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迁
  • 司马迁
  • 司马迁
  • 司马迁
  • 司马迁
  • 司马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司马迁

全新正版现货

40.6 7.0折 58 全新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长之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80194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58元

货号29417388

上书时间2023-05-14

龙香书城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1.20世纪著名文史学家、“清华四剑客”之一李长之经典之作。李长之先生研究中国古典文化,注目于那些“文化托命之人”:孔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李商隐、韩愈等,并卓有成果。其关于孔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等人的研究,至今是研究孔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等的必读书目。 
2.资料翔实,考据有据,全面解读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李长之治学严谨,注重史料的选择与提炼,对司马迁的研究,几十余种参考书,真正做到了下笔有出处,言必有据,这些都凝结着他的史的眼光和不苟的精神。
3.版本权威。李长之直系亲属,女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于天池、女儿九三学社中央社史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书亲自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李长之先生用他那特有的优美而富于情感的笔调,从司马迁的人格和风格出发,全面细致地审视、评价司马迁及其《史记》的作品,将司马迁称为“抒情诗人”,强调了情感才是作品的本质、生命和灵魂,详细地分析了司马迁所处的伟大时代,追溯了他的思想渊源和家学传统,讨论了他和先辈先贤如孔子等在精神和性格上的契合和共鸣及距离。对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精神动力、文化背景美学风格予以独特的剖析,并完整地勾勒了司马迁一生的行迹。



作者简介】:

李长之(1910—1978),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曾师从著名哲学家张东荪、金岳霖和冯友兰,与吴组缃、林庚、季羡林并称为“清华四剑客”。代表作有《鲁迅批判》《孔子的故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李白》等。



目录】:

上篇司马迁 
一引子03 
二野孩子到了京城04 
三游历了半个中国06 
四做了郎中08 
五父亲最后的叮嘱10 
六参加救水灾12 
七正式写书14 
八入狱和受刑16 
九完成了伟大的著作19 
下篇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自序23 
第一章司马迁及其时代精神27 
一伟大的时代27 
二楚文化的胜利28 
三齐学31 
四异国情调和经济势力的膨胀37 
五这个时代的象征人物——汉武帝38 
六司马迁在这一个时代中的意义42 
七  司马迁生年为建元六年辨44 
第二章司马迁的父亲48 
一 世传的历史家并天文家48 
二司马谈的思想之渊源50
三批评精神和道家立场52 
四司马谈与封禅55 
五伟大的遗命57 
六天才的培养59 
第三章司马迁和孔子61 
一教育之效61 
二司马迁对孔子之崇拜62 
三司马迁在性格上与孔子之契合点及其距离67 
四司马迁对六艺之了解70 
五司马迁与《春秋》80 
六司马迁在精神上受惠于孔子的所在85 
七司马迁在心灵深处和孔子的真正共鸣92 
第四章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上)——无限之象征94 
一从耕牧到京师受学94 
二东南和中原的大旅行96 
三仕宦生活的开始——崆峒扈驾和奉使蜀滇101 
四封禅与北地之游——“无限”之象征103 
五负薪塞河106 
六父职的继续——司马迁之活跃与积极107 
七太初历的订定和著述110 
第五章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中)——必然的悲剧114 
一司马迁的性格之本质114 
二好奇与爱才116 
三司马迁与友情——司马迁交游考120 
四武帝时代之严刑峻法131 
五李陵案的原委134 
六两个英雄的晚年144 
第六章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下)——《史记》各篇著作先后之可能的推测150 
一缺和补150 
二《史记》中可能出自司马谈手笔者154 
三《史记》中不易辨别为谈著抑迁著者159 
四司马迁著述之根据与其创作时之情形160 
五就著作时代上对司马迁作品之划分163 
六结论和余论——兼论褚先生186 
第七章司马迁的精神宝藏之内容——浪漫的自然主义192 
一司马迁之识192 
二司马迁之学——百科全书式的人物196 
三语言学的训练——所谓古文197 
四司马迁之读书198 
五司马迁与儒家201 
六司马迁之根本思想——道家202 
七司马迁和荀学211 
八浪漫的自然主义213 
九司马迁的历史哲学与历史科学214 
十司马迁之政治观223 
十一司马迁之民间精神228 
十二《史记》一书的个性235 
十三史官的传统237 
第八章司马迁的风格之美学上的分析242 
一司马迁的散文风格之来源242 
二《史记》书中的形式律则248 
三建筑结构与韵律271 
四句调之分析284 
五司马迁之语汇及其运用302 
六司马迁的风格之特征及其与古文运动之关系310 
第九章文学史上之司马迁316 
一《史记》是中国的史诗316 
二《史记》与中国后来的小说戏剧318 
三司马迁之文学批评321 
四司马迁之讽刺335 
五总结——抒情诗人的司马迁及其最后归宿341 
代跋:“因为他是抒情诗人,所以他的作品常新”343 
伟大的历史学家并文学家司马迁和他的《史记》352 
司马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370 
《司马迁传》之题记377 
长之自订年谱379 
李长之传略388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