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需求(第3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软件需求(第3版)

全新正版现货

78.2 7.9折 99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Karl  Wiegers, Joy Beatty著,李忠利   李淳    霍金健 孔晨辉译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26820

出版时间2016-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99元

货号23916409

上书时间2023-10-25

天涯淘书阁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STC(美国技术通信学会)卓越奖获得者,国际业务分析师协会CBA兼执行VP推荐。敏捷开发和大数据时代的软件需求百科全书!一流业务分析师,项目经理,产品经理/产品负责人,创业CEO,商业顾问/咨询的权威工具和参考书。
特色:这本经典名著经过需求领域两大领军人物的联袂打造,得以全面升级和扩展,包含更多、更新的主题、实例和洞见。通过本书介绍的需求工程*实践、工具和技术,读者可以提升需求引导、捕获、开发、管理和分析能力,并把这些行之有效的技术与技巧运用到工作当中,在尽可能减少成本、增强维护性和避免返工的同时,交付定位更准确、质量更优良的软件产品/服务。

特色主题:
准确锁定关键的利益干系人并与他们展开合作
 聚焦于业务目标,对需求进行引导和分析
需求的文档、优先级排定、验证和重用
原型和创建需求的可视化模型
管理变更申请、范围蔓延和需求风险
理解和明确指定客户质量需求
针对数据需求和报表类需求提供指导

第3版特色:
包含全新的实例、实践与技术,体现需求领域的*进展
 凝聚需求领域两大领军人物多年的心血,素材来自培训课程、演讲和工作坊,有实操性
循序渐进,阐述如何将有效需求实践应用于敏捷项目和其他各种特殊项目,比如业务流程自动化、软件包方案、外包、增强型、替换型和嵌入式系统等项目
重点聚焦于业务分析师的角色和成功业务分析师应该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尤其适合业务分析师、开发人员、项目经理和其他软件项目干系人阅读和参考

内容简介】:
作为经典的软件需求工程畅销书,经由需求社区两大知名领袖结对全面修订和更新,覆盖新的主题、实例和指南,全方位讨论软件项目所涉及的所有需求开发和管理活动,介绍当下的所有实践。书中描述实用性强的、高效的、经过实际检验的端到端需求工程管理技术,通过丰富的实例来演示如何利用*实践来减少订单变更,提高客户满意度,减少开发成本。书中的用例、业务规则和商业工具全面修订以体现现状和未来的趋势。本书尤其适合具备一定软件开发过程经验的业务分析师、需求分析师、项目经理和其他软件项目涉众。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Karl Wiegers(卡尔•魏格斯)博士全球公认的软件需求工程、过程改进和软件质量专家,享有盛誉的技术作家,他发表很多文章,他的经典著作《软件需求》系列版本对需求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Karl在伊利诺大学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除了计算机,他的爱好还包括品酒、弹吉他、写歌录歌和参与公益活动。  Joy Beatty(乔伊•贝蒂)软件需求社区的领袖,曾经协助财富500强中很多企业建立卓越业务分析中心。
Joy是IIBA《BABOK指南》的主要贡献者,CBAP(认证业务分析师)。她具有丰富的培训经验和表达能力,培训过几千名业务分析师,曾经发表很多文章和演讲。她还是《软件需求与可视化模型》的作者之一。
Joy毕业于普渡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数学双学士学位。业余时间,她喜欢划船、游泳和野炊。 

译者简介:
李忠利  精一天使公社CEO,CODEX中国创新委员会联合发起人。他拥有14年TMT行业经验,先后供职于用友、SYNNEX和百度等知名企业,历任技术管理、总经理助理和精益教练等工作。他擅长互联网创新业务/产品的孵化和指导,打造企业内部创新模式。曾亲自推动某外企400人规模的研发模式整体转型。作为布道者,在国内某知名ERP企业首创研发模式创新和带领敏捷教练团队成功使用创新方法来推动软件产品线的效率改进。代表译著有《管理3.0:培养和提升敏捷领导力》(被誉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 《敏捷武士》和《Scrum敏捷产品管理》。

李淳  Agilean咨询顾问,敏捷和精益倡导者、实践者。通过的认证有Lean Kanban Advanced Practitioner、Certified Scrum Master、Certified Scrum Product Owner、PMP等。先后供职于用友和易车等公司,担任过程序员、研发经理、架构师和产品经理。
自2011年至今,致力于在传统项目管理方式中推广敏捷理念、精益创业方法和看板方法,先后在项目研发和需求沟通过程中尝试引入敏捷和精益的价值观和开发实践,在缩短产品交付周期的同时项目质量,还增进了团队内、不同团队间、团队与客户之间的信任和沟通成效,在极短的时间内使客户刮目相看,项目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霍金健百度资深交付经理与敏捷教练,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敏捷实施、持续集成和配置管理的实战经验。目前致力于推动互联网创新产品管理和敏捷项目管理能力提升。2014年初加入百度,负责公司战略产品的敏捷改进和产品交付工作,通过运营和度量驱动的方式,结合业务目标和团队特点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多次受邀在敏捷中国、Scrum Gathering和敏捷之旅等专业大会分享企业研发实践心得。代表译著有《看板实战》。 

