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标法:原理与案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商标法:原理与案例

全新正版现货

72 7.5折 96 全新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维、陶钧、范静波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21612554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96元

货号29133827

上书时间2024-07-29

龙香书城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三位作者多年从事知识产权法律理论研究或案件裁判,在商标法律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撰写本书过程中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使本书兼具理论性和实务性,焕发本土和国际的气息,追求体系性同时又不乏趣味性。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或读者研究,本书采取的提问式撰写方式能够实现这个目的。当然,商标法律制度在不断发展,作者们也会持续性地将**问题、理论、制度、政策和案件的研究和实践思考呈现在本书中,使本书成为一部经典的商标法教科书。

 

内容简介】:

案例被称为活的教科书,这本书基本上围绕《商标法》的具体条文展开,为了进行规范解读,尽量选择了*新或*具有说明性的案例,在多数情况下没有把所选取案例的事实和法院意见完整地再现,而只是把判决中相关的、重要的意见予以摘录,以增强可读性,读者若有兴趣则可进一步检索阅读,此外在每一节开头提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希望对读者有代入感。作者冬天在乔治华盛顿大学访学期间,系统阅读过一些美国商标法判决,此次利用在伯克利法学院访学的机会重新整理当年的读书笔记,并将有关的判决摘录到本书相应的部分以作对照和比较。希望本书对中国商标法的教学、研究和实务工作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刘维:法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院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上海市法学会网络治理与数据信息法学研究会、上海市法学会竞争法研究会理事,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成员。曾任职于浙江某中人民法院。在多个中外杂志上发表论文,著《商标权的救济基础研究》等,合译《全球反不正当竞争法指引》。


陶钧:北京市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审判长、*调研组组长,中国传媒大学法律硕士导师,入选北京市法学会“百名法学英才”,获得北京市模范法官荣誉称号。参与完成了《北京市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及网络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指南》《北京市高人民法院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审理指南》等多篇规范性文件,曾审理过多起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在多个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 80 余篇。


范静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四高法官。从事知识产权、商事合同、不正当竞争案件审判工作十年,具有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曾主审大众点评诉百度地图全国shou例涉及大数据利用的不正当竞争案。曾执笔*法院、上海市高院多项调研课题,并多次荣获奖项。多次荣获国家*各类法学征文活动奖项,在各类专业期刊发表调研文章 50 余篇。



目录】:

