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五经 中下册
  • 四书五经 中下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四书五经 中下册

A0-05-26

10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程林 编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

版次2

装帧其他

货号A0-05-26

上书时间2024-04-14

满分书院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程林 编
  •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0
  • 版次 2
  • ISBN 9787540218355
  • 定价 990.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四书五经》之《左传》:也称《左氏春秋》,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史记》称作者为春秋时左丘明,清代今文经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又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它的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文化古籍善本中,《四书五经》之所以能够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从各个方面提出了封建社会人们安身立命、治国齐家、交往相处的法则。《论语》的“仁者爱人”宣扬的是忠恕;《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提倡的是坚韧;《诗经》教会人们感受和抒发;《尚书》教会人们开拓与创新;《礼记》是人际关系的准绳;《春秋》是治理国家的法宝……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四书五经》一直被知识分子视作修身之法则,终生追求不止;被统治者奉为治国之圭臬,从上到下大力推行。政治家们从中寻找从政的灵感,老百姓从中寻找行为的依据。甚至历代科举选士,试卷命题也必出自《四书五经》。
  当然,《四书五经》中也有封建的、迷信的和落后的东西,但当今天的我们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以平和、从容的目光重新审视这些典籍的时候,就会发现尽管有种种时代的局限,它们依然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文学、史学、哲学、政治、经济、教育、伦理、道德、天文地理、艺术科技等各领域精髓的全面再现。对于这样一部延续中华文化的鸿篇巨制,我们当然应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先睹为快,活学活用。不仅如此,这些古老的纸张中记载的许多行为法则,在我们当下的这个时代依然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极度匮乏的。比如,我们的教育需要因材施教,我们的社会需要见义勇为,我们的家庭关系需要和谐,我们的民族需要自强等等,我们都可以从古老神圣的《四书五经》中寻找依据和答案。总之,《四书五经》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其影响播于海内外,福荫子孙万代。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最权威的典籍,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基础,同时也是先秦历史、文化和思想的详实记录和全面总结。《四书五经》翔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珍贵史实资料,是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之道”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科举入仕必读的教科书,而且还被西方学者誉为世界四大思想宝库之一。时至今日,《四书五经》所载经典内容及古代哲学思想仍对现代人具有积极的教育指导意义和极强的参考借鉴价值。唯愿广大读者开卷赏读,有所收获。
【目录】
第一卷

  大学

    大学

  中庸

    中庸

  论语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日篇第二十

  孟子

    第一篇 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一篇 梁惠王章句下(凡十六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二篇 公孙丑章句上(凡九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二篇 公孙丑章句下(凡十四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三篇 滕文公章句上(凡五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三篇 滕文公章句下(凡十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四篇 离娄章句上(凡廿八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