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时汉诗“三诗宗”之----大沼枕山咏竹石七绝草书立轴
¥
1200
七品
仅1件
题名枕山
年代清代 (1645-1911)
类别水墨(黑白)
材质纸本
装裱形式立轴
尺寸175 × 40 cm
货号2019072505
上书时间2019-07-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七品
-
老物件,保真手绘,画心有些许破损,基本不伤字。草书,草法纯正精到,诗书俱佳,允称佳作,识者宝之!
- 商品描述
-
大沼枕山,1818年4月24日-1891年10月1日)出生于古日本江户时期,名厚、字子寿、号水竹居、台领、枕山,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汉诗诗人。著作有汉诗诗集《东京诗三十首》。《东京诗三十首》这本诗集出版于1869年,正是写于明治维新初年的作品。这诗集曾一度被认为已经遗失,直到1934年出版的《明治诗话》把它收入其中,大沼枕山的汉诗才重为世人所知。大沼枕山是明治时期一位重要的汉诗人。他对唐宋明清诗广收博览,自成一家,被誉为明治时期汉诗"三诗宗"之一。其诗柔婉清丽,内透灵气,他的《东京词三十首》或悲或叹,冷眼观世,针砭时弊,一时间洛阳纸贵,被世人广为传诵。
知堂(周作人)曾言:“大沼枕山句曰,一种风流吾最爱,南朝人物晚唐诗,此意余甚喜之,古人不可见,尚得见此古物,亦大幸矣。”(《夜读抄·苦茶庵小文)》”知堂平生追求的超越功利、不为物累的那种风流,或许就是这种purepoem的精神吧。
释文:真成磊落宜潇洒,何用槎枒更补幽。风趣不同翻作伴,癫狂米老瘦湖州。 竹石 枕山
槎枒,槎枒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chá yá,又作槎牙,意思是树木枝杈歧出貌。、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然其路险绝,乱石当道,将至峡,必舍舆,蹑草履,经营蹞步於槎牙兀臬中,方至峡口。" 宋陆游《舟过季家山小泊》诗:"健犊破荒耕荦确,幽禽除蠹啄槎牙。"唐 元稹 《寺院新竹》诗:"宝地琉璃坼,紫苞琅玕踊……槎枒矛戟合,屹仡龙蛇动。" 宋 王安石 《虎图》诗:"槎牙死树鸣老乌,向之俯噣如哺雏。" 明 李东阳 《悼手植桧次匏庵先生韵》:"嗟哉古桧毁,仅见孤根存。槎岈插高空,突兀撑重门。" 清 唐孙华 《治圃》诗之二:"束缚少生意,卑枝自槎牙。" 叶圣陶 《寒晓的琴歌》:"白蒙蒙的晓雾笼罩着杨树的顶部,只见很模糊的稀疏而槎枒的枝痕,仿佛是用淡墨描的。"
癫狂米老,米芾个性怪异举止癫狂,被人称为“米癫”。
米芾,祖籍山西,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米芾是北宋最杰出的艺术大家之一,造诣全面,但他一生官阶不高,这与他不善官场逢迎,又为人清高有关。他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米芾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他用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玩石赏砚,钻研书画,对书画艺术的追求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他个性怪异,举止癫狂,因而,被人称为“米癫”。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他曾自作诗一首:“柴几延毛子,明窗馆墨卿,功名皆一戏,未觉负平生。”他就是这样一个把书画艺术看得高于一切的恃才傲物之人。
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创立了“米点山水”。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米芾书工各体,尤以行草见长,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又指蔡京)合称“宋四家”,其“刷字”书风至今盛行不衰。他首创以繁密的墨点堆叠成山峰,表现云雨中山峦的浑厚润泽,效果独特,前无古人,画史称“米点山水”,推为文人山水画的开山巨擘。可惜没有真迹流传于世,我们只能从他儿子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以及后世无数仿学之作中见其端倪。
米芾雅好奇石,留下过“米癫拜石”的典故。作为书画家,他特别喜欢罗致名砚和各种文房佳器。历代名家的书画精品当然更不肯放过。凡经他收藏、品题之物,无不身价倍增。
瘦湖州,湖州画派也名湖州竹派,是中国画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有北宋文同、苏轼等。文同,北宋画家。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锦江道人,世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举进士,历官邛州、洋州等知州,元丰初出知湖州,未到任而卒,人称"文湖州"。操韵高洁,能诗文,善篆、隶、行、草、飞白,初学草书十年,未得用笔之法,后见道上斗蛇,遂悟其妙。尤长于画竹,画竹叶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主张画竹必先"胸有成竹"。重写生,洋州有筼筜谷,多竹,时往观察,画竹益精,有"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的美誉。苏轼和他是中表亲,画竹受其影响,尝题赞与可《梅竹石》:"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文而丑,是为三益之友。"说他下笔"能兼众妙"。黄庭坚题其《竹上鸜鹆》有"功破造化窟"之语。后人画竹多宗之。"湖州竹派" 的形成文同,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少时用功读书,20岁左右便才学出众,受人称赞羡慕。他先后出任邛州、洋州等知州,但他"看画亭中默坐,吟诗岸上微行。人谓偷闲太守,自呼窃禄先生"。他无心于功名,只是喜爱读书作画。元丰初,61岁的文同被任命为湖州知府,没有到任就在陈州过世了,人称文湖州。文同善诗书,工书画。篆、隶、行、草、飞白无一不精。文同尤其喜爱画墨竹。文同与苏轼是表兄弟,又是诗文书画方面最要好的朋友,有一次在一丈多长的绢上画设色偃竹送给苏轼。苏轼专门写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阐发文同的墨竹画理论,提出了"成竹于胸"的著名论断。
文同墨竹画,大大超过了前人,所谓"黄钟一震,瓦釜失声"。苏轼形容文同画竹,"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似乎文同画竹属写意一派。然而,细察文同流传下来的墨竹画,他的画风还是比较写实的。文同所画的竿、枝、叶、节,都很像真的竹子。文同尤其善于画竹叶,"以深墨为面,淡墨为背"。文同的一些墨竹画,所画竹叶,正面用浓墨,反面用淡墨,正反浓淡错落有致。不仅如此,文同还把叶梢风翻转折都一丝不苟地画出来,画竹节是勾描渲染而成,由于文同画竹,把中国书法的抽象美和布局美引入墨竹画中,使墨竹画脱离了工笔设色花鸟画而自成一派,故其墨竹画写实而不繁琐,形神兼备,大受欢迎。同时代的苏轼等人都学习他的画法,其后的追随者就更多了,中国画坛由此形成了"湖州竹派",文同也就成了一代宗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