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
  •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
  •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
  •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
  •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
  •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

全新正版现货

23.45 5.0折 46.9 全新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华杉 著;读客文化 出品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69054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轻型纸

定价46.9元

货号26482449

上书时间2023-05-11

龙香书城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不读《大学》,就摸不到儒学的大门。 

不读《中庸》,就到不了儒学的高峰。 

《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一起并称“四书”,是两篇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儒家经典。

这回终于读懂《大学》《中庸》! 

逐字逐句讲透《大学》《中庸》,由浅入深领悟儒家智慧。

◆畅销书作家华杉全新力作!

作者华杉,研究儒学30多年,因其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而广受好评。


推荐您购买读客其他畅销书:



内容简介】:

  《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一起并称“四书”,是两篇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儒家经典。


 


  《大学》相传为曾子所作,被称为“四书之首”。大家熟悉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大学》的内容。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读“四书”就应该从《大学》开始读起。可以说,不读《大学》,就摸不到儒学的大门。


  《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其中的道理非常精奥,被朱熹称为“孔门传授心法”,列为“四书”中的高阶读本。可以说,不读《中庸》,就到不了儒学的高峰。


 


  可是大多数人只知道《论语》《孟子》,忽略了《大学》和《中庸》的重要性,其抽象难懂的语言也令人望而却步。


  本书作者华杉,研究儒学三十多年。他已经创作出版了《华杉讲透〈论语〉》《华杉讲透〈孟子〉》两本解读“四书”的作品,因其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而广受好评。现在,他又创作了《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将“四书”的内涵融会贯通。


 


  翻开本书,无需半点古文基础,就能读懂“四书”,由浅入深领悟儒家智慧。



作者简介】:

  华杉,1971年生于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上坝土家族乡新田坝村。现居上海。


  中国知名广告人、企业家、兵法家、超级畅销书作家。


  华杉先生自幼熟读经史,兵书战策、儒学经典烂熟于心,又广泛涉猎西方哲学,融会贯通,观点自成一家。每晚九点半睡觉,清晨五点起床,用每天早上五点到七点的时间写作,日日不断,即便出差出国住酒店,进医院住病房也是一样,十年来出版了十余部传统文化和品牌营销著作。


  华杉与弟弟华楠共同创办了两家在广告业和出版业声名远扬的公司: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和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均在各自领域享有国际声誉。



目录】:

自 序 / I


  大 学 / 1


  学习是一种行动反射 / 3


  《大学》*学案:亲民还是新民 / 6


  止于至善,就是没有私心 / 11


  止定静安虑得,关键在立志 / 14


  知行合一的三个层次 / 17


  儒家思想的社会学原理 / 19


  诚意正心 / 22


  爱有等差 / 23


  保持紧张 / 27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 28


  知止的价值观 / 29


  道学先生 / 31


  中国历史*重要的朝代 / 33


  孔子、曾子、子路、王阳明审案比较 / 34


  《大学》第二学案,格物致知 / 38


  好德与好色 / 41


  慎独的企业文化 / 43


  诚中形外 / 47


  恐惧论 / 48


  爱屋及乌是病 / 50


  父母心 / 52


  一人定国 / 55


  清洗词语 / 58


  絜矩之道 / 61


  上下级之道 / 64


  刘邦和项羽的钱财观 / 65


  人间国宝 / 72


  嫉贤妒能是公司*的恶 / 74


  敢于得罪人,才是君子 / 78


  用人黜人,都要快 / 80


  好恶之道 / 82


  忠,是发自内心尽心尽力 / 84


  亚当·斯密羡慕中国什么 / 85


  生财之道 / 87


  发财与发身 / 88


  利害利害,利就是害,君子以利为害? / 91


 


  中 庸 / 95


  率性而为,就是循规蹈矩 / 97


  不拘小节者,难有大节 / 99


  性情之德 / 101


  修养的海因里希法则 / 103


  喝心灵鸡汤的三个层次 / 106


  胜心是学问修养的大敌 / 108


  知行合一的两个标准 / 111


  “义袭而取”和“集义而生”的区别 / 113


  君子之强四条标准 / 115


  邪门的二十四孝,就是文化垃圾,以惑下愚 / 118


  能不能坚持,关键在有没有志向 / 121


  门槛低,道行深 / 123


  道不远人,保持简单 / 125


  忠恕之道 / 127


  言行相顾的两个体会 / 129


  羡慕别人,是大毛病 / 132


  非竞争论 / 134


  从小事做起 / 137


  做个实诚人 / 138


  中庸之道的马太效应 / 140


  五千年*家族 / 143


  家业、家风、家学 / 145


  礼的智慧 / 148


  礼乐治国 / 151


  人存政举 / 152


  区别对待,而不是一视同仁 / 154


  知耻近乎勇 / 156


  修身两条道:慎独与择友 / 162


  对高、中、基层不同的人力资源政策 / 165


  做个实诚人 / 167


  学习学五条,少一条就不是真学习 / 171


  诚是*领导力 / 176


  至诚如神 / 179


  不诚无物 / 182


  至诚无息的工作原理 / 184


  诚的两个标准 / 188


  修德凝道五句话 / 190


  处世之道四原则 / 194


  守本分 / 197


  企业词典和企业文化半径 / 199


  王莽与周公 / 202


  道统和事业理论 / 207


  圣人的五条标准 / 209


  至诚的生态系统 / 212


  名气的价值观 / 215


  后记 五个儒家论 / 221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