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适:人生有何意义
  • 胡适:人生有何意义
  • 胡适:人生有何意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胡适:人生有何意义

全新正版现货

10.92 3.9折 28 全新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适 著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9787513906579

出版时间2015-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28元

货号23730322

上书时间2024-07-04

天涯淘书阁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人生的意义,想多了,也就没意义了


饿的时候,脑子里只容得下一件事:吃。而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我们便开始思考意义,胡适说:“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


 


◎ 人生的意义,很空吗?不,实得很


胡适剖解人生的意义,简单直接,具体到每一个方面。比如,如何看待人生,如何解决苦闷,如何树立信心,如何适应社会,如何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怎样建立科学的人生观,怎样学习与选择专业……都有专门的阐述,是值得借鉴的大师之作。



内容简介】:

        在将近100年前,胡适的同窗问过他一个问题:“小山,你是学哲学的人。像我这样养老婆、喂小孩,就算做了一世的人吗?……”这是我们几乎所有人都曾经思考过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才算是有意义的?
  《人生有何意义》是胡适精选文集,汇集了胡适先生浩如烟海的著作中富有闪光点、与人生有何意义主题相关的文章,集结成册,一共分为“人生有何意义”“为什么读书”“青年人的苦闷”“不老不朽”四章。
  胡适深受赫胥黎与约翰·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么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他学识渊博,学贯中西,对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他是怎么看待人生的呢,阅读本书,您能窥见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



作者简介】:

       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891 年12 月17 日生于上海,是20 世纪中国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 
  胡适童年在家乡接受私塾教育,14 岁到上海求学,开始接触新思想。20 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赴美留学生,进入康奈尔大学学习农科,后改读文科,25 岁时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受其“实验主义”哲学影响颇深。1917 年,27 岁的胡适回国,受聘于国立北京大学,成为文科教授。同年,他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后历任*驻美大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要职。1962年2 月24 日,胡适因心脏病猝发逝世于台湾,享年72 岁。胡适去世时,蒋介石写挽联,评价其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在中国历史上,胡适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较深的造诣。以胡适的成就、影响力及对近现代中国之贡献,说他是拉开现代中国文明与进步、民主、自由幕布的先哲并不为过。 
   



目录】:

章    人生有何意义
 自从那一天到现在,几乎没有一天我不想到这个问题。有时候,我从睡梦里喊着“人生在世,究竟是为什么的?”小山,你是学哲学的人。像我这样养老婆,喂小孩子,就算做了一世的人吗?……
 一个问题
 人生有何意义
 人生问题
 哲学与人生
 宿命论者的屠格涅夫
 工程师的人生观
 十七年的回顾
 科学的人生观
 差不多先生传
 我的母亲 
第二章    为什么读书
 问题当前,全靠有主意(Ideas)。主意从哪儿来呢?从学问经验中来。没有智识的人,见了问题,两眼白瞪瞪,抓耳挠腮,一个主意都不来。学问丰富的人,见着困难问题,东一个主意,西一个主意,挤上来,涌上来,请求你录用。
 归国杂感
 为什么读书
 智识的准备
 爱国运动与求学
 新思潮的意义
 没有胃口与信心浅薄
 积少成多
 新生活
 非个人主意的新生活
 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
第三章    青年人的苦闷
 我们中国今日无数人的苦闷悲观,都由于当年期望太奢而努力不够。悲观是不能救国的,呐喊是不能救国的,口号标语是不能救国的,责人而自己不努力是不能救国的。“你要想有益于社会,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青年人的苦闷
 拜金主义
 贞操问题
 信心与反省
 再论信心与反省
 三论信心与反省
 大宇宙中谈博爱
 当前中国文化的问题
 赠与今年的大学生毕业生
第四章    不老不朽
 就像猫狗会死一样,个人也会死的,但是他却依然存在所谓人类或社会的“大我”之中,而大我是不朽的。大我的继续存在,成为无量数小我个人成功与失败的永存纪念物。
 领袖人才的来源
 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
 不要怕社会报复
 不朽——我的宗教
 不老——跋梁漱溟先生致陈独秀
 中国人思想中的不朽观念
 中国传统与将来
 眼前世界文化的趋向
 挑起改造社会的重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