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金属污染及控制
  • 重金属污染及控制
  • 重金属污染及控制
  • 重金属污染及控制
  • 重金属污染及控制
  • 重金属污染及控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重金属污染及控制

全新正版现货

49 5.0折 98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臧文超、叶旌、田祎   等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28366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98元

货号25809500

上书时间2023-10-24

天涯淘书阁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针对重金属铅、镉、汞问题,一方面汇编了全球铅镉科学报告和全球汞评估中大量翔实的数据和信息,包括铅、镉、汞的污染与危害,铅、镉、汞的使用及释放,污染防控技术等;另一方面,书中还系统的分析了我国铅镉汞生产、使用和排放等现状,并总结了我国铅镉汞污染防治管理现状。本书是重金属污染与防治、土壤污染与防治方面的实用技术参考书籍。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重金属的污染问题,详细阐述了重金属的特性及其危害、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及对生态系统的风险等;分析了我国铅、镉、汞的生产、使用和排放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和废物管理措施;针对含重金属的产品提出了替代产品生产和替代技术等。本书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应用性,可供从事重金属污染控制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参阅。

作者简介】:
臧文超,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臧文超,高级工程师,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包括重金属在内的化学品和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工作,为环境保护部汞污染防治及公约谈判和履约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全国开展汞污染排放源现状调查、制定汞生产使用及排放清单、建设全国汞污染排放源现状调查信息采集分析系统;组织制定和发布《关于加强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及相关行业汞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4号)、《关于开展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及相关行业汞污染防治情况检查的通知》(环办〔2012〕36号)、《关于加强主要添汞产品及相关添汞原料生产行业汞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13〕119号)、《中国逐步降低荧光灯含汞量路线图》等政策;参与中美环境健康医院医疗汞管理项目等;组织制定应对公约谈判技术方案,参加公约文本的国际磋商和谈判;研究提出创新性和实用性政策建议。

目录】:

*篇 重金属危害及国际管控

第1章 重金属特性及其危害 /2

 1.1 存在形式及其化合物 /2

  1.1.1 铅的存在形式及其化合物 /2

  1.1.2 镉的存在形式及其化合物 /3

  1.1.3 汞的存在形式及其化合物 /3

 1.2 物理和化学特性 /4

  1.2.1 铅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4

  1.2.2 镉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6

  1.2.3 汞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7

 1.3 毒性 /7

  1.3.1 铅的毒性 /7

  1.3.2 镉的毒性 /10

  1.3.3 汞的毒性 /11

第2章 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3

 2.1 大气中的迁移转化 /13

  2.1.1 铅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 /13

  2.1.2 镉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 /17

  2.1.3 汞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 /19

 2.2 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20

  2.2.1 铅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20

  2.2.2 镉在水中的迁移转化 /24

  2.2.3 汞在水中的迁移转化 /25

 2.3 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26

  2.3.1 铅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26

  2.3.2 镉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27

  2.3.3 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28

第3章 重金属暴露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0

 3.1 暴露途径 /30

  3.1.1 铅的暴露途径 /30

  3.1.2 镉的暴露途径 /33

  3.1.3 汞的暴露途径 /35

 3.2 健康风险 /37

  3.2.1 铅的健康风险 /37

  3.2.2 镉的健康风险 /38

  3.2.3 汞的健康风险 /41

 3.3 摄入标准 /41

  3.3.1 铅的摄入标准 /41

  3.3.2 镉的摄入标准 /43

  3.3.3 汞的摄入标准 /43

 3.4 环境暴露水平 /45

  3.4.1 铅的环境暴露水平 /45

  3.4.2 镉的环境暴露水平 /47

  3.4.3 汞的环境暴露水平 /48

第4章 重金属对生态系统的风险 /50

 4.1 对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影响 /50

  4.1.1 铅对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影响 /50

  4.1.2 镉对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影响 /51

  4.1.3 汞对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影响 /51

 4.2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53

  4.2.1 铅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53

  4.2.2 镉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55

  4.2.3 汞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56

 4.3 对微生物和植物的影响 /56

  4.3.1 铅对微生物和植物的影响 /56

  4.3.2 镉对微生物和植物的影响 /57

  4.3.3 汞对微生物和植物的影响 /58

 4.4 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59

  4.4.1 铅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59

  4.4.2 镉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59

  4.4.3 汞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60

第5章 重金属问题的国际管理进程 /61

 5.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重金属相关问题决议 /61

 5.2 国际化学品管理战略中铅镉问题相关议题 /63

  5.2.1 SAICM文本中关于铅的决议 /63

  5.2.2 国际化学品管理大会中关于铅的议题 /64

 5.3 涉及铅镉的国际公约和条约 /65

  5.3.1 《远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和《奥尔胡斯重金属议定书》 /65

  5.3.2 《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保护公约(OSPARConvention)》 /66

