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发制人战争与美国民主
  • 先发制人战争与美国民主
  • 先发制人战争与美国民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先发制人战争与美国民主

全新正版现货

52.3 6.9折 76 全新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斯科特·A·西尔维斯通著 蒋茂荣、冯瑞津译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82813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76元

货号28486482

上书时间2023-05-11

龙香书城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面对国际实力格局的变化,美国的先发性措施主要包括:谈判妥协、制裁及先发制人战争。其中,先发制人战争是动用军事力量以阻止另一国实力的发展,进而避免与之发生潜在性未来战争而带来更多的代价(尽管这样的战争可能根本不会发生)。这里提及的实力主要是物质范畴概念,即经济产量、军事力量、人口、自然资源等。


在美国,“先发制人战争”经历了由不合法到成为保障国家安全手段的转变:


20世纪前50年,先发制人战争被认为是一种侵略行为,不被允许;


20世纪40-60年代,面对苏联核武库的可怕前景,杜鲁门政府拒绝先发制人战争,认为这不合法,有违美国传统,反先发制人战争准则深深地渗透在美国意识形态和政治领域;


20世纪90年代早期以后,美国社会上下认为使用“先发制人战争”,以阻止类似伊拉克、伊朗或朝鲜等国家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符合战略规范;


2003年布什政府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突出了“先发制人”特征,引起国际争论;2006年美国国家安全方针再次确认,先发制人战争被作为阻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首要手段。


 


美国西点军校教授在这本书里研究了自冷战结束到2003年入侵伊拉克期间,美国对“先发制人战争”这个概念的认识及其变化。在书中,他解答了为什么美国对“先发制人”这个概念会产生由否决到接受的转变,并探索了这个转变对美国未来的外交政策会带来的影响。



内容简介】:

美国西点军校教授西尔维斯通,在这本书里探索了从冷战初期苏联和中国力量增长导致的战略问题,到后冷战时期对朝鲜、伊朗和伊拉克发展核武器的担忧的这段历史期间,美国的战略政策方面有关先发制人战争观念的转变;审视了在变换的威胁环境下,美国人如何在先发制人战争的选择含意方面进行角逐,美国人怎样选择、影响并形成美国政策的。西尔维斯通教授还解释了,为什么在20世纪中叶能对美国军事力量起到明确约束作用的传统道德信念,到20世纪末却变得软弱无力了。书中收集了不少秘密会议记录、备忘录、政府保密文件等内幕资料,在美国国家政策研究方面具有权威性。



作者简介】:

著者:


斯科特·A·西尔维斯通,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学博士,美国西点军校国际关系项目主任及国际关系学教授。1994—2000年, 曾为美国海军军官,在五角大楼海军作战指挥中心工作, 并直接参与了美国在海地危机中的救援工作,和北约在科索沃的战争。


 


译者:


蒋茂荣,美国夏威夷大学政治学博士,美国克瑞顿大学亚洲世界中心主任,从事亚洲研究、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的教学工作。


冯瑞津,工学硕士,任职于天津市塘沽区政府。曾作为访问学者在亚洲世界中心工作。曾在克瑞顿大学艺术画廊及奥马哈公立学校展出摄影作品“透过严禁的镜头看朝鲜”。



目录】:

*章 先发制人战争诱惑与反先发制人战争准则相抗衡


先发制人战争的动机


准则和国家行为


理论上准则对先发制人战争的作用


实践中准则对先发制人战争的作用


第二章 阻止苏联核武器造成的实力转变


战略难题


战略目标:阻止核实力转变


先发性选项1:通过谈判就核技术的国际控制达成协议


先发性选项2:战争


否定先发制人战争的物质解释


第三章 杜鲁门否决先发制人战争


准则造成对先发制人战争举棋不定


同时代学者论先发制人战争


公共时事评论员关于先发制人战争的评论


政策制定者和反先发制人战争准则的支配地位


先发制人战争和共和党的反对态度


第四章 艾森豪威尔与苏联及中国的实力增长(1953—1955)


艾森豪威尔和苏联的战略威胁


中国威胁和先发制人战争选项


转变中的中国威胁


反先发制人战争准则和台湾危机解决途径论辩


先发制人战争诱惑再次出现


不针对共产党中国发动先发制人战争


第五章 1962 年的古巴危机


苏联在古巴的常规军备:1962年7月—10月22日


古巴的苏联核导弹:1962年10月16日—10月28日


第六章 防止核武器扩散的高压态势


遗失的反先发制人战争准则:1993-1994年的朝鲜


防止核武器扩散、“无赖”国家以及海湾战争效应


不扩散核武器准则的兴起


从协同做好不扩散核武器到高压防止核武器扩散


1981年以色列的奥西拉克袭击


无赖国家和1991年海湾战争揭示的核武器扩散教训


第七章 结论


先发制人战争的伊拉克事件


国会对向伊拉克发动先发制人战争的态度


公众对向伊拉克发动先发制人战争的态度


先发制人战争未来的含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