孔晨辉   赛门铁克中国研发中心高级软件工程师,主要从事软件项目跟踪与管理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国家软件水平资格认证的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PMBar项目管理社区成员。

目录】:
目    录 第Ⅰ部分  软件需求的3W(什么、为什么和谁)
第1章  软件需求的本质3软件需求的定义5关于“需求”的一些解释5字典中的“需求”6需求的层次和种类6处理三种层次的需求11产品需求与项目需求13需求开发和管理14需求开发15需求管理16每个项目都有需求17人对了,得出的需求却很糟糕18用户参与度不够18规划不当19用户需求蔓延19需求模棱两可19镀金20忽视干系人20高质量需求过程带来的好处20第2章  从客户角度审视需求22期望落差23谁是客户24客户-开发的合作关系26软件客户的需求权利法案28软件客户的需求责任法案30建立尊重需求的企业文化32识别决策者33对需求达成一致34需求基线35达不成共识怎么办36对敏捷项目的需求达成共识36第3章  需求工程优秀实践38需求开发过程框架40优秀实践:需求获取活动42优秀实践:需求分析44优秀实践:需求规范说明45优秀实践:需求验证46优秀实践:需求管理47优秀实践:知识49优秀实践:项目管理50开始新的实践51第4章  业务分析师53业务分析师的角色54业务分析师的职责55基本的分析技巧56基本的分析知识59业务分析师的培养60前用户60前开发人员或测试人员61前(或兼职)项目经理61主题专家62菜鸟62敏捷项目中的分析师角色63打造一个协作型的团队64

