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上高楼:王国维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独上高楼:王国维传

全新正版现货

34 5.0折 68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鸿祥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ISBN9787512660182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轻型纸

定价68元

货号26512536

上书时间2023-05-12

龙香书城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有关王国维传记中目前为止*全面、*版本


★围绕王国维的一些热点和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考证和探讨


★ 从内容到体例,从史料到观点, 均有所突破、有所出新

★ 融学术的严肃性和文学的趣味性为一体
★一是热点。例如,私塾、科举、读经, 是当今“国学热”中三大新热点;观照历史,王国维当年亲历了几多甘苦, 有哪些惊世之变?而被尊为“国学大师”的王国维本人,是怎么看待“国学”,他与一般的“国学家”有哪些不同?传中作了务求其真的记述。


★ 二是亮点。举其大端,则有:王国维对砸了菩萨创建号称中国*所民立师范学校之清末状元张謇的“废庙立学”,提出质疑;为叱咤“变法”风云、号称介绍康德哲学“*人”的梁启超指谬;向读“洋毛子书”出身、首开“中学西传”的辜鸿铭英译儒家经典(《中庸》)叫板;特别是数次撰文, 批驳以“经术文章”名天下、且主管清学部的重臣张之洞手定学堂章程之“废哲读经”;即此数端,所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观堂风貌, 不亦尽展于吾人之前了么?


★三是看点。举其突出者,诸如王国维“召”入“南书房行走”与其自沉后被谥“忠悫”,这是学界周知的话题;而他代溥仪撰“谕葬”张勋的《忠武碑文》,则鲜为人知,传中不仅首次揭其全文, 且详为诠释,以帮助读者了解领头“复辟”之“辫帅”张勋其人其事,并对照自任“讨逆司令”、自诩“再造共和”的段祺瑞之所作所为,可谓亦庄亦谐,颇足以解颐。

★传中较为详尽析解了陈寅恪《挽王观堂词序》所述王氏“不得不死”的“致死之因”,又对序中名句“君为李煜,亦期之以刘秀”,“友为郦寄,亦待之以鲍叔”作了史事解读,亦可启人心智。

内容简介】:

王国维是在20世纪初登上近代中国的文化学术舞台的。在他迈向世界学术之林的丰富多彩的生涯中,曾有过多次辉煌:思索人生之问题,攻读西方哲学,撰写《红楼梦评论》,是他的*次辉煌;化合中西,贯通今古,以《人间词话》构筑新的美学体系,是他的第二次辉煌;雅俗并重,特尊俚辞,以“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进化论观照全局,写定《宋元戏曲考》,是他的第三次辉煌;青铜甲骨,考史通经,倡“二重证据法”,著《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续考》及《殷周制度论》,是他的第四次辉煌。  他以兼通世界之学术,光大中国之文化的实绩,成为20年代清华研究院这座学术重镇的大师,有世界性影响的巨子……

本书从内容到体例,从史料到观点, 均力求有所突破、有所出新,更加鲜活地再现一代大师观堂的风貌,写出一个符合历史真实的王国维。

作者简介】:
陈鸿祥,男,上海人。王国维研究学者。中共党员。历任江苏省农林厅文秘,江苏人民出版社文学编辑,江苏省群众艺术馆《乐园》杂志编辑室主任,江苏省委党史工委编审,《世纪风采》杂志执行主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著有专著《王国维与文学》《王国维与近代东西文学人》《王国维年谱》。

目录】:

目 录


001 新版题记


001 *章 一生须惜少年时


001 一 出生与时代


003 二 故乡的人,故乡的潮


007 三 清寒家境传书香


011 四 私塾·庭训·游戏


016 五 笃志坟典,心向新学


020 六 艰难备尝的科举考试


024 第二章 维新潮中露才学


024 一 来到了《时务报》馆


028 二 入读“东文学社”


035 三 知遇罗振玉


039 四 忧愤赋诗咏“变法”


043 五 予固非匠石,而公则柟梓也


    047 六 学以致用攻英文


051 第三章 20 世纪之初再抉择


051 一 参加“出洋考试” 


053 二 书赠《咏史二十首》


058 三 咏史图自强,加注斥排外


063 四 试译《势力不灭论》与初介歌德《浮士德》


067 五 题照别罗氏,悲欢世纪初


071 六 留日忧国运,归来逢“变法” 


077 第四章 迎来了“兴学热” 


077 一 辛丑《杂感》及其学术解读之失误


082 二 “变法潮”中攻西洋哲学,“兴学热”中译西学西书


086 三 辨哲学之惑,论教育宗旨


091 四 就任通师教职,质疑张謇“废庙立学” 


098 五 《叔本华像赞》与《西洋伦理学史要》


105 六 “独学”中的辉煌:《红楼梦评论》


112 第五章 遨游“教育世界” 


112 一 以世界的眼光,主编《教育世界》


117 二 礼赞孔子,推尊托翁


122 三 译介“教育小说”,益以编者所闻见


128 四 本“独立、自由”之精神,批驳张之洞“废哲读经” 


131 五 痛诋“平凡主义”,抨击“以官奖励学问” 


138 第六章 从《人间词》到《人间词话》


138 一 沧浪亭畔寻诗去


141 二 在学术反思中返读康德,为梁启超指“谬”


148 三 做了“相国门生”


152 四 在“官书坐会”中译刊名著,向辜鸿铭叫板


158 五 你的词就叫“人间”吧!


163 六 《人间词》的哲学意蕴


172 七 《人间词话》的写作与问世


176 八 文论的明珠,不朽的经典


183 第七章 在“学学山海居”里耕耘


183 一 北京安家


187 二 “学术转向”中的*著:《戏曲考原》


192 三 “学学山海居”里的奠基作:《曲录》


198 四 学术遗迹:“词山”“曲海”间的几项耕耘成果


205 五 《宋元戏曲考》的写成及其开创性贡献


212 第八章 辛亥东渡


212 一 定计东渡,寓居京都


216 二 咏史痛诋“狐媚”术,辛亥风云蕴笔底


225 三 《颐和园词》:封建王朝的*后挽歌


233 四 攻究文史,发兴“温经”


238 五 以新眼光论述国学,协同罗氏考释攻关


242 六 新著迭出,硕果累累


247 七 应约撰札记,艰难度岁月


252 第九章 丙辰归国


252 一 新春佳节返上海


256 二 “包办”杂志,拒迁“哈园” 


262 三 二考一论,轰动学界


270 四 面对新文化大潮


274 五 指导演习古礼,讲授《经学概论》


280 六 《观堂集林》背后的故事


286 第十章 “骑马”紫禁城


286 一 进了“南书房” 


289 二 上书溥仪“论政学” 


294 三 竭尽“愚忠”发抗议


298 四 煞费苦心撰“忠武碑文” 


308 第十一章 清华园里欢与悲


308 一 清华研究院*位到任导师


313 二 娓娓动听讲古史,老老实实说“不知” 


318 [附录] 伯希和藏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演讲及指导研究题


319 三 长子英年之丧与挚友断交之痛


328 四 自沉昆明湖


331 五 自沉以后的遗响:遗书、遗折与遗墨


339 第十二章 沉痛的历史教训,不朽的学术业绩


339 一 巨大的社会反响


342 二 沉痛的历史教训


348 三 划时代的学术贡献


352 四 引领学术新路的不朽业绩


357后记


360补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