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研究文萃 文学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学研究文萃 文学卷

02-09-34

72.8 4.0折 180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袁行霈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3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02-09-34

上书时间2023-09-04

满分书院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袁行霈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3
  • 版次 1
  • ISBN 9787301293515
  • 定价 18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736页
【内容简介】
  《国学研究文萃·文学卷》从《国学研究》历年刊发的文章中选出文学研究方面的重要论文34篇,涉及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话本、戏曲、小说演变史上的重要节点上文学特色及文学理论的发展,如诗学的追求、古代诗歌发生论、《诗经》及其早期诠释、七言诗的起源、士庶分隔与两晋南朝文学的关系、《文选》体现的萧统诗歌观、唐代的诗坛中心及其作用、山水田园诗派的艺术特征、韩俞的文体革新精神、欧阳修求诗本义之方法、朱熹的文学理论、杂剧演出的变化、明代话本小说的地域色彩、梁启超文类的概念等。
【作者简介】
  袁行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人文学部主任、国学研究院院长。著名古典文学专家。现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年刊主编、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人文学部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顾问组顾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目录】
發刊辭 袁行霈 

天趣 

——中國詩學的追求 袁行霈 

中國古代的詩歌發生論 孟二冬 

作爲記憶的詩:《詩》及其早期詮釋 柯馬丁 何金俐 譯 

《晏子春秋》的虚擬成分與文類辨析 馬振方 

《遠遊》非屈原作以及《遠遊》創作史實新論 常森 

七言詩的起源 丁邦新 

《説苑》與早期《詩》學 徐建委 

又一座高峰的崛起 

——論東漢竇憲幕府文人及其文學活動 陳君 

曹植《洛神賦》寫作的年代及成因 俞紹初 

士庶分隔與兩晋南朝文學的關係 錢志熙 

從《文選》看齊梁文學思潮及其演變 曹道衡 

從《文選》選詩看蕭統的詩歌觀 傅剛 

釋“惟人參之” 

——《文心雕龍》識小録之一 羅宗强 

試論唐代的詩壇中心及其作用 陳鐵民 

論山水田園詩派的藝術特徵 葛曉音 

韓愈“破體”爲文與唐人的文體革新精神 余恕誠 

對敦煌俗文學中講唱文學作品的一些思考 白化文 

翰林學士及其活動與中唐文學 馬自力 

皎然《詩式》版本新議 張少康 

讀稗散札 程毅中 

從“白體”到“西崑體” 

——兼考楊億倡導西崑體詩風的動機 張鳴 

歐陽修求詩本義之方法探微 顧永新 

論朱熹的文學理論 莫礪鋒 

“話本”釋義 周兆新 

從敷演佛經到敷演戲曲 

——一個失落了的戲劇史環節 康保成 

從元雜劇的不同版本看雜劇演出的變化 李簡 

南北書肆與古代通俗小説 潘建國 

明代話本小説地域色彩的凸顯 劉勇强 

從水滸戲看《水滸傳》 林庚 

試論“逸品”説及其對王漁洋“神韵”説的影響 丁放 

汪端的詩歌創作與批評初論 蔣寅 

出入“乾嘉”:李汝珍及其《鏡花緣》創作 李時人 

梁啓超的文類概念辨析 夏曉虹 

後記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