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喜阅绘本馆没有人拥有月亮精装5-8-10岁儿童亲子共读绘本睡前阅读故事书
全新正版现货
¥
29.5
5.0折
¥
5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澳】托比·瑞德尔/著绘
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72120121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59元
货号29305610
上书时间2024-07-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全新
- 商品描述
-
【编辑推荐】:
一种幸福生活的能力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路上。从小到大,我们都被父母牵挂。等我们有了孩子,我们也会像父母牵挂我们一样,为自己的孩子而牵肠挂肚。当我们成年之后,我们会明白,身为孩子,照顾好自己,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就是好的让父母安心的方法。
身为父母,面向未知和未来,我们又不免为孩子而担忧。近在眼前的,比如孩子到了入园的年龄,我们会担心他/她在幼儿园开不开心,是不是安全,吃的好不好;再比如,要升小学了,我们会担心他/她能不能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课堂上老师讲的他/她是否都听得明白。
要操心的事情还很多。比如,再过几年,又要考虑怎样能考入一所好的中学,怎样能考进一所好的大学,报考什么专业将来好就业,要选哪座城市的大学,要不要出国留学以及什么时候去留学。再比如,终于毕业了,找到工作了,工作辛苦吗,同事和上司好相处吗,生活都安顿的好吗,什么时候谈对象,要不要买房。
追根究底,所有的这些未雨绸缪,都是出自父母对孩子深切的爱。我们走过的弯路,我们吃过的苦,我们不希望这样的辛苦、劳顿,再在下一代身上重演。我们希望孩子的路走得稳一点,顺一点,开心多一点,幸福多一点。追根究底,我们希望孩子拥有一种幸福生活的能力。
所以,我们竭尽全力地把孩子往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好的中学送;所以,我们下班回到家,还会陪着写作业,送孩子去补习班、兴趣班;所以,我们会因为学业、成绩,跟孩子吵吵嚷嚷。因为,这是我们眼前能做的,能尽力把握的。
至于未来,当孩子像离弦的箭一样射向远方时,无论我们与孩子是否已经做好了百分百的准备,都只能交给孩子自己了。这个时候,孩子在家时积蓄的能量就开始发挥作用。显而易见,学习成绩、工作岗位、做人做事,这些都是影响孩子幸福与否的重要因素。但这些并非的决定因素。
从世俗和现实的角度来看,《没有人拥有月亮》的两位主角狐狸克莱夫和驴汉弗瑞都并非在远方混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那样的人。狐狸所谓的“成功”,也不过是机械地在流水线上打工,住在一个小开间里(未知是租还是拥有产权),工作之余的消遣也只是在街头晃悠。相比之下,驴更失意落魄一点,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固定的住所,打短工,流落街头。
如果我们是他们的父母,我们一定会认定他们的生活不幸福,恨不得立马要召他们回到身边,不要在大城市里漂着了,赶快回家吧。但人生就是这样,没有谁可以养谁一辈子,没有谁可以替谁过好下半生。幸福,是非常个人的体验;幸福,是一种需要习得的能力。
退一步讲,狐狸的生活,或者象征着一种相对幸福的形式——有工作,有房,有闲,但我们从书中又看不到太多幸福的迹象。而驴的生活,则象征着一种失败者的形式,甚至是沦落到食不果腹的地步,但我们也没有看到太多痛苦的迹象。
是他们对生活麻木了吗?这一点我们可以肯定,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书中藏着一些魔鬼细节,比如狐狸房间的墙壁上挂着梵高的名画《麦田里的丝柏树》,他的脚边摆着高高的一摞书。比如驴都露宿公园了,手中却捧着惠特曼的《草叶集》,他有限的随身家当中还有一个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的投影照相机玩具。这些细节有意无意地说明了,无论物质生活如何,他们都还没有让精神的院落荒芜。