*章 商标及商标的功能


*节 商标概述   / 001


一、商标的概念 /   001


二、商标的种类 /   002


第二节 商标构成要素 / 003


一、商标构成要素的确定 / 004


二、声音商标的审查和保护 / 005


三、气味商标的审查   / 008


第三节 商标功能   / 009


一、来源识别功能   / 010


二、质量保证功能   / 012


三、广告功能 /   016


四、信誉承载功能   / 018


第二章 商标注册条件


*节 商标注册的*事由 / 022


一、公序良俗 /   022


二、显著性 /   035


三、非功能性 /   039


第二节 商标注册的相对事由 / 042


一、在先申请条款   / 043


二、特殊关系人条款   / 044


三、在先权利条款   / 047


四、未注册商标的抢注条款 / 052


五、地理标志条款   / 055


第三章 商标权的取得和消灭


*节 商标权取得的基本原则 / 058


一、使用取得商标权的原则 / 058


二、注册取得商标权的原则 / 059


第二节 商标权的取得程序 / 062


一、商标注册申请原则 / 062


二、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查 / 069


三、异议程序 /   093


四、复审程序 /   097


五、司法审查 /   114


第三节 商标权消灭   / 130


一、注册商标的注销   / 130


二、注册商标的无效   / 136


三、注册商标的撤销   / 156


第四章 商标权的内容与利用


*节 商标权的内容 / 161


一、核准使用的商品   / 161


二、非规范商品的使用 / 162


第二节 商标权的转让 / 165


一、商标局审查商标转让申请的法律性质及职权 / 166


二、商标局审查商标转让申请的责任 / 168


三、商标权属转让的标志 / 171


四、商标一并转让原则 / 173


第三节 商标权的许可 / 176


一、商标许可中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 176


二、许可法律关系与对外连带责任 / 180


第五章 侵害商标权的行为


*节 商标使用行为 / 184


一、不同制度背景下的商标使用 / 184


二、商标侵权使用的界定和价值 / 186


三、商标使用与其他概念的区分 / 192


第二节 相同使用的商标侵权行为 / 194


一、基本原理 /   194


二、典型案例 /   195


三、“相同商标”“相同商品或服务”的判断 / 196


第三节 近似使用的商标侵权行为 / 198


一、商标近似 /   198


二、商品或服务类似   / 201


三、混淆可能性 /   207


第四节 销售侵权商品的行为 / 215


一、基本原理 /   215


二、构成判断和主要问题 / 217


第五节 伪造、擅自制造及销售该等注册商标标识 / 222


一、基本原理 /   222


二、与其他侵权行为的区别 / 224


三、民事程序与刑事、行政程序的交织 / 224


第六节 反向假冒行为 / 225


一、基本原理 /   225


二、反向假冒行为造成的损害 / 226


三、“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具体含义 / 227


第七节 共同侵权行为 / 230


一、基本原理 /   230


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共同侵权责任 / 233


三、市场管理者的共同侵权责任 / 240


第八节 其他商标侵权行为 / 244


一、突出使用字号的商标侵权行为 / 245


二、使用域名进行商品交易的商标侵权行为 / 248


第六章 商标侵权及赔偿抗辩


*节 通用名称抗辩 / 251


一、基本含义 /   252


二、通用名称的证明   / 255


第二节 描述性使用抗辩 / 259


一、基本含义 /   260


二、构成判断 /   261


第三节 指示性合理使用抗辩 / 263


一、基本含义 /   264


二、案件类型和构成判断 / 265


第四节 在先使用抗辩 / 268


一、基本含义和主要问题 / 268


二、典型案例 /   270


第五节 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抗辩 / 277


一、三年不使用免赔抗辩 / 277


二、合法来源抗辩   / 279


第六节 权利用尽抗辩 / 282


一、构成及例外 /   282


二、典型案例 /   285


第七节 其他抗辩   / 288


一、时效抗辩 /   288


二、商标共存抗辩   / 291


三、权利滥用抗辩   / 293


第七章 *及其特殊保护


*节 *保护的国际规定及我国的移植 / 296


一、国际上的规定   / 296


二、我国*反淡化制度的移植 / 301


第二节 我国*淡化行为的构成 / 303


一、使用行为 /   303


二、驰名 /   306


三、联系 / 308


四、损害 /   309


第三节 *的认定途径及原则 / 312


一、*认定的途径 / 312


二、*认定的原则 / 315


第四节 *保护与注册商标保护之间的冲突 / 319


一、注册商标的禁止使用 / 320


二、相同或类似商品上的禁止使用 / 322


第八章 其他商业标志保护


*节 地理标志的保护 / 327


一、地理标志的性质   / 327


二、地理标志产品及其专用标志的认定 / 328


三、商标授权审查过程中的地理标志保护 / 329


四、商标侵权认定过程中的地理标志保护 / 333


第二节 企业名称和商号的保护 / 338


一、企业名称的性质   / 338


二、在先商号权益的商标法保护 / 339


三、企业名称简称的反不正当竞争保护 / 341


第三节 域名的保护   / 345


一、域名的概念与性质 / 345


二、在先域名权益的商标法保护 / 346


三、在先域名权益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 348


第四节 未注册商标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 354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第1项的构成 / 355


二、作品保护与商业成果保护 / 358


三、仿冒条款的中立性 / 363


第九章 商标侵权的法律责任类型


*节 侵害商标权的民事责任 / 368


一、诉前禁令 /   369


二、侵权不停止侵害   / 373


三、销毁侵权商品   / 378


四、消除影响 /   382


第二节 侵害商标权的刑事责任 / 383


一、假冒注册商标罪   / 384


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 389


三、“贴标型”假冒注册商标罪 / 392


第三节 侵害商标权的行政责任 / 395


一、商标侵权的行政执法及行政诉讼 / 395


二、商标侵权的行政处罚 / 399


第十章 商标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节 实际损失   / 403


一、基本构成 /   403


二、典型案例 /   407


第二节 侵权获利   / 410


一、基本构成 /   410


二、典型案例 /   413


第三节 许可费用的合理倍数 / 417


一、适用条件 /   418


二、典型案例 /   419


第四节 法定赔偿   / 422


一、考虑因素 /   422


二、典型案例 /   424


第五节 惩罚性赔偿   / 427


一、基本构成 /   427


二、典型案例 /   429


第六节 合理开支   / 431


一、基本构成 /   432


二、典型案例 /   433


第七节 公司股东、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的连带责任 / 437


一、基本构成 /   437


二、典型案例 /   439


第八节 证据责任   / 443


一、美国证据开示规则  / 444


二、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文书提出制度 / 445


三、我国商标法的举证妨碍规则及其发展 / 446


后 记 / 45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