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道的理想:古典儒家政治哲学新探
  • 治道的理想:古典儒家政治哲学新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治道的理想:古典儒家政治哲学新探

全新正版现货

57.4 7.0折 82 全新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济洲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86477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82元

货号29671345

上书时间2024-07-29

龙香书城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特有的范畴,“治道”这一概念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秦汉以后被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所广泛使用。本书详细分析了从先秦到明清,历代以来主要儒家哲人的治道理想,试图展现古典儒家政治哲学的发展脉络,为现代中国的思想演变和社会发展提供参考与启示。
作者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礼崩乐坏”的历史背景下所教导形成的“政治共同体”,塑造了儒家以道统引导政统的政治理想。从汉代儒宗董仲舒倡导的“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到宋代朱子“格君心之非”,再到明代王阳明的“内圣外王”,儒家对王道政治的期待,内具着士大夫对道统的坚守;儒哲的独立人格和责任精神与现实的政治并存,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阴阳结构”。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治道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原生形态,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挖掘这一博大精深的思想资源,无论对于建立中国思想研究的主体性,还是对于建立当代世界合理的社会秩序和心灵秩序,促进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本书探赜先秦以来主要儒家哲人的治道理想,试图展现古典儒家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和核心思想。作者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礼崩乐坏”的历史背景下所教导形成的“政治共同体”,塑造了儒家以道统引导政统的政治理想。从汉代儒宗董仲舒倡导的“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到宋代朱子“格君心之非”,再到明代王阳明的内圣外王,儒家对王道政治的期待,内具着士大夫对道统的坚守;儒哲的独立人格和责任精神与现实的政治并存,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阴阳结构”。


 



作者简介】:

郑济洲,男,1988年生人,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为哲学与政治文化。在《河北学刊》《齐鲁学刊》《福建论坛》《党史研究与教学》等CSSCI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课题1项,参与国家课题2项,主持省部课题4项,出版学术专著《以道导政:儒家制衡君权思想史概述》《教化即为政:<论语>“子奚不为政”章发微》《君子之师:孔子政治性教化思想研究》等。



目录】:

序 i
章 政治共同体:孔子主导的先秦儒家的入世实践 1
节 孔子的“以教为政”与孔门政治共同体的形成 1
第二节 子夏“为君子儒”与先秦儒家“政治性教化派”的发展 6
第三节 大臣的“以道事君”与儒家的入世理想 14
第四节 “天民”与“礼制”:孟子与荀子的“天下观” 17
第二章 权力制衡:汉代儒宗的哲思辨义 28
节 天道不变:天对君权的制衡 29
第二节 天听民听:民对君权的制衡 34
第三节 抑黜百家:士对君权的制衡 41
第四节 推明孔氏:圣对君权的制衡 52
第五节 《春秋》为汉立法:经对君权的制衡 64
第三章 隐世弘道:文中子在政治领域 78
节 人能弘道:王通对“王道”的追求 78
第二节 培养王臣:王通在教化领域的成功 80
第三节 王通在政治领域的再“入场” 82 
第四章 共治天下:宋儒的政治思想世界 88
节 “推诚共治”:朱子对二程天道观的继承与发展 89
第二节 “格君心之非”:朱子的“共治”实践 93
第三节 “存理灭欲”:朱子的“以德抗位” 96
第五章 文教与汉化:元代儒者对“王道政治”的哲思 102
节 许衡理、心融合的政治伦理思想 102
第二节 耶律楚材对蒙古政权的理性化建构 107
第三节 吴澄“性善而理正”的政治思想 120
第六章 内圣外王: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 128
节 王阳明“觉民行道”的心路历程 128
第二节 “看满街人都是圣人”的心学阐释 130
第三节 王阳明对“政统”的思想重构 132
第七章 经世致用:清代常州学派的理学思想 136
节 常州学派理学思想的时代境遇 136
第二节 常州学派对两汉公羊学说的再创造 139
第三节 常州学派的经世致用思想 152
第八章 托古改制:康有为对世界秩序的本体构建 163
节 元、天、仁、理相互贯通的本体论 163
第二节 “天子”的平等与不平等 167
第三节 仁本、王道和民意的合一 171
第九章 明清之变与政治公共秩序的现代性开显 180
节 理、礼价值的固化与裂解 183
第二节 从情理到政治公共性观念的伦理考察 198 
参考文献 219
附录 1.“彻底的决裂”之批判:马列主义创始人的传统文化观探究 240
附录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研究 252
附录 3.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探究 263
后记 28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