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体时代的版权与技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媒体时代的版权与技术

全新正版现货

15 5.0折 30 全新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龙井瑢 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383568

出版时间2016-02

装帧平装

开本128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30元

货号23934332

上书时间2023-05-18

龙香书城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传统版权控制体系的技术控制已然改变,后稀缺时代版权将向什么方向发展?本书涉及的案例时间跨度较大,上至18世纪,下至刚过去不久的2014年,撰写亦参考了当前国际*学术研究成果,阐述了版权与数字技术的关系问题,对现实工作有很大借鉴。 
 

版权本身并不是仙子的仙尘,落在什么上面什么就会神奇地具有了价值魔力。
 

虽然智力产品没有天然的稀缺性,但是版权制度却是建立在人为的稀缺性基础上的;版权使得权利人控制印刷和销售的数量已保持产品的价格。但是,建立在稀缺性基础上的制度在这种稀缺性丧失以后,必然就会出现问题。
 

即便弱版权保护被证明减少了文化产业的利润,但是也无法证明利润的减少抑制了创作和对作品的销售、传播。
 

技术催生了新的市场消费期待,这种期待或被满足或被拒绝。如果这种期待被满足则版权人就可以获得利润,如果版权人拒绝满足这种期待,那么版权人势必要寻找其他方式使其得到满足。”互联网技术只是即将到来的使创作与制造及传输分离的更多技术的先兆,......这些技术向版权的基础发出挑战,而且也向已有的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形态发出挑战。

内容简介】:

本书从技术发展对版权影响的角度,回顾了300年版权历史中所遭遇的重大技术革新的冲击,以及版权法核心制度----合理使用----如何辗转腾罗并突围成功而形成当前的格局。在此基础上,作者的讨论转入版权之战在数字技术环境中的升级----“技术问题由技术来解决”的观点出现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书选择了搜索引擎与P2P文件分享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数字传输技术,详细分析了这些技术与版权的冲突。这种冲突恰证明了“技术问题技术解决”观点的破产,而版权法“加强版权控制”的传统思路无法引领版权法在这场版权之战中突围成功。本书作者指出,在作品的创作与文化产品的生产相分离的后稀缺时代,弱化在部分产业的版权保护而保留在另一部分产业的版权保护的思路可能提供了目前版权保护困境的出路。



作者简介】:

龙井瑢,女,法学博士,西北大学法学院讲师,从事知识产权法、网络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05年获英国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University of Aberystwyth)法学硕士学位(LLM);同年获西北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开始在英国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攻读法学博士(PhD),2015年获法学博士学位。



目录】:

章 版权的安全阀——合理使用001


引 言001


节 合理使用002


第二节 fair use与fair dealing006


一、国际条约中的 “三步测试法”(three-stepstext)006


二、美国版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007


三、英国版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012


四、中国版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016


五、比较018


第二章 印刷术与版权的起源020


引 言020


节 出版商之战020


第二节 作者为争取权利的努力027


第三节 版权法028


小 结029


第三章 摄影技术与版权的扩张030


引 言030


节 摄影机的出现031


第二节 照片是“世界之窗”还是“灵魂之镜”?031


第三节 摄影作品与版权的原创性034


第四节 照片与演绎作品037


第五节 Horgan vMacMillian,Inc.案040


第六节 数字技术与摄影作品的原创性042


第四章 电影技术与版权045


引 言045


节 电影与摄影作品、戏剧作品045


第二节 电影声轨与机械复制046


第三节 录像带与机械复制049


小 结050


第五章 复印技术与版权051


引 言051


节 Williams &Wilkins案052


一、争端的出现052


二、曲折的初审054


三、逆转性的再审058


四、从Williams&Wilkins案看版权的发展060


第二节 Sony案061


一、家庭录制机(VCR)与个人复制061


二、结论相左的一、二审判决062


三、纠结的终审判决064


小 结066


第六章 网络空间与版权法068


引 言068


节 网络空间068


第二节 网络世界的规则071


一、模拟世界的规则071


二、网络世界的规则072


第三节 “马法”与网络法076


第七章 计算机软件的版权保护079


引 言079


节 版权保护还是专利保护?080


一、难以“读懂”的文字080


二、国际性的分歧081


第二节 版权保护的困境083


一、计算机程序的文字复制是否构成版权侵权?


        ——代计算机软件侵权争议084


二、计算机程序的非文字复制是否构成版权侵权?


        ——第二代计算机侵权案件086


第三节 英美的司法实践090


一、Whelan案091


二、Altai案094


三、Lotus案096


四、Flanders案098


五、Tradition案 和 Easyjet案099


第四节 反向工程与软件的兼容性099


小 结103


第八章 反规避技术保护措施与版权侵权105


引 言——“技术问题技术解决”105


节 美国DMCA和中国《著作权法》中的反规避技术措施条款              


            108


第二节 加密与解密111


第三节 版权的困境113


小 结115


第九章 P2P文件分享技术(Peer-to-Peer file-sharing network)


                      与版权侵权116


引 言116


节 代P2P技术与英、美的版权间接责任116


一、Napster的P2P技术116


二、P2P技术与合理使用117


三、P2P技术与美国的版权间接侵权118


四、英国的Newzbin案121


第二节 第二代P2P技术与美国的Grokster案124


第三节 第三代P2P技术与英国的The Pirate Bay案126


小 结129


第十章 搜索引擎与向公众传播权131


引 言131


节 链接法律责任确认在欧美的分歧131


第二节 欧盟和英国版权法中的“向公众传播权”132


第三节 链接版权责任中“新的公众”的标准及其由此产生的疑问


              135


第四节 链接与复制权138


一、复制与作品的数字化138


二、链接与暂时复制139


第五节 链接与中国的版权责任141


一、中国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共同侵权责任141


二、2005年百度案143


三、 2006年百度案143


四、“雅虎!中国”案145


小 结146


第十一章 网络服务商(ISP)的版权责任148


节 ISP类型的划分148


第二节 追究ISP版权责任的理由149


第三节 能否免责?151


一、美国DMCA中的安全港151


二、《欧盟电子商务指令》中的“安全港”规则153


三、中国的“安全港”规则155


第四节 ISP责任的发展趋势158


第十二章 后稀缺时代的版权162


参考资料170


后 记18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