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与算盘
  • 《论语》与算盘
  • 《论语》与算盘
  • 《论语》与算盘
  • 《论语》与算盘
  • 《论语》与算盘
  • 《论语》与算盘
  • 《论语》与算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论语》与算盘

全新正版现货

34 5.0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涩泽荣一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ISBN9787545572148

出版时间2023-0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68元

货号29524554

上书时间2023-05-19

龙香书城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在传统文化视角下,借鉴成功经验,探寻个人的处世之道、人生准则、生活哲理,助力个人成长与自我提升。
★立足传统文化经典,扎根社会生活,从现实层面宣传文化自信。
★个人实践是传统文化生命力的深厚土壤,是最大的文化自信。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经营的视角下,助力企业经营者不再迷茫无措,实现品牌与效益双提升。
★直面人生/学习/工作/企业/团体……痛苦与烦恼,让日常的平凡变成不平凡的日常。



内容简介】:

《〈论语〉与算盘》出版于1916年涩泽荣一宣布退出实业界之际,是他多年以来在学校、各个慈善机构以及商会、协会所做演讲的精选合集,主题涉及青年立志方法,如何应对逆境,正确的工作态度,保持精神年轻之法,金钱观,对商业道德教育的关注,对慈善事业和履行社会义务的鼓励,对教育制度的思考甚至如何尽孝等诸多话题,包含了他七十多年来的人生经验和处世智慧。在书中,涩泽荣一主张将《论语》作为经商和立身处世的准绳,他毕生经验和处世智慧,提倡“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等儒商理念,指出不道德、欺瞒等所谓小聪明,决不是真正的商才,真正的商才当以仁义、人格、修养、情谊等道德准则为根基,将《论语》与“算盘”完美地结合于一体。涩泽荣一贯彻一生的理念、坚持一世的原则、平衡文化与商业的准绳,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今天仍然能给我们的思考、生活、行为提供很多宝贵的经验。



作者简介】:

涩泽荣一(1840—1931)是日本近代产业先驱,工商业的精神领袖,被誉为“日本企业之父”“日本产业经济的最高指导者”“儒家资本主义的代表”。27岁受幕府之遣,赴欧洲考察其先进的产业和经济制度,感触颇深。1868年回国,翌年出任明治新政府的大藏省长官,施行租税、货币及银行制度的改革。1873年,33岁时进入实业界。是日本最早的银行“第一国立银行”、王子造纸厂、共同运输公司(现日本邮船公司)的股东,他创立过500多家企业,是明治函大正时期日本的商界领袖。1916年退休后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1931年去世,享年91岁。作为日本历最伟大的儒商,涩泽荣一一生崇拜孔子,并积极地致力于将《论语》思想运用到经商实践中。他反对所谓经济活动与伦理道德不相关的观念,主张伦理道德与经济的统一,鼓励人们修学向上。这些儒商精神对日本企业,乃至日本经济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中江,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和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中华孔子学会会长。



目录】:

一 处世与信条
《论语》与算盘,远在天边,近在咫尺
士魂商才
天不罚人
观察人物法
《论语》是大家共同的实用箴言
等待时机的诀窍
人应该平等
争之可否
大丈夫的试金石
关键是量力而行
得意之时与失意之时


二 立志与学问
精神衰老预防法
立足现在
大正时代的维新精神
秀吉的长处和短处
亲自动手
立大志和立小志的协调
君子要争
社会与学问的关系
勇猛之心养成法
一生应走的路


三 常识与习惯
常识是什么
口为祸福之门
因恶而知美
习惯的感染力和传播力
伟人和完人
貌似亲切
何谓真才真智
动机与效果
人生在于努力
就正避邪之道


四 仁义与富贵
真正的生财之道
效力的有无在于人
孔子的理财富贵观
防富的根本
金钱无罪
误用金钱力量的实例
确立义利合一的观念
富豪与道德上的义务
能挣会花


五 理想与迷信
保持美好的希望
需要热诚
道德应进化吗
根绝如此的矛盾
人生观的两面
真的绝望了吗
要日新
显灵者的失败
真正的文明
发展的一大要素
急需肃清的原因


六 人格与修养
乐翁公的幼时
人格的标准是什么
真容易被误解的气魄
二宫尊德和西乡隆盛
修养不是理论
重在平时留心
东照公的修养
驳被误解的修养说
权威人格养成法
商业无国界


七 算盘与权利
当仁不让师
全门公园里的牌子
唯有仁义
竞争的善意与恶意
合理的经营


八 实业与士道
武士道即实业之道
文明人的贪婪
应以相爱忠恕之道交往
征服自然的抗拒
告别模仿时代
这里也有提高效率法
责任究竟在谁
应消除功利主义的弊病
有这样一种误解


九 教育与情谊
孝不应勉强
现代教育的得失
伟人和他的母亲
过失何在
从理论到实际
不像是孝的孝
人才过剩的一大原因


十 成败与命运
唯有忠恕
好像失败,实为成功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湖畔的感慨
顺逆二境从何而来
胆大心细
成败身后事
格言十则


原书后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