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骨文丛书·军官与间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甲骨文丛书·军官与间谍

全新正版现货

99.9 79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罗伯特·哈里斯(Robert Harris)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85189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纯质纸

定价79元

货号29417964

上书时间2023-05-13

龙香书城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 英国小说家罗伯特·哈里斯代表作之一
★ 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电影《我控诉》脚本
★ 再现法国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德雷福斯事件
★ 德雷福斯事件掀起反犹浪潮,引发的影响远超事件本身
本书获誉
荣获沃尔特·司各特历史小说奖
荣获美国图书馆巴黎图书奖
荣获伊恩·弗莱明钢匕首奖
荣获英国国家图书奖之年度通俗小说
哈里斯笔下的德雷福斯案情节紧凑、激动人心,无与伦比。
         ——西蒙·霍加特,《卫报》年度图书
一部充满英雄气概的、激动人心的、让人上瘾的小说。
         ——《地铁报》年度图书
一部令人五体投地的小说,讲述了一个令人五体投地的人的故事。
         ——博伊德·汤金,《独立报》年度图书
一读就停不下来的作品……和《权力》《权谋之业》(西塞罗三部曲之二)一样,该书也展现出了作者对历史细节的绝佳把控。
         ——理查德·萨斯金德,《泰晤士报》年度图书
这部小说十分引人入胜,是罗伯特·哈里斯高超叙事技巧的好体现。从这段广为人知的历史中,他编织出了令人揪心不已的悬念。
         ——凯特·桑德斯,《泰晤士报》年度图书
这部关于德雷福斯事件的作品,让人一读就停不下来。真相和小说更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小说在左拉的《我控诉!》中达到高潮,这是有史以来对新闻自由振奋人心的辩护。
         ——莎拉·桑德斯,《新政治家》年度图书
令人为德雷福斯事件感到深深的悲哀。这一事件加剧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痛苦的分裂,终导致其于1940 年解体。
         ——安德鲁·阿多尼斯,《新政治家》年度图书
恰如其分地提醒了人们,难应付的旁观者和自由的媒体是不可或缺的。
         ——迈克尔·高夫,《每日邮报》年度图书
非同凡响……哈里斯展现出独特的能力,再现了历史事件并将其变成引人入胜的悬疑故事……叙述的文字如手术刀落下般精准,字里行间透露出优雅的韵味,这正是我们在哈里斯身上所期待的……毋庸置疑是一部杰作。
         ——杰弗里·万索尔,《每日邮报》年度图书
作者驾轻就熟地创造出如此杰作,使人很容易忽略掉作品背后的深入研究。
         ——《星期日邮报》年度图书
对一桩丑闻的精彩重现,该丑闻后成为臭名昭著的冤案之一……这是我今年读过的扣人心弦的书。
         ——彼得·曼德尔森,《星期日邮报》年度图书
对德雷福斯事件的重新讲述,辅以非凡的智慧、热情和同理心。
         ——艾伦·马西,《苏格兰人报》年度图书
哈里斯的精彩讲述引人入胜,但他笔下的故事令人避之若浼。
         ——菲利普·隆,《苏格兰周日报》年度图书
危机和悬念盘根错节,在紧张的叙事中娓娓道来。
         ——彼得·坎普,《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图书
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讲述了权力、谎言和理想主义。
         ——琼·斯托克,《电讯报》
一部杰作……总让人在不经意的时候毛骨悚然。
         ——《今日美国》
一部卓越的历史悬疑小说……充斥着破译密码、秘密监视、越狱和惨死的情节。
         ——《华尔街日报》
这部小说使哈里斯接替了约翰·勒卡雷的位置,成为一位把文件、碎纸片和艰苦情报工作的细节编织成故事的大师。
         ——《每日野兽》
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哈里斯绝佳的叙事技巧进一步加深了它给心灵带来的震撼。
         ——艾瑞卡·沃格纳,《金融时报》
哈里斯超越了自我。那个时代的细节被刻画得非常完美……剧情的一张一弛都扣人心弦。
         ——《迈阿密先驱报》
令人着迷……德雷福斯事件仍然令人震惊,而这本杰出的通俗小说将其描写得恰如其分。
         ——《华盛顿邮报》
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充满了间谍的钩心斗角与大胆而残酷的命运转折。
         ——《纽约每日新闻报》
一个的讲故事大师……将细致入微的调查结果用游刃有余的笔触展现出来,绝不会让人感觉像是在上历史课那样乏味……无与伦比。
         ——马克斯·戴维森,《星期日邮报》
情节复杂,令人眼花缭乱——涉及审判、证据日期的冲突、伪造文件、窃听和被撕成碎片的文件……是一部读来令人手心冒汗的悬疑小说。
         ——詹妮·赛尔维,《每日快报》
通过对军事情报工作中潜在危险的审视,罗伯特·哈里斯的这部小说是在与我们所处的时代对话。
         ——《匹兹堡邮报》
描写德雷福斯事件的好小说……哈里斯完美地捕捉到了使德雷福斯成为替罪羊的猖獗的反犹情绪。
