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观茶论寻茶问道(汉竹)(精)
  • 大观茶论寻茶问道(汉竹)(精)
  • 大观茶论寻茶问道(汉竹)(精)
  • 大观茶论寻茶问道(汉竹)(精)
  • 大观茶论寻茶问道(汉竹)(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观茶论寻茶问道(汉竹)(精)

全新正版现货

41.9 7.0折 59.8 全新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建荣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71308728

出版时间2022-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纯质纸

定价59.8元

货号29360510

上书时间2023-03-01

龙香书城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大观茶论》和《茶经》有什么不同?


宋代茶文化为什么如此盛行?


七汤点茶法具体是怎样的?


……


中国历史上,茶学专著层出不穷,但有一本非常特殊,那就是《大观茶论》,因为它是一本由皇帝御笔亲撰的茶书。


宋徽宗赵佶不太会当皇帝,但在艺术方面极富造诣,将宋代茶文化推崇至鼎盛。他不仅精于茶事,还擅长茶艺,更有趣的是,他竟放下皇帝之尊,亲自为臣下烹茗调茶。这位堪称骨灰级茶玩家的皇帝让作者王建荣很想探寻一番。于是,在《陆羽茶经:经典本》出版后,王建荣老师开始更深入研究宋徽宗及其所著的《大观茶论》,还有宋人创造出的复杂瑰丽的茶世界,几年的光景一下就过去了。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王建荣老师手边的参考书总是堆积如山,有专门校证的,有展现传世茶画的,也有讲历代茶道的……他反复修改原文释义十多次,还把宋徽宗首创的词语标记出来,除了想给读者详尽靠谱的译文,还希望能让大家领略宋徽宗语言的细腻讲究和对茶的深情挚爱。


当将书中的精彩内容以手绘插画呈现时,王建荣老师也费了很多功夫。他收集了大量参考图,一点点截图分析,从器具用法到人物服饰、动作,匠人专注、坚持的精神流露得淋漓尽致。


学茶三十余载的心得,来之不易。作者编写的一字一句也承载着中国茶文化,以书香之味传递给更多爱茶懂茶的人。



内容简介】:

继《陆羽茶经:经典本》之后,中国茶叶博物馆原馆长王建荣再献力作,倾情解读宋代著名茶学专著——《大观茶论》,让爱茶之人更懂中国茶的精髓。


全文经典释义,看得透彻、学得明白。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不再是研习茶书的拦路虎。生僻字的注音,词语短句的注释,简洁易懂的译文,让读者不知不觉就读完《大观茶论》20个精彩的部分。


历代茶书大观,明晰茶道的演进历程。对应北宋时期的茶树种植、茶叶制作、茶品鉴别,作者“穿越”千年,甄选历代问世的茶学专著,展现不同时期茶道的技艺流变。


现代解读,体会当今茶人的传承与发扬。现代科技手段下的制茶、煮水、藏焙等方式和以往都大不一样,但仍然留住了茶之真色、真香、真滋味。


本书文字扎实详尽,图片也精准还原历史细节。宋代制茶与点茶的手法、备茶的茶器、复原茶百戏、古代传世茶画……都能近乎真实地呈现在大众面前。透过这些经典,或许能重回记忆中品茗的闲情雅兴。


泡一壶茶,读一本书,在回望“盛世之清尚”时,茶人的品性修养也会像茶遇水一样,慢慢生发。



作者简介】:

王建荣


中国茶叶博物馆原馆长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原副秘书长


国际十大杰出贡献茶人,2013 年度“陆羽奖”获奖人,业界专家。学茶三十载,师从刘祖生、童启庆、杨贤强等德高望重的著名茶学家,继承了他们的丰厚学识、严谨态度,也继承了他们对茶的全心全意。数十载不遗余力地推广茶文化,陆续编著了40余册茶叶相关书籍,其中《茶道:从喝茶到懂茶》《陆羽茶经:经典本》等累计销售30万册,深受业界好评和读者认可。



目录】:

 001


 地产 009


 天时 025 


 采择 039 


 蒸压 051


 制造 057


 鉴辨 069


 白茶 077


 罗碾 083


  091


  109


十一  115


十二  123


十三  129


十四  143


十五  161


十六  169


十七  179 


十八 藏焙 189


十九 品名 197


二十 外焙 20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