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教育史新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教育史新编

A0-06-56

5.2 1.2折 42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建军 著

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0-06-55

上书时间2024-04-16

满分书院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建军 著
  • 出版社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7
  • 版次 1
  • ISBN 9787536151161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王建军编著的《中国教育史新编》以中国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发展的线索分为六章,前三章分别介绍传统教育的产生、发展和衰落,后三章分别介绍现代教育的产生、探索和发展。以教育发展为主体,其编写不以朝代为划分教育发展阶段的依据,而以教育本身的发展线索为依据,以便能够更好地揭示中国教育发展的规律。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中国传统教育的产生——先秦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和原始教育

  第二节  从“学在官府”到私学兴起

    一、我国古代学校的产生

    二、夏、商、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

    三、春秋战国的私学兴起

    四、稷下学宫

  第三节  先秦时期儒家的教育思想

    一、“为政以德”

    二、“有教无类”

    三、“为己之学”

    四、“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第四节  墨家、法家、道家的教育观

    一、墨家的教育观

    二、法家的教育观

    三、道家的教育观

  第五节《学记》的教育思想

第二章  传统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完备——秦汉至隋唐的教育

  第一节  文教政策由单一走向多元

    一、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

    二、汉代“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三、魏晋南北朝文教政策的多元趋向

    四、隋唐儒佛道并重的文教政策

  第二节  学校制度由单一趋于多元

    一、汉代的学校制度

    二、魏晋南北朝学校教育的新发展

    三、隋唐学校制度的完备

  第三节  中国古代选士制度的创立与改革

    一、察举制的创立和发展

    二、九品中正制的实施及其流弊

    三、科举制的产生

第三章  传统教育制度的成熟与僵化——宋、元、明、清的教育

  第一节  宋、元、明、清文教政策的专制化趋I

    一、宋代的文教政策

    二、元代的文教政策

    三、明清的文教政策

  第二节  宋、元、明、清官学制度的单一化趋f

    一、北宋的三次兴学

    二、两宋的官学教育制度

    三、元代的学校制度

    四、明清的学校制度

  第三节  科举制度调控机制的加强

    一、宋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二、元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三、明清的科举考试制度

    四、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第四节  蒙养教育的伦理化趋向

    一、中国古代蒙养教育的目的

    二、中国古代蒙养教育的内容

    三、中国古代蒙养教材的编写

  第五节  书院发展的官学化趋向

    一、书院产生的原因

    二、书院管理体制的演变

    三、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

第四章  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过渡——晚清时期的教育改革

  第一节  晚清教育改革因素的孕育

    一、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教育主张

    二、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开办文化教育事业的开始

    三:太平天国教育的新鲜色彩

  第二节  晚清教育改革的起步

    一、洋务教育的开展

    二、洋务教育过程中的论争

    三、奕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教育改革主张

    四、张之洞的《劝学篇》

    五、对“中体西用”思想的评价

  第三节  晚清教育改革的深入

    一、维新运动的兴起

    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改革主张

    三、晚清教育体制改革的初步尝试

  第四节  清末新教育体制的建立

    一、“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

    二、科举制度的废除

    三、清末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

    西、清末教育宗旨的颁布

  第五节  西方教育科学的传人

    一、西方教育科学传入的启蒙期

    二、西方教育科学传入的兴盛期

    三、清末西方教育科学传入的特点

  第六节  教会教育的扩张

    一、“孔子加耶稣”

    二、“宗教和科学结合起来,才能拯救中国”

    三、“训练着未来的领袖和司令官”

第五章  中国现代教育的探索——民国时期的教育发展

  第一节  民国元年的教育改革

    一、颁布教育宗旨

    二、“壬子癸丑学制”、的颁布

    三、民国初期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与改革

  第二节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教育改革

    一、复古主义教育思潮的泛起与破灭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追求

    三、1922年学制的颁布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整顿

    一、南京国民政府教育整顿的基本思路

    二、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出台

    三、教育行政机构的嬗变

    四、以立法形式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

    五、学生管理的训育军事化

    六、管、教、养、卫合一的国民教育制度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建设

    一、共产党人的教育功能观

    二、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的提出

    四、革命根据地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

    五、根据地干部学校的办学精神

第六章  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素质教育之路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发展阶段说

    一、二分法

    二、三分法

    三、四分法

    四、六分法

  第二节  培养目标素质定位的演变

    一、定位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积极成员”

    二、定位在“社会主义劳动者”

    三、定位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四、定位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

    五、定位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六、简短的思考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