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研究(第十八辑)
全新正版现货
¥
108.1
8.4折
¥
12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朱志荣 主编 王怀义 副主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03159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128元
货号29373345
上书时间2024-07-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正版全新
- 商品描述
-
【编辑】:
权威专家和顾问团队,一流学者,直面美学学术前沿
本书主编朱志荣先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先后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获得过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奖等奖项。本书顾问团队包括陈望衡、李泽厚、阎国忠、杨春时、叶朗、曾繁仁、张玉能、朱立元等国内美学界举足轻重的专家学者。本书所收论文集聚海内外美学名家、新秀具有开拓性的学术成果,直面美学学术前沿。
强调本土特色,彰显时代价值
中国历代有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资源,但与其他诸多学术领域一样,遭遇了古与今、中与西、本土与外来、世界与民族等多对矛盾交织的“现代性”困境。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接处,王国维、朱光潜、蒋孔阳等美学先驱以西阐中,在当时无疑为中国美学研究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在此基础上,《中国美学研究》(第十八辑)更强调中国美学本身的特色,主张通过中西美学诸多范畴的对照,彰显中国本土美学资源自身的特点和内在意蕴。其中涉及北宋文人画观、六朝画论、中华文艺思想、中国史前岩画、梁启超美育思想、朱熹理学美学思想、老子与康德的美学观比较等,既保持本土美学资源的民族特质,又圆融自信地移植西方美学资源;既保持本土美学资源的原汁原味,又彰显其在当代语境下的时代价值。
以世界眼光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中国美学研究》(第十八辑)将本民族的美学研究放在时代的潮流中,以世界性视角进行剖析,旨在为中国美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平台,并为进一步发掘中国传统美学的深层次价值,促进中国美学的现代转换和运用提供条件,对美学研究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具有积的意义。
【内容简介】:
《中国美学研究》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办,朱志荣为主编,王怀义为副主编。《中国美学研究》以研究中国美学为主,兼及心理美学、西方美学等著译的学术集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中国美学研究》学术内容丰富,涉及美学史、美学理论、美学与现实生活及人生等各大研究领域,包含中国美学、西方美学、审美意识、审美心理、艺术美学、实践美学、美学译文和书评等板块。本集刊既有宏观体系的整体建构,又有对微观个案的具体分析;既强调美学研究的理论性,又重视其人文性。
《中国美学研究》(第十八辑)主要分为“中国古典美学”“美学理论”“艺术美学”“西方美学”等几个部分,所讨论的学术话题包括但不限于:老子与康德的美学观,百年中国美学理论实践的内在诉求,中华文艺思想起源研究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特征,大脑的审美与知觉判断的特定系统研究,朱熹的理学与美学的融通,等等。
【作者简介】:
朱志荣,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著作有《中国艺术哲学》《康德美学思想研究》《中国审美理论》《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等。先后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获得过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奖等奖项。
王怀义,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理论和中国艺术史研究。
【目录】:
【中国古典美学】:
“无为而无不为”和“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论老子与康德的道德实践观
从“古之郑卫”到“八音之shou”:古琴身份演进的一个视角
论《淮南子》“神游”的审美意蕴
论朱熹的理学与美学的融通
类与摹仿——余宝琳中国意象诗学观探析
【美学理论】:
美感经验:百年中国美学理论实践的内在诉求
“空白”的审美张力效应
论中国当代奇幻文学的现代主义面相
全国美学会议与中西美学的同步化历程
从“分野”到“化通”——谈梁启超美育思想的群己向度
【艺术美学】:
论中国史前岩画意象的创构
粉本与格套:汉画像的程式化构图特征
六朝画论中“象”的形态及审美指向
元祐文人圈题画酬唱与北宋文人画观
中华文艺思想起源研究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特征
象物之学:中华文艺观念的政教源始
山水画的精神渊薮与气化美学的生成
基于“第三空间”的中国画水墨意蕴及审美特征研究
什么是“日常生活”?——生活美学的核心概念之辨
民间传说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西方美学】:
大脑的审美与知觉判断的特定系统研究
非话语的“美学”:重审舒斯特曼“Somaesthetics”的学科提议
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的学术价值
戴维森隐喻论的美学维度
文学艺术作为分析情境的建构——一种拉康式美学实践方案
— 没有更多了 —
正版全新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