第Ⅱ部分  需 求 开 发
第5章  建立业务需求67定义业务需求67确定预期业务收益68产品愿景和项目范围68业务需求冲突69愿景和范围文档711. 业务需求722. 范围和限制773. 业务背景79范围表示技巧80关联图81生态系统图82特性树83事件列表84聚焦于范围85使用业务目标来做范围决策85评估范围变更的影响86敏捷项目的愿景与范围86使用业务目标来确定完成87第6章  倾听用户的心声89用户类别90用户分类90识别用户类别92用户画像94与用户代表取得联系95产品代言人96外部产品代言人97产品代言人的期望98多个产品代言人99推广产品代言人理念100产品代言人要避免的陷阱101敏捷项目的用户表达方式102处理需求冲突103第7章  需求获取105需求获取技巧106访谈107工作坊108焦点小组110观察111问卷调查112系统接口分析113用户界面分析113文档分析114制定项目需求获取计划114准备需求获取116执行获取活动117需求获取后的跟进119整理和分享会议笔记119记录提出的问题120对客户的输入进行分类120如何知道已经完成123需求获取的注意事项123假设的需求和隐晦的需求124找出遗漏的需求125第8章  理解用户需求127用例和用户故事128用例方法131用例和使用场景133识别用例139探索用例141验证用例142用例和功能需求143用例要避免的陷阱145“以使用为中心”的需求有何好处145第9章  照章办事147业务规则分类法148事实149约束150触发规则151推理152运算152原子业务规则153记录业务规则154发现业务规则156业务规则与需求157把一切串起来158第10章  记录需求160软件需求规范说明162标识需求164处理不完整性166用户界面和SRS167软件需求规范说明模板1681. 引言1692. 整体描述1704. 数据需求1725. 外部接口需求1736. 质量属性1747. 国际化和本地化需求1758. ?[?其他需求?]175附录A:词汇表175附录B:分析模型176敏捷项目的需求规范说明176第11章  写出优秀的需求178优秀需求的特点178需求陈述的特点179需求集合的特点180需求编写指南181系统或用户的角度182写作风格183细化程度185表述技巧187避免歧义188避免不完整性191改进前后的需求示例192第12章  一图胜千言196需求建模197从客户需求到分析模型198选择正确的表达方式199数据流图201泳道图204状态转换图和状态表206对话图209判定表和判定树212事件-响应表213小议UML图216敏捷项目中的需求建模216后提示217第13章  具体指定数据需求218对数据关系进行建模218数据字典221数据分析224报表的规范说明225获取报表需求226对报表需求规范的几点思考227报表规范说明模板228仪表盘报表230第14章  功能需求以外233软件质量属性234探究质量属性235定义质量需求239外部质量属性239内部质量属性251用Planguage指定质量需求256质量属性的平衡258质量属性需求的实现259约束条件260如何处理敏捷项目的质量属性261第15章  通过原型来减少风险264原型的定义及其动机265实物模型和概念证明266抛弃型原型和演化性原型267纸上原型和电子原型270原型的使用271原型的评估274原型风险275原型发布的压力275受细节所累276不现实的性能预期277对原型投入过多277原型成功的因素277第16章  要事优先:设定需求优先级279为什么要排优先级280优先级排序实践281人与优先级之间的博弈282确定优先级的技术283入选与落选283两两比较并排序284三层分级法284MoSCoW286100美元287根据价值、成本和风险排优先级288第17章  确认需求293确认与验证295需求评审295审查流程297缺陷检查清单301需求评审提示302需求评审面临的挑战303需求原型304需求测试305使用验收条件确认需求309验收条件309验收测试310第18章  需求的重用312为什么要重用需求313需求重用的维度313重用范围314修改范围314重用手段315哪些需求信息类型可以重用316常见重用场景317软件产品线317再设计与替换系统318其他可能的重用机会318需求模式319促进重用的工具319使需求可重用320需求重用的障碍与成功要素322重用的障碍322重用的成功要素323第19章  需求开发之外325估算需求工作量326从需求到项目计划329根据需求估算项目规模和工作量329需求和排期331从需求到设计和代码332架构与分配332软件设计333用户界面设计334从需求到测试336从需求到成功337
  第Ⅲ部分  具体项目类别的需求
第20章  敏捷项目341瀑布的局限性341敏捷开发方法343敏捷方法中需求的基本面343客户参与343文档的细节344Backlog和排优先级344确定时机344史诗、用户故事和特性345期待变更346根据敏捷项目调整需求实践347敏捷转型,怎么办347第21章  改进型和替换型项目349预期的挑战350基于现有系统的需求技术350按业务目标来排优先级351当心差异352维持性能水平353找不到原有需求怎么办353应当指定哪些需求354如何发现现有系统的需求355鼓励使用新系统356是否可以迭代357第22章  软件包方案项目359进行软件包方案选型的需求360开发用户需求360考虑业务规则361识别数据需要361定义质量要求361评估方案362实施软件包方案的需求364配置需求364集成需求364扩展需求365数据需求365业务过程变更365软件包方案的常见挑战366第23章  外包项目367需求的详细程度恰当368需求方-供应方的互动369变更管理371验收条件371第24章  业务过程自动化项目372业务过程建模372基于当前过程推导出需求373首先设计未来的过程375业务绩效指标建模375业务过程自动化项目的良好实践376第25章  业务分析项目378业务分析项目概述378业务分析项目的需求开发380对决策的使用排优先级381定义如何使用信息381指定数据需求383定义转换数据的分析385分析的演进本质386第26章  嵌入式和其他实时系统项目388系统需求、架构和分配388实时系统建模390环境图390状态转换图390事件响应表391架构图392原型394接口394有时限的需求395嵌入式系统的质量属性396嵌入式系统的挑战400
  第Ⅳ部分  需 求 管 理
第27章  需求管理实践403需求管理流程403需求基线405需求版本控制405需求属性407跟踪需求状态408解决需求问题410度量需求投入411敏捷项目的需求管理412为什么要管理需求414第28章  需求变更415为什么要管理变更415管理范围蔓延416变更控制政策417变更控制流程的基本概念418变更控制流程说明4181. 目的和范围4192. 角色和职责4193. 变更请求状态4204. 准入标准4205. 任务4216. 退出标准4217. 变更控制状态报告421附录:为每个请求保存的属性422变更控制委员会422CCB的组成423CCB章程423重新协商承诺424变更控制工具424度量变更活动425变更影响分析426影响分析过程426影响分析模板429敏捷项目的变更管理430第29章  需求链中的链接432需求跟踪432需求跟踪的动机434需求跟踪矩阵435需求跟踪工具438需求跟踪过程439需求跟踪可行吗?有没有必要440第30章  需求工程工具442需求开发工具443获取工具444原型工具444建模工具444需求管理工具445使用RM工具的好处445RM工具的能力446挑选和实现需求工具448选择工具448建立工具和流程449引导用户采用450
  第Ⅴ部分  需求工程的实施
第31章  改进需求过程455需求如何关联到其他项目过程456需求与不同的干系人群体457获得对变革的承诺458软件过程改进基础460根因分析法461过程改进循环463评估当前实践463规划改进行动463过程的创建、试点和推行465评估结果465需求工程的过程资产466需求开发过程资产468需求管理过程资产468我们达到目标了吗469创建需求过程改进路线图470第32章  软件需求和风险管理472软件风险管理基础473风险管理的要素473用文档记录项目风险474对风险管理进行规划476需求相关风险477需求收集477需求分析479需求指定479需求确认479需求管理480风险管理是你的朋友480尾声483附录A  当前需求实践自评485附录B  需求问题问诊指南491附录C  范例需求文档507词汇表525参考文献533作者简介54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