


节 20世纪80、90年代的小说修辞研究


/


139


第二节 布斯和巴赫金带来的启示


/


143


第三节 小说修辞研究:以古代小说和反讽修辞为中心


/


148


第三辑 阅读、 修辞与批评实践


章 论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宗教情怀


———由其长篇处女作 《树下》说开去


/


159


节 绵针密线缝缀的“世界”


/


160


第二节 “哀愁”书写背后的宗教情怀


/


164


第三节 一种共在写作如何成为可能?


/


169


第二章 悬疑其表,隐喻其里


———评刘醒龙长篇小说 《黄冈秘卷》


/


175


节 由暗示到悬念


/


175


第二节 “悬念”作为修辞的一个“纽结”


/


178


第三节 看见但不绝望


/


181


003


目 录第三章 起舞,或量子世界的诗学狂想


———谨以此文纪念小说家黄孝阳


/


186


节 创作是一个积增的过程


/


186


第二节 “量子文学”的可能性


/


190


第三节 把“县城”看作“基本粒子”


/


193


第四章 “70后”作家的命数及其他


/


198


节 “70后”尴尬诸种


/


199


第二节 “70后”的光荣与“晦暗”


/


201


第三节 “70后”自身的欠缺与局限


/


203


第四辑 杂论与杂评


章 唤醒文学对“总体性”的渴望


———李敬泽 《会饮记》读札


/


209


节 《会饮记》的“隐含作者”


/


210


第二节 “总体性”回归的现实机缘


/


214


第三节 是“狐狸”还是“刺猬”?


/


218


第二章 一个人文情怀守护者的精神漫游


———论翟永明的文学批评


/


225


节 扎实而又有态度的作家批评


/


225


第二节 “人文主义”的传承与坚守


/


229


第三节 不合时宜的精神漫游


/


232


004


阅读史、修辞与小说创作的源初思维第三章 杂评数则


/


236


一 漫说莫言《晚熟的人》


/


236


二 余华《文城》读札


/


240


三 关于李浩的讨论


/


241


四 关于张楚的讨论


/


244


五 评张红欣小说《孔雀草》


/


247


六 评礼杨小说集《小火慢炖咕嘟嘟》


/


249


七 读时世平的《救亡·启蒙·复兴》


/


254


主要参考文献


/


257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