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丧斯文:周秦之变德性政治论微
  • 不丧斯文:周秦之变德性政治论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不丧斯文:周秦之变德性政治论微

全新正版现货

39 5.0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若晖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56388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78元

货号27934112

上书时间2023-05-15

龙香书城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该书紧扣制度与思想的相关性,尤其是“德”自身的意义变化及其与各种制度设计的互相影响,深入研究西周宗法分封制解体与秦汉郡县制中央集权王朝兴起的过程,展开了一幅气势恢宏的图卷。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周秦之变背景下的德性政治。德性政治即道德与政制(道德与权力)合一的制度。本书从哲学角度,深入研究汉代儒学与制度的相关性。作者论证周礼体制的特色是政治制度与道德修养合二为一,即位德合一。周秦之变的核心即由礼变为法。汉将儒学德性转化为制度,以秦制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王朝政制对接。华夏三千年变局在于“德”“位”之分合。作者进而认为,近代以来社会性质的发展方向是打破权力主导,以文化建构人的关系,回归人的真实存在。



作者简介】:

李若晖,现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领域(研究专长):先秦两汉哲学、历史、文献。代表性著作:《郭店竹书老子论考》、《语言文献论衡》、《思想与文献》。

 



目录】:

总序    //001


序    //001


引  言   如何研究思想与制度的相关性:以汉代儒学与制度为例    //001


绪  论  中国德性政治史要略    //001


*节 中国古典德性政治    //001


第二节 “德”与“位”    //006


第三节 世家大族与德性政治    //010


第四节 平民家族与德性政治    //012


*章  以“天”代“帝”:周礼德性政治之建立    //016


*节 “德”与“帝”    //016


第二节 “天”与“德”    //022


第二章   厉始革典:周代德性政治之崩颓    //032


*节 西周军事之衰    //032


第二节 西周政治之颓    //036


第三节 厉王之政    //043


第三章  失德而后礼:清华简《系年》“蔡哀侯取妻于陈”章考论    //053


*节 “弗宾”考    //054


第二节 姨与媵    //059


第三节 谋诈礼义之间    //069


第四节 小结:礼的工具化    //076


第四章  “礼”“法”陵替:周秦之变中的德性政治范式转换    //077


*节 礼法之分    //077


第二节 自然秩序:礼    //084


第三节 人为秩序:法    //093


第四节 郡县制    //096


第五章  导之以德  齐之以刑:《厚父》“典刑”考    //112


*节 《厚父》与法家    //115


第二节 《厚父》与墨家    //122


第三节 小 结    //131


第六章  “德”“位”分合:孔孟复礼与中国德性政治之奠定    //132


*节 周礼:以“位”定“德”    //133


第二节 春秋:“位”“德”分离    //137


第三节 孟子:以“德”定“位”    //142


第七章  至德之世与耕战立国:“知母不知父”的中国谱系    //146


*节 “母系社会”的植入    //150


第二节 古典时代(上):以无父为无君    //162


第三节 古典时代(下):以有母为有国    //168


第四节 小 结    //178


第八章  《黄帝李法》与秦汉军事国家    //181


*节 汉军法与古兵书    //181


第二节 穿窬与坊里制    //186


第三节 营垒与黄帝建国营都    //189


第四节 苛法与黄帝类型道论政论    //195


第五节 暴力建国与军事国家    //199


第九章  燔诗书  明法令:秦制之经学影响    //207


*节 “述”与“作”    //207


第二节 抄 者    //213


第三节 经学与定本    //226


余  论  秦至清社会性质研究方法论省思    //236


附  录  《尚书·洪范》时代补证    //245


*节 《洪范》的作者    //245


第二节 十有三祀    //247


第三节 司 寇    //248


第四节 徐屈之争    //251


第五节 《洪范》时代    //254


第六节 异本并存    //255


参考文献    //258


后记    //28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