         ——《出版人周刊》(星级书评)
(此书)看上一眼就难以放下……对于肯·福莱特、约翰·勒卡雷、路易斯·贝亚德、凯莱布·卡尔和马丁·克鲁兹·史密斯的书迷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
         ——《书单杂志》(星级书评)
间谍、反间谍、一场可耻的审判、对真相的掩盖,以及一个努力做正确之事的人。所有这些加在一起,组成了这本错综复杂、引人入胜的悬疑作品。
         ——《科克斯书评》
与其说是部历史小说,不如说是个伟大的故事。经过行云流水般巧妙的艺术改造,该故事讲述了政客的密谋、对政治体系的操控以及对他人纯粹的恶意……几乎每一页都会给人带来享受。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在与现代的监视观念、文化认同感和爱国主义很好地融合的同时,哈里斯仍忠实地还原了那个时代的气氛和道德观念。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在哈里斯笔下徐徐展开——关于国家的腐败、个人的原则,以及一个令人难忘的吹哨人,而一个多世纪后,他不懈的呼声仍萦绕在耳边。
         ——安德鲁·安东尼,《观察家》
一个干脆利索、毫不拖沓的故事……以19 世纪末臭名昭著的丑闻之一为题材,哈里斯的这部小说忠于事实、一丝不苟,读起来却像是约翰·勒卡雷的代表作和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系列的结合体。
         ——《每日野兽》
哈里斯坚信,小说家可以看到史学家看不到的真相……的确,他给我们带来的视觉、感觉、听觉和嗅觉上的享受,是历史学家力所不能及的……这是一部信息量大、完成度高、可读性强的佳作。
         ——《旗帜晚报》
一本扣人心弦的读物……在阅读改编自真实事件的小说时,我们总会好奇作者对事实做了哪些改动。但德雷福斯事件的真相太令人难以置信,以至于哈里斯根本没必要对事实进行润色。他只是搭建了一个引人深入的框架,让这个惊人的故事自然而然地展开。
         ——谢尔立·怀特塞德,《星期日独立报》
作为一位小说家,罗伯特·哈里斯涉猎的范围和深度令人惊叹……现在又转到了因德雷福斯事件而陷入震荡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在他的每部作品中,哈里斯都找到了将史实与小说创作结合的方式,创作出了既有见地又扣人心弦的悬疑作品。
         ——道格拉斯·赫德,《新政治家》
一个的讲故事大师……这个故事在我们时代引起了震耳欲聋的回响。但聪明如哈里斯,他不会满足于此。他心无旁骛地推动故事向前发展,操控着他笔下的角色——傻瓜和无赖、士兵和间谍、狡猾的笔迹鉴定专家和谨慎的情妇,直到取得极致的效果。
         ——《星期日邮报》
令人窒息,却又引人入胜……其优雅的文笔神似19 世纪的历史小说,但论形式,该书又集当代悬疑小说、中篇间谍小说与法庭推理小说于一身。从以上的任何角度来看,这部作品都足以打动人心、扣人心弦,同时也为德雷福斯事件提供了一种独到而新鲜的解读方式。
         ——《爱尔兰时报》
一部扣人心弦的悬疑小说,一次约翰·巴肯式的冒险。真相被剥丝抽茧般一点点揭开,每一步的节奏都恰到好处。真实案件里的材料也被写进小说中,读来叫人心中酸楚不已。特别是德雷福斯本人的笔迹,使读者不禁感到被囚禁的他像是堕落的文明社会中永不泯灭的、幽灵般的良知。通过对皮卡尔绝佳的人物刻画,《军官与间谍》的故事徐徐展开。
         ——克里斯托贝尔·肯特,《卫报》
德雷福斯事件被罗伯特·哈里斯精彩地重现了……这部作品讲述了间谍之间的钩心斗角、难以取悦的政府高官,以及他们提出的不合理要求。1895 年的政界像现今的那样暗流涌动……当时,真正的主题是间谍与情报界和政界之间更广泛的、互相操纵的关系……随着故事的展开,哈里斯为我们展示了大量的间谍技术——窃听,笔迹分析,伪造文书,等等。
         ——《时代周刊》
他是许多读者公认的悬疑文学作品的大师。他的小说并不晦涩……令人惊叹,吸引人不断读下去……他的作品还将悬念、推理、历史洞察力和政治阴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部作品也不例外,从头到尾都十分精彩……它也向读者展示了哈里斯绝佳的小说写作技巧,其中首要的就是真实的历史笔触。无论从总体还是细节来看,在哈里斯笔下,那个时代都活了过来……
         ——《星期日泰晤士报》
罗伯特·哈里斯的《军官与间谍》是一部关于间谍的悬疑小说,是对人性的一次审视。……1985 年的巴黎,犹太军官阿尔弗雷德·德雷福斯被判犯有叛国罪,之后被囚禁在魔鬼岛。他曾戴着镣铐被当众羞辱,然后被流放,单独监禁。但他真的是德国人安插的间谍吗?还是说,作为一个犹太人,在反犹的时代和环境中,他的命运早已注定?在阅读德雷福斯于狱中写给至亲们的那些读来让人心碎的真实信件后,军官乔治·皮卡尔渐渐开始怀疑德雷福斯是当了别人的替罪羊。随着皮卡尔搜集到越来越多的证据,他也不得不正视并改变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态度。此外,这部小说将“美好时代”中巴黎的社会和政治氛围描写得细致入微。这部小说代表了一些时代,或至少是一个时代。在那个时代中,权势滔天的情报机构、政府的监视以及对真相的掩盖都是令人担忧的常态。
         ——莎拉·尼尔森
通过乔治·皮卡尔上校的视角,哈里斯这部引人入胜的悬疑小说重现了1895 年的德雷福斯事件。……在法国那个反犹情绪盛行的时代,皮卡尔却坚持认为身为犹太人的德雷福斯是无辜的,这让他招惹到了危险而又强大的敌人。对读者来说,那些以历史上著名事件为题材的小说的情节走向往往很容易预测。但通过描述皮卡尔在间谍工作和调查方面的训练、他未经批准的调查以及他为使德雷福斯案重审而实施的复杂计划,哈里斯慢慢地展开了这个故事,使人读来并不会因提前得知结局而感到乏味。
         ——克里斯汀·特兰



