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健康学基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亚健康学基础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0 2.0折 50 九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涛 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U

上书时间2024-03-23

华夏旧书局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孙涛 编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5
  • 版次 1
  • ISBN 9787802316317
  • 定价 5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6页
  • 字数 4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人体生命活力和功能的异常状态,不仅表现在生理功能或代谢功能的异常,也包含了心理状态的不适应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异常,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尚无确切的病变客观指征,但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这种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自20世纪80年代被前苏联学者称为“第三状态”这个新概念以来,得到国内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与重视,并将其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身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亚健康。亚健康是一个新概念,“亚健康”不等于“未病”,是随着医学模式与健康概念的转变而产生的,而“未病”的概念是与“已病”的概念相对而言,即非已具有明显症状或体征的疾病,亦非无病,而是指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疾病前态或征兆。因此未病学主要讨论的是疾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及疾病的转变或转归期等的机体变化,其宗旨可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从这一点上看可以说中医“未病”的内涵应当是包括了亚健康状态在内的所有机体阴阳失调但尚未至病的状态。总体上讲,亚健康学是运用中医学及现代医学与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研究亚健康领域的理论知识、人群状态表现、保健预防及干预技术的一门以自然科学属性为主。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人文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完全突破了原来的思维模式。医学模式也发生了转变,从原来的“纯生物模式”转变为“社会一心理一生物医学模式”,使得西医学从传统的“治疗型模式”转变为“预防、保健、群体和主动参与模式”;另外,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了全面而明确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从而使对健康的评价不仅基于医学和生物学的范畴,而且扩大到心理和社会学的领域。由此可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状态,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健康。随着人们的观念进一步更新,“亚健康”这个名词已经越来越流行,你有时感觉心慌、气短、浑身乏力,但心电图却显示正常;不时头痛、头晕,可血压和脑电图没有什么问题,这时你很可能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
【目录】
第一章健康与亚健康
第一节健康的概念
一、健康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医对健康的认识
三、健康研究的新进展
第二节亚健康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一、亚健康概念的提出
二、亚健康的分类
第三节亚健康的范畴
一、亚健康的定义
二、亚健康的范畴

第二章亚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
第一节亚健康的流行特点
一、区域性亚健康发生率-
二、亚健康的年龄特征
三、亚健康的性别特点
四、亚健康发生的职业特征
第二节不同亚健康人群的表现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一、不同年龄的亚健康表现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二、不同职业的亚健康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第三章未病学与亚健康
第一节未病学的概念及范畴
一、古代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二、现代未病学的形成
三、未病学的研究目标和发展方向
四、未病学研究的意义和前景
第二节未病学与亚健康
一、亚健康状态属于未病学研究的范畴
二、未病学对于亚健康的研究与干预具有指导作用
三、亚健康的研究可丰富和发展未病学
第三节未病学思想指导下的亚健康干预
一、未病学针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原则
二、未病学思想指导下的亚健康干预

第四章亚健康的中医辨证
第一节中医对亚健康形成机制的认识
一、中医的健康观与疾病观
二、中医对亚健康形成的认识
第二节亚健康与中医体质学说
一、中医体质学说的基本内容
二、体质与亚健康
第三节亚健康的中医辨证
一、辨证相关概念
二、常用中医辨证方法
三、亚健康的常见中医证候类型
第四节中医在预防与调摄亚健康中的优势
一、在理论指导方面的优势
二、在识别与诊断方面的优势
三、在预防、调摄方面的优势
四、亚健康的中医诊断与调摄理论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第五章亚健康的检测与评估
第一节亚健康检测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指标体系
一、亚健康检测评估的基本原则
二、亚健康检测评估的指标体系分类及意义
三、健康测评原则
第二节亚健康常用检测技术及应用
一、传统的检测技术及应用
二、新建立的检测技术及应用
第三节亚健康相关量表评估
一、量表的概念
二、亚健康的症状表现及量表评估

第六章健康管理与亚健康
第一节健康管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一、健康管理的提出与发展
二、健康管理的现代概念
三、健康管理的原则、分类与实施
四、健康管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五、健康管理的外延及支撑体系
第二节健康管理的实践模式与核心技术
一、健康管理的模式与实施步骤
二、健康管理的核心技术
第三节健康管理的主要内涵与目标人群
一、健康管理的内涵与实施工程
二、健康管理的重点目标人群
第四节健康管理与亚健康
一、亚健康状态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
二、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
三、亚健康人群管理对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的积极作用

第七章亚健康与慢性疲劳综合征
第一节疲劳的概念、分类及慢性疲劳综合征
一、疲劳的概念
二、疲劳的分类
三、慢性疲劳综合征
第二节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
一、发病区域
二、发病率
三、性别特征
四、职业特征
五、年龄特征
第三节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实质
一、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二、关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实质
第四节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二、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综合评定方法
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第五节现代医学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机理的认识
一、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二、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的变化
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可能发生机理
第六节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
一、西药治疗
二、中医药治疗
三、非药物治疗
第七节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预后和转归
一、治疗手段对慢性疲劳综合征预后转归的影响
二、慢性疲劳综合征自然病程的预后转归情况
第八节中医对疲劳和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认识及其治疗
一、中医关于疲劳的概念及其发生机理的认识
二、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疾病学概念
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
四、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常见中医证候及其论治
五、文献中报道的治疗疲劳和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药疗法
第九节亚健康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关系

第八章亚健康的综合干预
第一节亚健康综合干预的意义与原则
一、亚健康综合干预的意义
二、亚健康综合干预的原则
第二节亚健康的综合干预与中医养生学
一、中医养生学的基本概念
二、中医养生学的特点
三、中医养生学在亚健康干预中的重要性
第三节亚健康的综合干预方法和手段
一、健康教育
二、心理调适
三、饮食调摄
四、戒烟限酒
五、睡眠调理
六、中医辨证调摄
七、运动健身
八、娱乐保健

第九章亚健康的研究展望
一、理论研究状况
二、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三、干预研究的进展
四、今后的研究方向
附录
附录1《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
附录2体液微观筛查技术
附录3疲劳评定相关量表
附录4焦虑自评量表(SAS)
附录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
附录6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附录7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
中英文术语对照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