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

全新正版现货

30.4 8.4折 36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牧茵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9097085

出版时间2013-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36元

货号23299466

上书时间2023-10-16

天涯淘书阁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林牧茵,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专业法学博土,目前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上海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体与政治、中美新闻教育发展与中美关系研究、媒体视角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李普曼思想研究、新闻节目主持人相关研究等。主要著作及论文除本书外还有《李普曼冷战思想研究》、《重塑民主理论之公众形象——李普曼的重要著作〈幻影公众〉》等。
  曾获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主持人优秀论文评选”特等奖(金笔奖)。



目录】:
绪论
章 “密苏里模式”的形成
节 美国新闻教育萌芽与社会文化
一、孕育萌芽
二、理论思潮
三、理念更新
第二节 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创建与发展
一、学院的创建
二、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
三、对新闻界的贡献
第三节 “密苏里模式”输出的动力
一、新教传教运动
二、理想主义出发点
三、现实主义出发点
四、中美双向需求的对接
小结

第二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横向移植
节 特定的历史背景
一、世纪之交中国报界列强纷争
二、新闻教育被视为一条救国之路
第二节 新闻教育在中国的发端
一、开办新闻教育大势所趋
二、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三、早期的新闻学著作
第三节 新闻教育在中国蓬勃开展
一、圣约翰大学报学系
二、燕京大学新闻系
三、新闻教育在中国高校的普遍确立
小结

第三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纵深发展
节 “密苏里模式”的中国布道者
一、沃尔特·威廉:“密苏里模式”之父
二、沃尔特·威廉的中国情结
三、沃尔特·威廉对中国新闻业的影响
第二节 “密苏里帮”在中国
一、“密苏里帮”及其中国理想
二、“密苏里帮”代表人物
三、“密苏里帮”对中国的辐射
第三节 “密苏里模式”影响下的中国新闻人
一、密苏里-燕京交流计划
二、个案考察
三、群体贡献
小结

第四章 “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流变
节 “密苏里模式”的传入与冲击
一、中美新闻教育交流的基本规律
二、在冲击中不断适应与变迁
第二节 中美新闻教育的交融与整合
一、中美文化交流的一根纽带
二、由照搬到形成自身特色
第三节 中国特色新闻教育模式
一、教育理念:培养中国富有服务精神的新闻人
二、学制选择:按中国社会需求进行多样化设置
三、课程设置:通识化理论与中国报业实践相结合
四、资源配备:强调本土化兼具国际化
五、中国特色新闻教育的反思与启示
小结

第五章 “密苏里模式”与中国近代化
节 “密苏里模式”与中国新闻教育近代化
一、提供借鉴样板
二、共享教育方法
三、坚持学校教育
第二节 “密苏里模式”与中国报业近代化
一、促进报业观念近代化
二、培养大批职业化报人
三、创新报业经营及编排模式
四、推动中西方报界交流
第三节 “密苏里模式”与中国政治近代化
一、模式探讨
二、人才培养
三、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四、参与外交活动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一、全文主要观点概述
二、中美新闻教育交流对美国的影响
三、“密苏里模式”在中国的回归
参考文献
英文人名汉译表
后记

内容简介】:

  《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聚焦中美新闻教育交流,以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结合时代背景、历史事件、著名新闻从业者和知名新闻教育家,考察并分析20世纪上半叶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来到中国后,对中国新闻教育、新闻业及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综合利用燕京大学历史亲历者口述资料,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馆藏档案文献、密苏里新闻学院历史资料以及新闻史、近代史相关著作、研究成果等,通过作者细心钩沉和深入探讨,中美教育交流史上一段“沉睡已久”却极为重要的精彩往事得以生动地渐次呈现于读者面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