故事的高潮是两张意外得来的剧院门票,让他们破天荒地体会了一把城市中精神生活带来的满足感。这种超越物质的享受,不仅仅是走进富丽堂皇的剧院,坐在华丽又舒适的座椅里观看舞台剧表演,也包括在金碧辉煌的进门大厅和餐厅享用美味的点心。由精神层面的满足感,进而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这是为什么故事的结尾,他们会不由感叹,这是他们的城市。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逃离北上广”的话题年年会被翻出来,但依然挡不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大都市,哪怕蜗居,哪怕每天挤地铁,哪怕相当时间的未来还看不到安家乐业的希望,他们依然选择城市。城市提供的不止是物质的回报,还有追寻理想,找到认同和归属的更多机遇。
所以,我们做父母,在能尽力做的阶段,提供相应的条件,让孩子为未来的单飞做好学业和职业的准备之时,也要给他们一种精神上追求幸福和满足的能力,这样他们不至止步于物质享受,在他们遭逢挫折困难时,仍能找到通往幸福的途径和方向,仍能汲取能量、继续前行。
【内容简介】:
内卷时代的一则现代寓言。故事的主人公狐狸和驴像人类一样,工作和生活在一座城市里。狐狸相当成功,他有一份安稳的工作,有房子住。驴则有点失败,打零工维生,露宿街头。两者之间像是一种不言而喻的对比,但狐狸的“成功”也并非光鲜亮丽。他只是类似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所塑造的工厂流水线上的一名工人,每天机械地组装着自己都不知道为何物的产品。并且,他也没有太多的娱乐生活,工作之余只是在街上闲逛。
两张意外捡来的剧院门票,给这两个底层小人物的生活带来了一丝波澜。看完演出,走出剧院的时候,他们两个不约而同地感叹:这是我们的城市。为什么观看了一场舞台剧,他们就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没有说出来的潜台词或许是,纯粹疲于应付的物质生活让他们找不到在这座城市的归属感,更感受不到幸福。而超越物质满足的精神享受,让他们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愉悦。
联系到历年来的择校热、名校热、学区房,还有陪写作业鸡飞狗跳的段子,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是家长爱子心切,希望通过学业上的努力,换取未来待遇优厚的工作,保证孩子的幸福未来。但金字塔尖永远都只容得下少数人。当清华教授、海归博士都说自己的孩子正势不可挡地成为普通人的时候,当海内外名校硕士纷纷被录取到卷烟厂一线岗位卷烟的时候,我们确实有必要思考下,如果我们的孩子终将平凡,怎样可以做个内心平和、富足、幸福的普通人?
【作者简介】:
【澳】:托比·瑞德尔/著绘 btr/译
作绘者:
【澳】:托比·瑞德尔
托比·瑞德尔,澳大利亚作家、插画家。他独立创作了数部广受欢迎的绘本,其中《没有人拥有月亮》获得2009年澳大利亚童书委员会年度童书奖入围奖。《我叔叔的驴》获得2011年澳大利亚童书委员会年度童书银奖,这本书还被村上春树青睐有加,主动引介到日本,并亲自翻译成日语。《臭虫来了》获得2019年澳大利亚童书委员会年度童书银奖。2020年托比·瑞德尔获提名参与竞逐2022年安徒生奖。创作绘本之余,托比·瑞德尔还撰写了一部小说,也为其他作家的多部作品绘制插画,有时他也从事设计、编辑工作。他曾担任《完美周末》杂志卡通画师近10年,也曾是儿童文学杂志《学校》的编辑。
译者:btr
生活在上海的作家、译者及文化评论人。主要出版有《上海:城市生活笔记》(2003)、《迷走·神经》(2013)、《迷你》(2016)等。主要译有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2009)、萨奇《残酷简思维》(2013)及保罗·奥斯特《冬日笔记》(2016)等。关于文学、电影及当代艺术的评论及写作散见于《周末画报》、《Timeout》、澎湃新闻及瑞象馆专栏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