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秘三江:一个摄影记者的追寻手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探秘三江:一个摄影记者的追寻手记

正版书籍 高温消毒 放心购买 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书名于图片不符时以图片为准

5.16 1.1折 48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成卫东 著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05

孔龙文体公司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成卫东 著
  •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0842774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2页
  • 字数 11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行走在中国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一位专家,在一张卫星遥感图上惊异地发现:在地球上东经98°-100°30,北纬25°30-29°的地区不足100公里直径距离内,有三条大江与四座大山相依相傍,并行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
  这位经验丰富的遗产专家在连连称奇之后,随即将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观,通报给中国有关方面,这就是青藏高原南延至云南西北横断山脉核心区著名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世人统称“三江并流”。
  其实,早在一个世纪以前,“三江并流”区域就进入了世界的视野,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环境、高原生态类型、生物多样性和原生态的民族、地域文化等,就开始吸引了人类探寻的目光。
  自1883年起,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们就曾进入这一地区,采集了包括山茶、百合、龙胆、杜鹃等在内的大量高山野生物种,应该说从那时起闭塞而偏远的中国滇西北就开始了与西方文化的交融和碰撞;
  1904年,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获悉法国人在云南西北部取得了“丰硕成果”之后,随即也派人赴云南采集标本;
  20世纪初,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特约撰稿人洛克,数十年沉迷其间,进行科考和资料搜集,几乎耗尽一生的精力;
  再后是英国作家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描述的“香格里拉”,更是成为人们苦苦寻觅的梦幻之境;
  而俄国人顾彼得,也在丽江生活了10年并著有《被遗忘的王国》,给世人留下了20世纪40年代的“滇西北风情录”;
  解放后,我国不少杰出的科学家也都曾将这一区域作为科学考察和研究的重点。
  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在全国17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中名列第一;这里还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代表性地区和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三江并流”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包括200余科、1200余属、6000种以上。哺乳动物173种、鸟类417种、爬行类59种、两栖类36种、淡水鱼76种、凤蝶类昆虫31种,这些动物种数均达全国总数的25%以上,是欧亚大陆生物群落最富集的地区,拥有北半球除沙漠和海洋外完整的生物群落类型。
  这里:
  “是反映地球演化主要阶段的杰出代表”;
  “是陆地、淡水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群落演化发展中,反映其重要的、不断进化的生态和生物过程的杰出代表”。
  这里:
  “具有超乎寻常的自然现象或非同一般的自然美和美学价值”;
  “包含最重要而有意义、保持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栖息地,包括那些从科学和保护角度看,拥有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同时,这里:
  还是中国56个民族中的13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其中有5个民族为当地独有。因而,“三江并流”是我国乃至世界少见的多种民族、多种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多种民俗习惯并存与融合之地;
  它的面积涵盖了云南省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和丽江市的老君山等地,共3.4万多平方公里土地。
  为全面展示这一地区复合及多元的人文地理原始现状,从1996年开始数年间,中国民族画报社高级记者成卫东,对这一地区进行了不问断深入采访。2003年7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一致决定,将“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这标志着位于横断山脉腹地的“三江并流”已成为全世界最重要和最丰富的自然宝库之一。
  “三江并流”地区是中国960万平方仅是地理环境最复杂、生物资源最丰富、历史文化最悠久、人文风情最独特的地区。这里是人间奇异的世外桃源。
【作者简介】
  成卫东:当过兵,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现为中国民族画报社高级记者,国家民委“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获得者。用20年时间走遍西藏七个地区70多个县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的全部藏区。走过青藏、川藏、滇藏、新藏公路和中国至尼泊尔公路,在藏区累计时间上千天。曾亲历了从第十世班禅大师圆寂到第十一世班禅掣签、坐床全过程;走过中俄、中越、中蒙、中缅、中朝、中印和中尼边境。
在国内外报刊发表过上百个摄影专题的上千幅图片,数十个专题或图片获奖,出版过多种图书,被称为采访西藏的“专家记者”。自2004年起至今,应邀赴澳门、西藏、浙江、山东、上海等地参加由香港、台湾、大陆、澳门两岸四地摄影家“24小时”摄影活动。
【目录】
PARTONE上篇
怒江——神秘的东方大峡谷
一、生活在怒江峡谷的人们
西迁的傈僳人
溜索、吊桥、驿道
鹿马登见闻

二、世外桃源——丙中洛
做客怒族人家
宁静的喇嘛村寨
最后的马帮

三、走进独龙江
孔当链锣舞
做客普卡王组
四、寻找文面女

五、翻越高黎贡山
驿道三日行
巴坡印象
夜宿高黎贡山

PARTTWO中篇
迪庆——雪域圣洁之地
一、滇金丝猴的故乡
寻找金丝猴
同乐村见闻

二、澜沧江畔茨中村
茨中的传说
茨中教堂和它的看护人

三、梅里神山转山记
羊年话神山
夜宿太子庙
对话转山人

四、高原“彩虹”
雪域欢歌
流动的彩虹
雪域佛光

五、人间仙境——小中甸
似入梦境
感受康思村
拉茸卓玛家
六、白水台聆听远古的呼唤
七、尼西民居与乡情
八、游海观寺
九、滇藏路上古盐井
千年盐井与纳西人
盐井天主教堂的传说

PARTTHREE下篇
丽江——世界三遗产地
一、玉龙雪山下的“东巴王国”
二、高原湿地——拉市海
十万候鸟栖息地
生活在湿地周围的人们

纳西人家的婚礼
湿地的守护者

三、滇省众山之祖——老君山
初上老君山
黎明赶街
雨登千龟山

四、石鼓——万里长江第一湾
话说长江第一湾
石鼓溯源
茶马道上古驿站

五、穿越虎跳峡谷
哈巴、玉龙夹金沙
只有一位艄公的渡口
核桃园人家
攀岩越虎跳

六、感受丽江古城
古城印象
古城寻古

七、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文献
东巴文化溯源
神秘的东巴祭祀
今日东巴文化
八、丽江“棒棒节”
九、十位阿妈打拼伙
十、春风又吹丽江城
十一、走进纳西人家
雕刻人家——和相龙
编织人家——和崇合和艳菊
造纸院——和丽红
打铜院东巴传习院仁和昌商号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