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坛论见:中国当代文学家访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坛论见:中国当代文学家访谈

全新正版现货

24.9 5.0折 49.8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杨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20527347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轻型纸

定价49.8元

货号29194076

上书时间2023-05-16

龙香书城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责编推荐: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好像十九世纪就有人说过文学已死,五四时期就有人宣称中国的文化已经死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网络的出现,手机阅读的流行,又有人预测纸质刊物与图书也快消亡了;如今又有一种说法,五四之后无大师,大师再也不会出现在脚下这块土地上……关于文学的生存与发展,各种说法甚嚣尘上,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时至二十一世纪的当下,文学依旧热闹得很,依旧蓬勃发展,虽没有鲁迅先生当年所言“文学是照亮国民灵魂的灯塔”那样劲爆时尚,但也不像某些人说的“文学只是某些刊物圈子里的游戏”那样沮丧萧条,至少十天半月文坛上就会弄出一些深深浅浅的闹剧来就是明证:文学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任你如何蹂躏打压,它依旧坚挺生存在一方天地里,吸引着一茬又一茬的作家前来耕耘着,播种着,并且乐此不疲。


不知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其实,文坛又何尝不是一个江湖,既然是江湖,自然就有芸芸众生与奇侠高人的交替出现。文坛论见,并非文坛论剑,论的是见解而不是剑招,所以论者不必都是文坛侠之大者,但一定是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奇人高手。或许这就是《文坛论见:中国当代文学家访谈》书名的出处吧。


《文坛论见》是实力女作家高杨与中国当代文坛十余位作家、编辑家、评论家的文学对谈结集,其中关于文学的深度访谈,丰富多彩,涉及文学与社会、文学与人生、文学与人类之间的辩证关系,特别是对当今文学创作、文学未来走向以及文学的社会担当,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比如,侨居海外的华人作家严歌苓先生爆料“《金陵十三钗》并不是我*得意的作品”时的幽默风趣,谈及她与大导演李安、张艺谋、陈凯歌等人交往与合作时的坦率直白,谈及她的小说创作与影视改编之间的悲欣交集。比如,评论家、散文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先生提出“*没有创意的就是宣布文学已死”的大胆论断,一股冲天豪气喷礴而出,他的睿智大度、高瞻远瞩,说出了许多人心里想说而不敢说的话题,“说得刻薄一点,那些断言文学已死的人,是文学在他自己的心里已死。如果在我们的心里,文学还没死,在我的心里、在你的心里文学没死,文学就不会死”。比如,作家梁晓声先生提出了“知识分子的使命和一种文化的自觉”的命题,强调了“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重要性,并大胆预测“文化搞不好会让人报应的”的未来走向,读来振聋发聩,让人自觉而警醒起来。比如,《收获》杂志大掌柜、编辑家程永新先生自毕业实习时起就在杂志社,数十年如一日,从实习生到掌舵人,期间风风雨雨,稳坐国内纯文学刊物头把高椅,不知培养了多少名作家,他“一手抓名家,一手推新人”的办刊理念,他“学习和研究是必须的态度”,他“文学需要新与旧的冲撞”“作家不能背对市场”等不同凡响的办刊决策,处处彰显作为国内*纯文学大刊掌门人学养深厚与选稿用稿的高屋建瓴。比如,中国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先生提出“艺术就是在风暴中享受安静”的创作理念,支撑着他在长达二十二年的时间里创作出五百五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实乃“前不见古人,后难见来者”之鸿篇巨著,他认定“写作是一种心灵的需要”,他坚持“好作品自然而然地拒绝乌合之众”,他感慨“‘文学已死’这种说法是无聊至极的,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比如,茅盾文学奖得主叶兆言先生认为“写作是无法继承的”,甚至断定“获奖跟作家是没有关系”的,主张“作品中的高潮来自平淡的生活”,他极其勤奋,用自己的作品来摆脱祖父叶圣陶、父亲叶至诚笼罩在自己头上的文学光环,一直在等待写出下一部“不一样”的好作品。比如,茅盾文学奖得主、剧作家陈彦先生从戏剧入手,“永远描写小人物”,悲天悯人的平民情结在文字当中闪现着耀眼的人性光辉,自创作以来获奖无数的他,主张“好作品要下笨功夫”,强调“戏曲还是要先保护传承”,深感“人只有懂得敬畏,才不会被庸俗的洪流淹没”。比如,鲁迅文学奖得主、小说家温亚军先生对小说创作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他始终认为“好作品需要故乡”,“文学是虚构的繁华世界”,从乡村走向军营的他,以笔作枪,写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文学之路,从军营走向边疆,再从边疆来到首都,他始终认为“文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他不愿意重复自己的写作,故而他幽默地强调“我对自己没有期许,不给自己的创作套上枷锁”……先后任职西北三家大型纯文学刊物人物专栏采写的高杨,深谙文学访谈技巧,问题设置角度新颖,提问尖锐而不失温情,语言敏感而不失生动,全书访谈内容充满知性、感性、率性与启发性。从各个角度深度讨论文学的未来,剖析文学从业者的创作动机和方向,阐释文学与世界、与人类的关系。正所谓:呕心沥血,源于热爱;耐人寻味,精彩好读。


《文坛论见:中国当代文学家访谈》一书除文学精彩对谈外,还精选了各位受访者代表作品中的精彩片段,无论您是写作者还是阅读者,是业余爱好者还是专业作家,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甚至还有可能对号入座。


没错,本书或许说的就是您!一册在手,值得拥有。欢迎各界朋友关注收藏。


 


 



内容简介】:

《文坛论见:中国当代文艺家访谈》是一部访谈 精选文集。受访者来自一线大家,包括知名作家、编剧、编辑、评论家等等。从各个角度对文学进行深度讨论;剖析文学从业者们创作动机和方向;阐释文学与世界、与人类的关系。访谈内容充满知性、感性、率性与启发性。访谈双方论及写作的过程、文字的魅力、文学的未来,以及文学的社会担当。话题丰富且耐人寻味,精彩好读。


 



作者简介】:

高杨,西安人,职业作家,就职于媒体十年。曾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文字多次入选各种年选。出版随笔集《理想花》《时光的光》、散文集《醉香女儿红》。曾获第四届“漂母杯”全球华人散文奖,有作品选入中学语文教材。


 



目录】:

 

 
目 录 


(按采访时间顺序排名)


严歌苓: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理想/1


李敬泽:不必为文学的未来担心/27


梁晓声:一个人的声音剧场/47


程永新:收获三十年/75


张炜:文学表达是生命的基本需求/103


叶兆言:坐下来写作/123


陈彦:戏剧与人世间/153


潘耀明:皓月繁星当窗见/175


张大春:文学是上帝授予的权柄/191


温亚军:真实的虚构世界/20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