内容简介】:

英国小说家罗伯特·哈里斯代表作之一,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电影《我控诉》脚本。,再现法国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德雷福斯事件。罗伯特再现了这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吸引世界目光的惊天丑闻,讲述了一个有关秘密法庭、失控的情报机构以及一个举报人命运的精彩纷呈的故事,再次向我们展示了国际畅销书作家的生花妙笔。



作者简介】:

罗伯特·哈里斯(Robert Harris),英国小说家、皇家文学会会员,现居于英国西伯克郡。著有多部畅销小说,被翻译成37种语言。处女作《祖国》常被与马丁?克鲁兹?史密斯的《高尔基公园》及奥威尔的名作《一九八四》相比,代表作品包括《影子写手》《军官与间谍》《秘密会议》《慕尼黑》,以及广受赞誉的“西塞罗三部曲”(《权力》《权谋之业》《独裁者》)等。其中,《军官与间谍》为他赢得了包括沃尔特?司各特历史小说奖在内的四项大奖,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我控诉》便改编自这部作品。



目录】:

作者按/1
主要出场人物/2
部分
1参见部长/3
2升职/21
3新官上任/34
4监视/49
5我的工作/67
6新线索/85
7秘密调查/101
8意外/123
9巴塞尔之行/147
10笔迹/168
11梅西埃的指示/189
12D文件/218
13面见长官们/229
14长官们的反应/252
15沙皇来访/269
第二部分
16从突尼斯到法国/299
17风雨再起/325
18接受审问/341
19“我控诉”/366
20审判左拉/388
21决斗/411
22身在监狱/433
23复审德雷福斯案/448
24悄悄的胜利/465
尾声
25再见德雷福斯/489
致谢/49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