  5.3.3 《波罗的海域海洋环境保护协议(赫尔辛基协议)》 /66

  5.3.4 《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多瑙河合作公约》 /67

  5.3.5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 /67

  5.3.6 《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 /67

  5.3.7 《非洲-欧亚迁徙水鸟保护协议》 /68

 5.4 《关于汞的水俣公约》 /68

  5.4.1 概况 /68

  5.4.2 《公约》的目标和定义 /68

  5.4.3 汞的供应来源和贸易 /69

  5.4.4 添汞产品 /70

  5.4.5 用汞工艺 /71

  5.4.6 汞排放 /73

  5.4.7 汞释放 /73

  5.4.8 汞的临时储存、汞废物及污染场地 /74

 5.5 国际方面开展的主要行动 /74

  5.5.1 区域和次区域举措 /74

  5.5.2 国际组织和项目 /77

第二篇  铅污染及控制

第6章 铅的使用和释放 /82

 6.1 铅的生产、使用和贸易 /82

  6.1.1 全球铅生产 /82

  6.1.2 全球铅的使用和贸易 /84

  6.1.3 铅的*终用途 /84

· 6.1.4 铅化合物 /87

 6.2 铅的自然释放源 /89

 6.3 铅的人为释放源 /91

  6.3.1 大气铅释放源及排放量 /92

  6.3.2 土壤铅释放源及排放量 /97

  6.3.3 子弹和鱼坠的铅 /100

  6.3.4 水环境的铅释放源及排放量 /100

  6.3.5 历史遗留人为铅释放的再流动 /102

第7章 我国铅的供需与排放 /104

 7.1 铅供应来源 /104

  7.1.1 铅矿资源 /104

  7.1.2 精炼铅生产 /107

  7.1.3 再生铅生产 /110

  7.1.4 铅产量、消费量和进出口贸易 /114

 7.2 有意用铅的主要产品和工艺 /121

  7.2.1 铅蓄电池 /122

  7.2.2 含铅涂料 /124

  7.2.3 聚氯乙烯(PVC)制品 /126

 7.3 大气铅排放源 /127

  7.3.1 燃煤 /127

  7.3.2 铅产业链 /129

  7.3.3 其他 /130

第8章 我国铅污染控制及管控措施 /132

 8.1 铅污染防控技术 /132

  8.1.1 含铅产品的替代产品和技术 /132

  8.1.2 铅污染排放控制技术 /137

  8.1.3 含铅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140

 8.2 现行管控措施 /143

  8.2.1 管制名录 /143

  8.2.2 铅行业准入条件 /145

  8.2.3 铅清洁生产及环保技术规范 /145

  8.2.4 铅行业标准及食品卫生标准 /146

  8.2.5 其他政策 /148

第三篇 镉污染及控制

第9章 镉的使用和释放 /150

 9.1 镉的生产、使用和贸易 /150

  9.1.1 全球生产和原材料消费 /150

  9.1.2 镉的*终用途 /155

  9.1.3 别国案例 /158

  9.1.4 镍镉电池镉使用的详细情况 /160

  9.1.5 镍镉电池的用途 /160

 9.2 镉的污染源和环境排放 /162

  9.2.1 镉的自然排放源 /162

  9.2.2 镉的人为排放源 /164

  9.2.3 过去人为排放镉污染物的再流动 /173

  9.2.4 农业土壤的镉污染问题 /174

第10章 我国镉的供需与排放 /178

 10.1 镉的来源与排放 /178

  10.1.1 镉矿储量和资源量 /178

  10.1.2 镉的生产工艺概况 /180

  10.1.3 镉消费量 /181

  10.1.4 大气镉排放 /182

  10.1.5 镉的产量及进出口贸易 /182

 10.2 有意用镉的主要产品和工艺 /184

  10.2.1 镍镉电池 /184

  10.2.2 颜料 /187

  10.2.3 电镀工业 /187

  10.2.4 聚氯乙烯制品生产 /188

第11章 镉污染防控措施 /189

 11.1 镉污染防控技术 /189

  11.1.1 低镉原材料的使用 /189

  11.1.2 镉替代产品和技术 /189

  11.1.3 镉污染排放控制 /192

  11.1.4 含镉废物管理实践 /204

  11.1.5 土壤镉污染修复技术 /211

 11.2 我国现行管控措施 /219

  11.2.1 我国镉环境管理政策 /219

  11.2.2 管制名录 /220

  11.2.3 行业准入条件 /221

  11.2.4 清洁生产标准 /223

  11.2.5 环保技术规范政策 /223

  11.2.6 行业标准及食品卫生标准 /224

  11.2.7 其他政策 /227

第四篇 汞污染及控制

第12章 原生汞生产及污染控制 /230

 12.1 原生汞行业现状 /230

 12.2 政策管理措施 /230

第13章 添汞产品生产及替代技术 /232

 13.1 添汞产品行业现状 /232

 13.2 添汞产品的替代产品 /232

  13.2.1 电池 /232

  13.2.2 电光源 /233

  13.2.3 体温计 /234

  13.2.4 血压计 /235

 13.3 政策管理措施 /236

第14章 用汞工艺及污染控制 /238

 14.1 用汞行业现状 /238

 14.2 汞污染控制技术 /238

  14.2.1 源头控制技术 /238

  14.2.2 过程控制技术 /239

  14.2.3 末端治理技术 /240

 14.3 政策管理措施 /241

第15章 大气汞排放控制 /243

 15.1 排放汞行业现状 /243

 15.2 汞排放控制技术 /244

  15.2.1 燃煤电厂和工业锅炉 /244

  15.2.2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 /244

  15.2.3 水泥生产 /245

  15.2.4 废物焚烧 /246

 15.3 政策管理措施 /247

第16章 含汞废物处理处置 /248

 16.1 管理政策 /248

  16.1.1 相关规划 /248

  16.1.2 政策法规 /249

  16.1.3 相关标准 /250

 16.2 管理现状 /250

  16.2.1 含汞废物包装、储存、运输及处置要求 /250

  16.2.2 信息收集管理现状 /251

附录一 规范性文件 /253

 1.1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版)(摘录) /253

 1.2 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5年版)(摘录) /256

 1.3 汞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58

 1.4 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62

 1.5 铅蓄电池生产及再生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64

 1.6 国家鼓励的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品目录(2016年版)(摘录) /266

 1.7 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行动计划 /268

 1.8 《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生效公告 /270

 1.9 铅锌冶炼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73

 1.10 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 /276

 1.11 再生铅行业规范条件 /280

附录二 标准 /284

 2.1 环境质量标准 /284

 2.2 污染物排放标准 /285

参考文献 /28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