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考古通论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考古通论

46 5.8折 80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沧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之恒 编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E7-1

上书时间2024-03-2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之恒 编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0
  • 版次 1
  • ISBN 9787305065224
  • 定价 8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84页
  • 字数 93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时至今日,中国考古发掘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新的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不断增多,原来出版的《中国考古学通论》一书已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因此,我们重新组织了一批在考古学教学和研究方面颇有成就的同志编撰了这本《中国考古通论》。
【目录】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考古学的基本涵义
一、考古学的定义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三、考古学对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考古学文化
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涵义
二、考古学文化的命名
三、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考古时代的划分
一、石器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
(二)中石器时代
(三)新石器时代
(四)铜石并用时代
二、青铜器时代
三、早期铁器时代
第四节考古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
一、考古调查中应注重的问题
二、考古发掘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考古调查中发现的遗址或墓葬
(二)考古发掘中的地层研究
三、遗址的发掘
四、墓葬的发掘
五、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资料的整理
(二)报告或简报的编写
第五节考古学的分支
一、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
二、田野考古学
三、几种特殊门类的考古学分支
第六节考古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与第四纪地质学的关系
二、与考古动物学的关系
三、与考古植物学的关系
四、与体质人类学的关系
五、与民族学的关系
第七节文化年代的确定
一、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
二、利用自然科学测定绝对年代
(一)放射性碳素断代
(二)古地磁断代
(三)热释光断代
(四)树木年轮断代
(五)铀系法断代
第八节自然环境对古文化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对古文化面貌的影响
二、自然环境对古文化发展速度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考古学简史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金石学
一、金石学的萌芽期
二、金石学的形成期
三、金石学的兴盛期
第二节近代考古学的传人和中国考古学的萌芽
一、19世纪欧洲近代考古学的主要成就
(一)“三期论”的确立和“类型学”的开端
(二)旧石器的发现和史前考古时代的分期
二、近代考古学传人中国和中国考古学的萌芽
第三节中国考古学的初步发展
一、1937年以前的中国考古学
(一)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为中心的旧石器的调查和发掘
(二)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和发掘
(三)商周至唐宋遗址的调查和发掘
二、1937-1949年的中国考古学
第四节中国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考古队伍的壮大和发掘水平的提高
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
三、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
四、商周考古学的发展
五、秦汉至元明考古学的发展

第三章旧石器时代
第一节人类的产生
一、人类产生前生物的演化
二、进化论的产生和古猿演化为人的证据
(一)唯物主义、科学和宗教围绕人类起源问题的斗争
(二)进化论的产生和发展
(三)古猿演化为人类的证据
三、古猿演化为人类的过程
四、关于人类起源的几个问题
(一)人和猿的界限
(二)关于劳动的涵义
(三)从猿到人的过渡
第二节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概述
一、旧石器时代的生态环境
二、化石的分类、形成和埋藏
(一)化石的分类
(二)化石的形成
(三)古脊椎动物的埋藏
(四)动物化石的寻找
三、旧石器的制作、类型和特征
(一)石器的原料
(二)旧石器的类型
(三)剥制石片和修理石器的方法
(四)自然力破碎的石块和石器的区别
四、中国古人类和旧石器文化的年代与分布
第三节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一、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概述
(一)直立人的体质特征
(二)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概况
二、旧石器时代早期前一阶段的文化遗存
(一)元谋猿人及其文化
(二)西侯度文化
(三)小长梁和东谷坨文化遗存
三、蓝田猿人及其文化
(一)地层堆积和当时的自然环境
(二)蓝田猿人的体质特征
(三)文化遗物
四、北京猿人及其文化
(一)地层堆积和年代
(二)北京猿人的体质特征
(三)文化遗物
第四节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一、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概述
(一)早期智人的体质特征
(二)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概述
二、大荔人及其文化
三、许家窑人及其文化
四、丁村人及其文化
(一)地层堆积和时代
(二)丁村人的体质特征
(三)文化遗物
(四)生态环境
(五)丁村人的生产和生活
五、长阳人
六、马坝人与桐梓人
第五节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一、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概述
(一)晚期智人的体质形态和人种的形成
(二)旧石器晚期文化概貌
二、峙峪文化
三、下川文化
四、山顶人及其文化
(一)遗址的堆积和年代
(二)体质特征
(三)文化遗物
(四)山顶洞人的生产活动和原始宗教
五、中国东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六、中国西南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七、青藏高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第六节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和人类化石综述及其有关问题的讨论
一、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
(一)郧县发现的直立人化石
(二)沅江和澧水流域的数十处石器地点
(三)巫山龙骨坡发现的人类化石、石器及其时代的争议_
(四)学术界对龙骨坡人类化石的评论
(五)安徽省繁昌县人字洞出土的石、骨器及其争议
二、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和文化
三、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和晚期智人的体质特征
……
第四章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述
第五章中国各地区主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第六章夏商周考古
第七章战国秦汉考古
第八章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
第九章隋唐五代考古
第十章宋元明考古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