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管理
全新正版现货
¥
14
7.0折
¥
20
全新
仅1件
作者高闯 主编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05240
出版时间2009-05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20元
货号20600123
上书时间2024-07-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文化与管理方式
超越集体与个体主义之争——基于社会网理论对中国组织文化的分析
东亚企业文化比较研究中的缺失
面子预期、自己人感知对组织成员合作倾向的影响研究
知识管理的东西方理论流派的比较
裁员与雇佣:对日本企业员工心理的影响分析
公司治理与管制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对美国模式的偏离与回归?
基于制度视角的中德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对比分析
企业集群治理结构的类型、特征及演化——基于信息体制的一种解释
公司治理模式:一个比较制度分析的视角
管制理论的跨文化研究:源起、争论与启示
德国政府援助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研究
管理范式与方法
管理理论范式的比较分析
探寻美日管理模式交融的经典著作——《Z理论》评析
【内容简介】:
20世纪初,当茅以升先生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到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F.W.Taylor,1911)时,“管理”还只是象牙塔尖里的学问。今天,时隔不到百年,它已经成为人们使用多的一个词汇了。而且,人们还把管理同技术一起并称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两个车轮”。更重要的是,在跨国界、跨文化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国家间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并非只是由于技术的原因,而更可能是管理或其他因素出了问题。为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欧洲大陆还曾展开过一场激烈的论战:欧洲的科学技术并不比美国落后,可经济发展为什么落在美国后面?于是,人们试图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去“揭示工业增长过程与管理间的密切联系”,并形成了比较管理分析的初范式,其代表作就是《工业世界的管理:国际分析》(F.Harbfson和A.Meyers,1959),由此正式拉开了比较管理分析的序幕。美国纽约大学在1970年举办的比较管理学学术研讨会,被认为是比较管理学形成的重要标志。比较管理研究初期的特点是注重建立概念体系、分析框架,探讨管理是否具有可移植性,而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管理新潮流的四重奏”则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比较日美企业管理的异同,更具有实证性特点。90年代以后,“硅谷模式”举世瞩目,比较研究的论著层出不穷,从初的文化比较(Anna Lee Saxenian,1994)到后来的比较制度分析(Masahfko Aoki,1999),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深刻、精细。这期间,福山先生的专著《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Francis Fukuyama,1995)研究了信任结构与企业模式的关系,令人耳目一新,堪称比较文化管理研究的典范。
— 没有更多了 —
正版全新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